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勇
摘 要:在人的一生中,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創新意識與創新思維都是彌足珍貴的財富。人類為何可以創造出如此美好的現代社會,正是源于偉大的創造力,而創造力的核心便是創新意識以及創新思維,所以對于創新能力的培養被人們日漸看重。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數學對學生創新意識的要求極高,因此在小學階段學生學習數學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要求強化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以及創新意識。小學階段的學生,正是處于數學學習的起步時期,在這時加強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對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活以及全方面高素質發展有深遠影響,更是有利于學生創造能力的提高。因此,本文以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為研究內容,分析其對數學教學的作用和意義,希望以此推動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培養 創新意識
引 言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也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素質教育要求在不斷深入,在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中,除了基礎知識的學習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創造能力也變得尤為關鍵。把握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這一關系,多多鼓勵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知識,鼓勵學生創新地使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以此來引導學生的創新意識,不斷培養學生在數學以及日常生活中使用創新意識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這也將成為未來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方向之一。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意義
現代社會正走向信息化時代,各類科技成果百花齊放,在這個充滿創新且創造力勃發的時代中,科學技術的發展勢不可擋。在未來,社會對創新創造將會越來越看重,創新人才也是國家的稀缺資源,而推動社會的發展更是離不開創新人才以及創新意識。因此,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新教學大綱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極為重視,也受到教育行業的普遍關注,而這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根本任務之一。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塑造自己獨特的思維模式、培養創新意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數學邏輯思維。在小學階段養成一個良好的思維模式,養成使用創新模式解決問題的習慣,敢于質疑的性格,創新意識可以使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活如虎添翼,讓學生終生受益[1]。
二、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措施
創新意識的培養教育,將成為下一階段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教學目標,是推行素質教育的前提。因此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成為了每一位小學數學教師需要認真研究的教學內容。
(一)確定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開發學生自主探究思維
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需要重新審視教學活動中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改變以往以教師為主體,單方面講解知識的傳統授課方式。確定學生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作用,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使學生可以更好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2]。一個活躍的教學課堂氛圍,可以促使學生們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互動之中,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有效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這種教學方式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知識的欲望,充分調節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感受到通過自己的能力去探索未知領域的奇妙,創造新的方法解決困難是一個美好的過程解。例如,在教導北大師版小學數學《分數應用題》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提出相關的生活中關于分數的小問題。假如有一位學生讀一本240頁的書,前五天讀了全本書的五分之一,那么每天都以這個速度在讀書,那么多久可以把這本書讀完呢?教師在提出問題后,可以將教學課堂完全交給學生發揮,每一個學習小組的學生輪流上講臺為大家講解自己的解題方法以及解題思路,在探討中互相學習,開拓思路,同時養成主動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僅使得學生掌握了各種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方法,還激發了他們的創新思維[3]。
(二)加強教學與生活的聯系,創設開放課堂教學模式
數學源于生活,也應用于生活,小學數學學習的內容更是如此。教師可以通過將小學數學的教學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讓學生敢于質疑以往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解決方法,提出更加高效的方式手段,在這一過程中,他們的創新意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鍛煉,立足實際,更能輕松理解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將抽象知識變得更加具體化。例如,在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教學之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提出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問題,讓學生展開開放性的思維,使用創新的解決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就地取材,并提出相關問題,如果我們教室的窗戶需要裝窗簾,每扇窗的高度與寬度規格均為兩米,那么我們做的窗簾至少需要多少布呢?有些學生認為僅僅需要與窗戶同面積的布即可,而有些同學認為需要買比窗戶還要大一圈的布,才可以很方便的做窗簾,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意見以及想法,教師更應該給予他們踴躍發言的機會,互相推斷和反駁,學習不同的思維模式,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目的[4]。
三、結束語
陶行知先生說過:“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因此,每一位學生都可以擁有優秀的創新意識,都可以成為偉大的創新人才,缺少的僅僅是在恰當時期,有一位教師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讓他們可以養成優秀的創新意識。教師在數學教學上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注意教學方法的改進,將數學教學課堂變成學生的課堂,鼓勵學生大膽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質疑答案,盡情地在課堂中表現自己,大膽發言,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課堂之中去,才可以啟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參考文獻
[1] 王曉琴, 王永松, 王新民.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原則與策略[J]. 內江師范學院學報, 2014, 29(4):92-96.
[2] 何靜, 鮑繼成.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思考[J]. 課程教育研究, 2015(19):133-134.
[3] 陳竹挺. “錢學森之問”引發的思考——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J]. 科普童話:新課堂, 2016(14):1-2.
[4] 張海進. 讓簡便計算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關于新課程背景下小學簡便計算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 數學學習與研究, 2011(8):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