孫承喜
摘 要:教育一直秉承著以禮為魂、和諧育人的教育理念, 而在社會飛速進步的今天, 全民素質的提升與發展顯得尤為的重要。在學習中,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分組, 由小組的方式進行合作學習是快速提高學生素養的有效途徑。但是, 隨著小組合作學習地開展與進行, 一些弊端與缺點也隨之顯露出來, 如何更好的進行小組學習以及完善其方式還需要教師間進行討論與研究。本文就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現狀進行探討與分析, 并針對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問題與優化策略, 希望能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互幫互助相互合作的精神, 給予教師一些啟發與借鑒。
關鍵詞:英語教學 小組合作 現狀 解決措施
當代中學的教育對于課程的教授強調應多注重學生的相應特點。根據其學習喜好、認知程度對課程的教學進行調整與改進, 倡導在學習理論的基礎上多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通過同學之間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然而當前初中英語教學的現狀中存在著諸多還未解決的問題與缺點, 新型的教學方式和小組合作學習的推行必定會遭受考驗。
一、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現狀
1. 學生羞于開口、多直接用中文交流, 參與積極性低
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 大部分同學由于英語口語能力的匱乏羞于開口與交流, 不是用“中國式口語”困難的講話就是直接用中文進行交流, 只有一兩個溝通能力與英語口語能力較強的同學負責調動氣氛, 在這種情況下, 交流很難正確的進行, 更別提同學之間對課程展開深刻的討論, 有小部分同學甚至不參與班級內展開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 這些現象對于小組合作學習的推進是十分不利的。
2. 教師的角色定位錯誤
在以往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 大部分的教師做的更多的事情都是組織維持課堂紀律, 缺乏對于學生的引導與幫助。教師這種錯誤的角色定位會對小組合作學習造成一定的阻礙, 影響進程。
二、優化小組合作的策略
針對以上棘手的問題, 我制定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和優化策略, 以供教師思考與借鑒:
1. 對班級同學進行有效合理的分組學習
隨著教育改革, 許多中學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對招生人數進行了擴招, 因此都出現了班級多, 班級內人數也多的情況。針對這一現象, 我們把學習小組進行合理的分配, 每四人結合成一組, 組內成員的分布應遵循一名同學成績較為優秀, 一名同學成績相對較差, 剩余兩名同學成績中等的模式。這樣的組合可有效地減少組內矛盾, 使小組競爭力趨于均衡, 小組成員之間能夠齊心協力, 互相借鑒學習, 共同進步。
2. 組內成員各司其職, 分工明確
組內成員要分工明細, 各自有明確的職責, 組長應該由同學們民主選舉, 更有公信力。也有資格履行組長的職責, 選舉推出的組長的優勢在于, 在同學們信任和自愿的基礎上推選, 增加了其責任心。當然不能只靠感覺, 要選舉真正有組織能力, 和較好的表達能力。以便于更好的跟老師和同學們交流溝通, 發揮其小組優勢。帶動小組成員共同學習進步。共同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
3. 讓每個同學都參與發言, 得到發言與展示自己的機會
在在進行交流與溝通時, 小組成員的發言可以沒有先后順序, 根據準備的充分程度先后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與心得, 隨后其他成員對其進行點評并糾正錯誤。但面對難度略大的問題時, 就要求組長要組織小組成員一起進行討論。而在討論的過程中, 鼓勵學習較為困難的學生最先發言, 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與見解, 其余同學應做到認真傾聽, 在其回答完問題之后給與肯定或是糾正, 增加其自信心。在所有成員發言完畢后, 組長進行總結, 將組內成員的總體意見整合為小組意見, 在班級內進行集體交流時, 派一個同學代表小組進行發言。發言時以“我們小組認為”等相關句式對意見進行闡述, 讓每個成員都能參與其中, 提高其參與性與歸屬感。
4. 確定適合學生的話題, 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綜合學習能力
進行小組合作, 主要目的就是讓每一位同學能夠在這樣的學習氛圍與學習方式中不斷地提升自身綜合的學習能力。這就要求教師一定要選擇合適的、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其進行交流合作。因此, 教師對于教材的了解、把握是尤為重要的, 為學生提供有探究討論價值的話題, 不能讓合作學習流于形式。討論研究的的問題過于困難或是過于簡單, 都會令小組合作事倍功半, 得不到顯著的成效。同時, 在日常教學中, 多注重培養學生討論、表達、組織學習的能力, 鞏固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
5. 教師作為引導者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其中
教師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時候應參與其中, 作學生的引導者, 幫助者。在班級內進行多走動, 在維持班級紀律的基礎上及時詢問學習成果, 時刻注意學生的學習過程, 如果發現有交流困難的情況, 及時對其進行點撥引導。一些程度較差的學生羞于開口與表達, 教師要深入到小組中去, 傾聽其發言, 給予一定的肯定以及鼓勵。同時, 教師合理的調控分配合作學習時間:學習時間不能太短, 學生來不及討論出結果, 意見得不到統一。但也不能過長, 要追求質量與效率, 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各有所得, 確保小組的合作學習收到實效。
總而言之, 在現代教育中, 新課改鼓勵學生采用溝通和交流的的模式參與學習, 提高了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與自主學習認知能力的要求。如何利用現有的有利資源來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成為擺在老師面前的一個關鍵問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出現, 這一問題提供了一條可行的途徑。而在初中的英語課堂中采用小組的合作學習, 能夠良好的促進學生提高表達與組織能力, 在學習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實踐的方式學會認真聽取他人的想法和意見。同時, 通過學生之間平等和諧的交流與溝通, 推動學生的表達能力的提升, 提高其語言運用能力, 主動參與班級活動的能力, 互相學習互相借鑒, 共同進步, 提高班級教學效率與質量。
參考文獻
[1] 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 高巍. 科教文匯(下旬刊). 2016(12)
[2] 高中英語課堂合作學習的困境與應對策略[J]. 錢海軍. 英語教師. 2016(20)
[3] 論如何激發中職學生英語學習興趣[J]. 陳蓉. 亞太教育. 20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