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一然
摘要:生命教育對學生的健康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更應該以積極主動的態度面對學習和生活。生命只有一次,要實現自己的夢想和歷史使命,就需要我們堅定面對生活的信心。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將自己的對生命的熱情,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去。當然,關懷是相互的。在當今的生命教育體系中,社會不僅要滲透思想道德教育,還要滲透人文關懷,才能使我們切身感受到世界的美好,感受到的人文關懷的溫情,然后傳遞給周圍其他人,形成一種良好的人文關懷社會氛圍。在有限的青春里,為社會、為國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關鍵詞:生命教育 人文關懷 青少年
一、概述
近年來,學校越來越關心我們青少年的健康全面成長。越來越重視生命教育在校園生活中的實施落地。定期在每個學期開展火災安全演練,舉辦跟生命教育相關的一系列活動。加強我們安全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意識,引導我們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珍惜愛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我們在緊張的高中學習生活中,不斷接受生命安全教育,這有利于加強學生自身生命安全保護。同時也能降低學生生命風險。比如學校開展醫療急救知識、防火逃生知識等,都能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以便在發生任何意外時,學生能夠根據自己已經掌握的逃生方法和技巧,得以及時采取有效急救措施。
二、如何開展生命教育與人文關懷
當前教育體系中的生命教育是貫穿其中的。課程安排除了基本課程知識外,還包括生命安全教育,如火災、交通、急救安全教育等。將這些科目穿插到教育體系中,才能將安全教育建設落實得更為全面。我們除了學習課本知識以外,還要了解一些其他有關生命急救等知識,以開拓視野。每年三月的第一個周,是日本全國消防周,每所中小學都會組織學生們進行一次地震火災的預防宣傳活動,從小就灌輸小學生預防地震的觀念。當災難突然來襲時,為有序撤離多了幾分鎮定,為逃生避難贏得幾分把握。歐美國家的家庭急救教育,如在公共場所就有除顫儀且中小學生都會使用。所以,我國的教育若能加入這些知識,能夠促使學生們加強生命安全的意識,并能向周圍同學朋友和家人普及該方面教育,人們更加重視生命安全。因此,生命教育與人文關懷,要從學生抓起。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要珍惜生命,讓生命發揮其特殊價值。不僅要讓青少年認識到個人生命,還要關心和愛護其他生命。整個地球上的生命都應該得到尊敬,如小花、小草、樹木、動植物等。除了要關愛人的生命,還要給其他生物以同樣尊重。生命是平等的。要將正確的價值觀傳遞給每個青少年,加強青少年的生命責任感。
生命教育中要加強人文關懷,具體表現在以下兩方面。一,向青少年進行宣傳,特別是生命教育,要貫穿到課程中。如火災教育有助于降低安全隱患,為保護生命提供重要作用。急救教育更是要深刻貫徹,更有助于自救和幫助他人,這也有利于保護生命。地震教育等這些教育都有助于使青少年在面對意外時能拯救自己及他人生命安全。二,使青少年認識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向學生傳遞正確的生命價值觀也有利于學生自身發展,作為高中生,要養成良好的品德更易于自身發展,也能促進社會的發展。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要讓青少年理解自身存在的價值,要讓每個人的生命發光發熱,不斷提升生命的價值,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將每一件簡單的小事做到極致,促使其發揮個人價值。學生在學習中要“吾將上下而求索”,不斷探索新知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運用個人才能發揮生命的應有價值。學校或家長適當引領學生走進大自然中,去發現生命的奧秘,尊重每一朵花、每一棵草,熱愛生命,敬畏自然,不斷探索和前行,追尋生命的意義。
三、青少年生命教育與人文關懷中生命意識的重要性
生命意識是自我生命認知的起步。父母給我們提供幸福的生活條件,帶給我們體驗美好世界的機會。從認識世界、感知世界、感受陽光、感受失落,我們體驗生命帶給我們的酸甜苦辣。從天真爛漫到人生百態,都是生命賦予我們的美好。人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的去認識世界探索浩瀚宇宙與自然之間的聯系,體驗人情冷暖,發現自己、尋找自己,體會身邊親朋好友的關愛,并去關懷身邊的其他人,這都是生命活著的一種重要意義。
