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自十八大之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建設體育強國的目標,又多次提到文化強國,讓傳統文化走出去。太極拳是中國傳統體育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多渠道地、更好地將太極拳推向世界,走國際化傳播的道路是當前擺在國人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本科題的研究旨在打破常規,尋求新的發展之路,多渠道地探索太極拳的國際化發展之路,以改變當前太極拳國際化發展的困境。
關鍵詞:全球化背景? 太極拳? 國際化傳播? 模式
中圖分類號:G852.11?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2(c)-0201-02
1? 研究背景
1.1 選題的界定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民族文化已經日益成為世界各國所追求的一種文化共有形式。民族文化走向國際的程度,已經成為了當前世界各國文化開放的一個標志,彰顯了一個民族的文化璀璨和繁榮程度。
太極拳是中國民族傳統文化的一種特殊表達形式。鄧小平曾親提“太極拳好”四個大字,揭開了太極拳走向世界的大幕。迄今為止,全世界習練太極拳的人已超過3億人,全世界有200多個國家成立了太極拳的相關機構,太極拳也已經成為了亞運會和世界武術錦標賽的重要比賽項目。
1.2 研究狀況述評
太極拳的國際化傳播是一個老話題,也是近些年來相關部門研究的重點話題,多年來國內外相關專家學者都為太極拳的國際化傳播作出了相應的貢獻。多年來,省內外專家學者對太極拳的國際化傳播的研究主要在太極拳國際化傳播的作用,太極拳國際化傳播的渠道,太極拳國際化傳播的思路、方法等方面展開研究。
經調查發現,對于太極拳國際化傳播的作用和渠道,各專家學者觀點都大同小異;而實質性的傳播思路和方法等這些卻不盡相同。但經相關文獻資料調查發現,絕大多數文章的意見都是奧運會和實戰,缺乏一定的時代性和受眾的主體性。
1.3 選題意義
本研究選題意義在于打破常規。常規的太極拳國際化傳播過程過于強調傳播主體強勢地位,而容易受到受眾的排斥。這種傳播過于強調民族化,就容易對民族文化產生保護心理,更不容易走向國際化。
本文的研究旨在通過內在需求的轉變,使文化受眾更主動地去接受這種文化形式,進而改造這種文化形式,使其真正地做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如果經過國際化的太極拳,還是以前的習練要求和文化空間,沒有接受新的文化形式,那就可以肯定的說太極拳的國際化是失敗的,不會走遠的。
通過本研究的選題不但可以從更高的層面上去定位太極拳的國際化傳播,讓人們更清楚什么是保守和開放,還可以另辟蹊徑從新的角度和路線去促進太極拳的國際化傳播。無論是宏觀的思想性的準確定位,還是微觀的方法和實施細則都是太極拳國際化傳播的一種創新,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1.4 研究價值
(1)本研究可以糾正民族傳統文化國際化傳播的思想上的錯誤,能從理論上對民族文化的傳播加以創新。
(2)本研究可以糾正傳播主客體之間的地位混淆,能使紛雜的傳播體系簡單明了更加清晰。
(3)本研究能從具體傳播方法上加以創新,使傳播客體的積極性得到提高。
(4)本研究能帶動民族傳統體育或民族傳統文化的創新,能為它們今后的國際化提供探索。
2? 本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假設和創新之處
2.1 研究目標
(1)宏觀上對民族文化的國際化加以闡述,拋開當前研究者們心中的紛雜,對國際化加以梳理,使其更清晰、更直觀。
(2)對太極拳國際化傳播路徑和方法加以創新,尋找更國際化的傳播路徑。
(3)微觀上對太極拳的民族化改造,使其技術體系和動作方法更適合受眾的民族文化特點。
2.2 研究內容
本研究以太極拳自身的文化體系、民族文化國際化定位和傳播路徑創新為主要研究內容。
2.3 研究假設
(1)民族文化國際化傳播有共同的規律。
(2)民族文化國際化的改造有利于該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3)民族文化國際化傳播的方法不一定非要借鑒其他項目和應用新技術。
(4)該研究成果能應用于其它形式的民族傳統文化的國際化。
2.4 本研究的創新之處
(1)從思想上糾正以往對民族文化國際化的認識,不固守成規,敢于突破和創新。民族文化的國際化的最終目標就是通過國際化使國際化的文化變為新的民族文化。
(2)從技術上加以改造,使民族文化的民族化更有生存環境。跆拳道、泰拳、柔道、空手道等這些項目都是中國傳統體育文化國際化的產物,其國際發展空間的強大與其技術的民族化改造是有很大關系的。
(3)從傳播途徑上加以創新,使受眾的學習變為更主動、更有活力?!耙覍W和我要學”是我們在教學中經常提及的一句話。但具體到行動上,該如何去做往往就成為了當前民族文化國際化的一道坎。在思想和技術創新的基礎上,拋棄原有以文化主體為主的傳播模式,變為以受眾的文化環境為主的傳播方法。
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和實施步驟
3.1 研究思路
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在于緊密聯系民族文化國際化傳播的文化主體、宏觀思想和文化受體三大要素進行研究。既要有宏觀的整體發展思想,也要有針對文化受體的技術和傳播方法的創新,既增強三者的整體性,又尊重文化主體和客體的獨立性和協同性。
3.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調查法、實驗法、專家訪談法等研究方法對研究進行深入研究。
3.3 技術路線
詳見圖1。
3.4 實施步驟
(1)調查太極拳的開展現狀。
(2)整理太極拳以及其它民族文化形式的國際化傳播成敗經驗。
(3)發掘太極拳等傳統文化的魅力,并與當前的國際化大背景結合。
(4)查閱相關資料或走訪相關專家,梳理“國際化”的潮流,并從宏觀上去重新定義“國際化”。
(5)深入研究文化國際化傳播的受體,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傳播方法。
(6)階段性總結教學實踐,并反饋到太極拳國際化傳播的各個階段。
(7)總結出切實有效的思路和方法,進而提高太極拳的傳播效果,并總結經驗為其它形式文化傳播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 辛治國.弘揚憲法精神促進體育事業良性發展[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5(4):109-110.
[2] 辛治國.武術課素質教育實踐研究[J].武術研究,2016(11):61-65.
[3] 孫維國,辛治國.散打對當今大學生心里鍛煉作用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13(9):48-50.
[4] 孫維國,辛治國.體育課堂中學生人際關系與運動水平的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08(11):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