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萍
摘 要:2018年,黨的十九大召開,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對于鄉村振興戰略也再一次進行了強調,并針對鄉村如何振興,提出了一系列新導向、新理論、新要求,這也標志著我國鄉村振興也將進入一個新時代。而在新時代、新形勢下,鄉村振興的重點依然是經濟發展,在鄉村經濟發展過程中,除了需要有一定的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以外,良好的經濟發展定位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本文主要圍繞新形勢下鄉村經濟發展如何借勢鄉村特色增強鄉村經濟發展新動能展開論述。
關鍵詞:新形勢 鄉村經濟發展 借勢鄉村特色
當前,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深入推進,關于鄉村振興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鄉村經濟發展,也需要有更加具有科學性、前瞻性的發展理念作為支撐,才能夠使新形勢下鄉村經濟發展的質量、速度能夠跟得上時代發展的脈搏。在鄉村經濟發展過程中,借勢鄉村特色,充分利用本土特色資源來助力鄉村經濟發展,應當是目前在發展鄉村經濟過程中值得研究的課題,這不僅實現鄉村經濟快速發展客觀需要,也將有助于推動鄉村各項事業協調可持續發展。
一、借勢鄉村特色資源促進經濟發展的意義
眾所周知,我國地大物博,而廣闊的地域和不同的地方差異性也造就了各個地方所獨具的特色資源,比如有的地區具有良好的生態自然環境或奇特的地方風貌,有的地方具有豐富的特色資源,有的地方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人文風情等等,在廣大鄉村也是如此,且由于長期以來鄉村地帶所受到的市場化影響相對城市較小,因此鄉村地帶在一些特色資源方面保存的也相對更加完好,尤其是一些自然資源、人文風情、傳統工藝等,這些都是鄉村地區所特有的資源,而如果在發展鄉村經濟的過程中能夠借助這些特色資源,將會為鄉村經濟發展帶來更多的動能。具體原因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大多數鄉村經濟起步都相對較晚,因此在發展現代產業的基礎上相較于城鎮地帶還是比較薄弱,無論是資金、技術,還是市場拓展能力,都需要面臨更多的壓力,而鄉村特色資源作為鄉村地帶所特有的資源,如果能夠將其運用于鄉村經濟發展中,將能夠起到有益的補充,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鄉村經濟發展“先天不足”的劣勢。其次是目前很多地方在發展鄉村經濟的過程中,基本都是以發展加工制造業等傳統產業為主,和城鎮產業之間所形成的同質化競爭十分嚴重,市場競爭力受到了很大考驗,而如果能夠借助鄉村特色資源,走出一條特色化、差異化的發展道路,將能夠大大促進鄉村經濟的經濟力。三是利用鄉村特色資源發展鄉村經濟,將能夠促進鄉村特色資源融入市場,一方面,可以實現對鄉村特色資源更好的保護或推廣;另一方面,也能夠更加充分帶動一些本土產業,提供更多的鄉村效益增長點。
二、鄉村經濟發展如何借勢鄉村特色資源
(一)挖掘鄉村特色資源,培育鄉村特色產業
在發展鄉村經濟的過程中,要能夠有效借勢鄉村特色資源,一是要深入挖掘鄉村特色資源,了解什么是特色資源,特色資源怎樣才能創造價值,一般而言,鄉村特色資源并不僅僅是指獨一無二的東西,只要是鄉村具有優勢的資源,都可以作為特色資源,因此,地方政府在發展鄉村經濟過程中,首先是要能夠全面掌握鄉村資源分布以及具體情況,在此基礎上篩選出其中一些能夠作為經濟效益增長點的特色資源,重點進行開發和利用;其次是要根據特色自然資源的屬性和特點,選擇契合性較高的產業形態,使得鄉村特色資源能夠被推入正確的發展路徑, 比如有的鄉村,擁有良好的自然風景或者奇特的地形地貌,則可以借此充分發展生態旅游業;再比如,有的鄉村擁有較為豐富的某種農產品種植歷史和良好的自然條件,則可以借此發展特色農產品種植業。二是要大力培育鄉村特色產業,由于很多鄉村地帶經濟發展的底子較為薄弱,因此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希望實現“遍地開花”自然是不現實的,比較可行的方式是借助鄉村特色資源,大力扶植和培育出1至2個“樣板式”特色產業,并且以特色產業為龍頭,進一步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共同發展,實現鄉村經濟綜合發展效益的提升。比如烏拉特前旗大佘太鎮,具有種植仿野生藥材種植良好的自然條件和悠久歷史,近年來,大佘太鎮以仿野生藥材種植為經濟發展切入點,在重點培育現代化仿野生藥材種植種植基地的同時,不斷優化種植模式,引導更多農戶進行多元化種植,并大力完善包括品牌運作、銷售推廣、物流等一系列環節在內的產業鏈,促進了相關企業得到了發展的助推劑,如今,大佘太鎮已經成為了遠近聞名的“仿野生藥材種植特色鎮”。
(二)利用與保護并重,促進鄉村經濟協調發展
在借勢特色資源發展鄉村經濟的過程中,地方政府應當要堅持利用和保護并重的原則,即要能夠對特色資源進行科學利用,也要能夠在利用的同時保護特色資源,提升鄉村經濟發展的整體協調性。為此,一是要不斷摒棄很多地方長期以來只注重眼前產出,而忽略可持續發展的粗放式發展理念,要不斷追求精細化發展的方式,在制定鄉村經濟發展規劃的過程中,應當要充分考慮到特色資源利用和保護的兼容性,以及特色資源利用和地方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共存性,不能對特色資源進行一味的索取,而忽略了給鄉村社會、文明、生態環境等方面帶來的負面影響。二是在利用鄉村特色資源發展鄉村經濟的過程中,不能夠在發展模式上將其他地方的成功經驗直接拿來照搬照抄,應當要體現“因地制宜”的屬性,即根據鄉村資源的特色,尋求或創新適合鄉村的特色發展模式,以實現對鄉村特色資源的充分利用。三是在利用鄉村特色資源的過程中,要注重一并帶動相關的其他產業的發展,并且創造出更多的適合當地居民的就業機會,以不斷激活鄉村經濟發展的各類要素。
上述是筆者對鄉村經濟發展如何借勢特色資源增強鄉村經濟發展新動能的一些思考,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 郭翔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J].農業經濟與管理,2017(5):22-24.
[2] 劉合光.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點、發展路徑與參與主體[J].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2(1):48-51.
[3] 任馳.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認識與思考[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4):23-25.
[4] 姜德波,彭程.城市化進程中的鄉村衰落現象:成因及治理――“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視角的分析[J].南京審計大學學報,2018,
[5] 藍海濤,涂圣偉,張義博,周振.我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對策思考[J].宏觀經濟管理,2018(4):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