感知生命、珍惜生命,是青少年傳統道德教育中比較重要的思想教育。那么對青少年生命教育,不僅是考慮珍愛自己的生命,也要愛護他人的生命。相互的關愛,才能使人們感受到世界的美好。我國的成語文化中涌現出很多關于珍愛他人生命的,比如舍生取義、見義勇為等。作為青少年的我們,對世界認識還不夠完善,很多事情的處理方式還不夠成熟。所以,在我們聽到或看到一些過于偏激的事情發生時,應避而遠之,而不是跟隨效仿。即使并非刻意學習他們的行為,但是在心理上留下陰影,也是會誘導人心錯亂、做出不理智的行為來。損害生命的行為,是對受害者以及受害者的家庭和社會三方均造成巨大的打擊,在社會輿論中產生負面的影響。青少年處于身體發育期,處事不當可能會導致無法挽救的結局。因此加強對青少年心靈關懷和體恤,人文關懷從內心出發,用心關懷青少年的內心世界,了解其心理的動向,解除其心中的困惑和焦慮,從根本上實現生命教育。學生的內心陽光健康,自然就降低了青少年抑郁、自殺、傷害等違法犯罪行為。讓青少年感知生命的美好,體會到來自社會各層面的關懷,從而為青少年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在不知不覺中就感受到關懷和溫情。
青少年是人類的未來、是生命的延續,青少年體驗人文的關懷的同時,也要傳遞自己的正能量,讓周圍的人感受到你的陽光,將這種珍愛生命的思想感染到每個人。青少年的使命是發揚人文精神,將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智慧與文化傳承下來,讓更多的子孫后代體驗生命的美好,感受鳥語花香。將光明的播撒到所有角落,拒絕人類的陰暗面,正確對待自己的負面情緒和損害生命健康的行為。青少年教育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就在于讓他們由內而外的陽光,傳播人間的正能量。
四、青少年生命教育和人文關懷的具體措施
(一)生命教育最主要目的是為了使青少年清楚,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說是難能可貴的。生命屬于自己,但不能自私的認為生命只屬于自己,而不顧自己家人和朋友的感受。我們既然來到這個世上,就應該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生命會承受很多壓力和挑戰。尊重生命就要擁有一顆堅韌強大的內心,勇敢地面對不如意、不平等的事情。
(二)生命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龐大的生命群體面前,我們每個生命單體是渺小。在面對死亡時,我們會有不同的心境。對青少年進行生命教育,可以促使其正確的看待生命的價值和死亡的意義。讓每個人擁有正確的生命態度,不懼怕死亡、珍惜愛護生命,讓自己在有限的生命中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即便是談論死亡的話題時,也要以一種正確的態度和觀念談論,促使每個青少年在以后的成長和發展過程中,更能坦然的面對,更好的生活。
(三)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源。讓青少年接受正確的生命觀念和生命意識,是促進青少年形成正確觀念的基礎和核心。在對青少年進行生命教育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的人文關懷教育,讓青少年明白生命個體的深層意義。對青少年進行生命教育,要讓其認識到生命之間的和諧關系,當自身面臨各種困難和疾病時,首先要想到的是自我疏導和排解,使自己擁有一個比較正確的積極的心理狀態。對自身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積極改正存在的各種問題,以一種更加飽滿的心態面對生活。對學生進行人文關懷教育,也有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在生活中能夠積極的面對各種挑戰,學會與他人交流和溝通,與身邊的人分享自己的喜悅和苦難,從而更加堅定自己當前所處的環境,更好的學會生活。
五、結語
綜上所述,對青少年進行生命教育與人文關懷教育是促進其健康成長的重要方式之一。通過對青少年進行生命教育與人文關懷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確的觀念和意識,對生命和死亡有一個清晰正確的認識,對生命始終抱有一顆敬畏之心。在日常的學習和成長中,會更加熱愛生活、珍惜生命,在有限的生命里,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青少年明確自己的終極關懷,認識到追求生存條件和追尋生命意義是不同層次的人生境界,勇敢樂觀的面對生命,最終成長為祖國棟梁的參天大樹。
參考文獻:
[1]郭梁.德育視角下生命教育的實施分析[J].求知導刊,2015,(09).
[2]馬永全.生命教育視域下新教師的困惑與訴求[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02).
[3]張美苑.淺談如何增強當代校園生命教育的實效性[J].才智,2015,(27).
[4]李華.心理劇在生命教育中的作用[J].商業文化(下半月),2012,(12).
[5]汪夜霞.淺析當前生命教育的誤區及應然之路[J].現代婦女(下旬),2013,(11).
[6]任智霞,劉麗霞.“生命教育”視角下的“生命”解讀[J].創新科技,2013,(07).
(作者單位:青島西海岸新區致遠中學 205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