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桑
摘 要:少數民族電視臺是我國的電視臺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類電視臺不僅可以使普通漢族的觀眾通過電視節目充分地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以及實時情況進行了解,同時還可以提升少數民族人民的自豪感,起中國進監督輿論新聞節目屬于重要的嚴肅節目,其編輯在進行采編工作時應當對自己的工作方式以及采編內容進行明確,既要將常規的采編工作的基本任務有效完成,同時還需要嚴格遵守少數民族電視臺給出的特殊要求,本文首先對這類特殊要求進行闡述,然后對在這種特殊要求約束下的合理采編方法進行分析。
關鍵詞:少數民族地區電視臺 輿論監督新聞 基本要求 采編方法
新聞媒體需要擔負起的重要職責之一就是在大眾的幫助之下進行有效地輿論監督工作,少數民族電視臺也不例外,輿論監督節目也是其必備電視節目之一,而在這種特殊的采編要求之下,這項采編活動開展的難度也被提升,如果采編工作存在問題,就會給后續的節目播報以及輿論問題解決帶來難度,因此身處于少數民族電視臺的采編人員需要對自己的采編活動進行嚴格約束,遵守兩類采編工作的要求,充分地將監督輿論性新聞節目需要承擔的政治責任積極承擔,本文對少數民族電視臺對這類新聞節目提出的采編要求以及采編方法進行分析。
1 少數民族地區電視臺中的輿論監督類型的新聞節目的采編工作基本要求
如果想要使采編人員采取合理的采編方法來為少數民族電視臺創設的監督輿論新聞提供素材,就需要先將以下專屬于少數民族區域電視臺的基本采編要求進行明確。
1.1 維護民族團結。采編人員在開展采編活動時,首先需要堅持維護民族團結的工作理念,不僅僅采編人員需要承擔這項任務,普通民眾同樣也有義務積極地促進民族團結,同時維護民族團結也是采編人員工作的一個重要底限。
1.2 尊重其宗教信仰和民族文化。我國的少數民族數量比較多,而不同的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也會存在差異,采編人員必須要對不同民族存在的不同宗教信仰進行充分地尊重,將其視為重要的精神財富,嚴禁在輿論監督新聞中出現貶低其他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的問題,采編人員對一種宗教信仰進行評判工作時,需要建設在對其有充分了解的基礎上,絕對不能出現隨意評判的行為。
1.3 把握節目的尺寸。這里所闡述的把握尺寸主要是需要嚴格地對批判的尺寸進行把握,不僅僅需要在對宗教類的活動進行積極把握,同時還需要對其他類型的新聞事件進行尺寸方向的把握,其中在宣傳突發類新聞事件的時候,需要對新聞輿論節目的宣傳方式進行慎重確定,尤其是與民族宗教相關的問題需要格外特別注意,將宣傳口徑進行規范與統一。
2 合理的采編方法分析
對少數民族區域的電視臺給輿論監督新聞節目對于采編這項前提活動提出的三點要求有所了解之后,就可以對具有針對性的采編方法進行分析。
2.1 進行日常準備。首先采編人員需要具有一定的專業素養以及理論基礎,尤其是在為少數民族區域的輿論新聞節目進行采編任務時,不僅僅需要將采編工作方面的理論進行內化與實踐,同時還需要對少數民族的特殊文化風俗習慣有所了解,嚴禁自己觸碰少數民族人民的禁忌
2.2 臨場準備分析。記者要對新聞選題進行嚴格選擇,將其與少數民族群眾生活實際相結合,全面考慮其能否起到輿論監督的作用。因此在進行正式采訪工作前,需要對新聞事件發展的具體內容以及過程進行詳細了解,充分掌握事件發生現場狀況,應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以明確新聞事件發生的前因后果,從而進行事件分析,做出合理判斷,以確保報道的真實性與可靠性,使現場采訪具有高質量水平,能夠促使采訪效率提升。
記者應明確為何采訪輿論監督新聞,對其目的有清晰意識,從而制定采訪方向。對采訪內容進行仔細檢查,保證內容的科學合理,能夠為少數民族群眾傳遞有效信息,使采訪目的得到有效實現,采訪過程不盲目。
問題摘要的制定。問題摘要是保證采訪順利展開的重要保障,能夠為記者提供清晰的采訪思路,保障采訪具有邏輯性,使采訪內容的充分準備。
制定采訪方案以確定拍攝與錄制方式。在輿論監督新聞報道過程中,新聞的采編以及制作是保證新聞內容質量的關鍵。
2.3 把握新聞節目的細節。新聞在報道的過程中具有時效性,面對突發問題的產生,記著需要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記者對現場的感知和判斷,以及其新聞立場等,直接影響了輿論監督新聞的呈現內容和方式。記者要重視新聞現場的采編工作。重視細節的拍攝。記者要發揚挑、搶、等的采訪作風,以確保呈現給觀眾的是最能表達新聞主題的畫面。
在廣播的錄制過程中 ,也要擇取有價值的信息進行錄制 ,以提高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信息含量和錄制質量。還原真實新聞事件。真實性是新聞播報的基礎和前提。
輿論監督新聞是大眾普遍關注的新聞節目。因此 ,其必須有典型性和教育意義 ,與大眾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關 ,能夠代表大眾的心聲。
2.4 規范用語。規范用語是提升采編內容的一個有效方法,在對少數民族人民之間開展輿論監督工作時,需要格外注重采編內容以及新聞用語的規范性,這也給采編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必須要增強業務學習的力度,在對一個少數民族區域進行這類節目播報工作之前,必須要先對采編以及播報對象的文化進行研究,尤其需要注意其文化之中的禁忌,而規范用語也是新聞播報的一個重要基礎。
3 結束語
在少數民族地區進行輿論監督新聞的采編時,新聞工作者除了將必要的步驟進行準備以外,還要對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以及文化特點進行相關內容的了解,在不觸犯少數民族禁忌的基礎下將工作內容進行整理,最大限度的維護各民族交流上的大團結。在輿論監督報道的過程中要有效規避民族矛盾的產生,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進行報道,不能利用少數民族文化中的一些風俗習慣作為新聞報道的噱頭進行爆料;對于民族發展與宗教禁忌方面的敏感或是爭議性問題進行分析時,要提前對事情的基本原貌進行還原,做出深入性的調查,并對其中涉及的利益問題進行利弊上的權衡,決不能感情用事,破壞民族感情。
參考文獻
[1] 武漢《電視問政》:構建城市公共治理平臺[J]. 顧亦兵. 中國廣播電視學刊. 2016(01)
[2] 論新媒體時代傳統電視新聞節目如何提升傳播影響力[J]. 元偉. 中國傳媒科技. 2017(04)
[3] 淺析電視新聞節目受媒介融合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 韓光. 新聞研究導刊. 2017(07)
[4] 新媒介生態下的電視新聞節目傳播模式探討[J]. 李杰. 中國傳媒科技. 2017(04)
[5] 基層電視新聞節目形態發展探究[J]. 童小燕. 新聞研究導刊. 2016(17)
[6] 新時期對電視新聞節目的語言要求[J]. 韓雪. 數字傳媒研究. 2016(03)
[7] 輿論監督類新聞采編技巧與策略研究[J]. 李華瑛. 藝術科技.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