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瑛芳
摘要:近年來,高職數學教學改革逐步深入。如何有效提高數學教學效果及質量成為教師的主要難題,也是必須著手解決的重要難題之一。數學建模思想融入數學教學中,可有效培養、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創造性思維,可提高學生的數學興趣,可增強學生的綜合素養。如何將數學建模思想完美融入高職數學教學中,成為數學領域的重點研究議題。
關鍵詞:高職 數學建模思想 數學教學
數學建模是根據實際問題數據建立相關數學模型、不斷優化求解數學模型,并根據獲得的結果解答實際問題。建立數學模型,可將令學生、教師頭疼的、無法解決的實際問題進行簡化分析。將實際問題轉變為數學問題,繼而通過調查、獲取數據資料,建立相應的數量關系,利用數學方法、數學理論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數學建模思想其實是一種將復雜問題簡單化的方法,可量化考慮每一個影響問題的因素,可一一分析相關因素,可在實際建模過程中不斷進行優化調整,最終可獲取最理想的結果。近年來我國有大量研究指出,高職院校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果不佳,教學效率堪憂,學生本身基礎較差,學習積極性低,數學知識理解能力較低,而教師未明確數學教學目標、未定位數學課程,導致數學教學效果進一步下降。為改善這一情況,在數學教學中充分融合數學建模思想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想要順利完成融合這一工作,提高數學教學效果,首先,要提高數學教師的專業素養。教師的本職工作是傳授知識,但若教師自身能力不夠、專業素養不強、缺乏職業道德,則難以保證實際教學效果。高職院校需認識到教師專業素養對實際教學的影響,需明確每一位數學教師的實際專業素養,結合教師實際水平,創造教師再進步、再教育的機會,讓教師認識到教學過程中積極應用數學建模思想的重要性,對實際教學的積極影響,轉變教師過于傳統、老舊的觀念。其次,高職院校還需幫助教師掌握數學建模思想,促使教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這一思想理論。為保證教師的能力,可讓教師與專業人才進行合作,參與數學建模團隊工作,參與數學模型研發工作。讓教師充分掌握這一思想,可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應用這一思想,還可將數學模型研發案例分享給學生,讓學生參與數學模型的研發工作,促使學生積極學習數學,掌握相應的數學知識,促進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應用數學建模思想,最后提高數學實際教學效果。
二、構建理想的課堂教學環境
為保證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需提高數學知識和學生自身專業的契合性,才能更好地滿足高職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強化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教師需認識到課堂教學環境對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主觀能動性、創新思維培養的積極影響,需結合實際情況,設置相應的數學教學情境,可根據學生的水平或是學生的意愿,將學生劃分為一個個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數學知識的實際學習情況,通過團隊合作、互幫互助的方式高效完成數學學習,提高學生的團隊素養、教學成績。再者,教師還可以以組為單位。分配相應的數學模型建模任務,促使小組成員互相合作,從多角度分析、觀察、探究,完成數學建模任務,深入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拓寬學生的數學思維,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提高數學學習效果。
三、合理選擇教材案例
向學生傳授數學建模思想后,還需輔助學生掌握這一能力,促使學生能夠主動進行數學建模,間接提高數學教學效果。為充分鍛煉、提高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必須結合教材內容,反復斟酌、反復思考、多次分析,選擇生動、形象、活潑的案例,將其融入實際建模中。但想要充分吸引學生的吸引力,還需合理挑選案例,必須秉承著“數學來源于生活”這一理念,在生活中挑選精彩案例,如將社會熱點問題作為主要切入點,充分吸引學生注意力,結合教材內容,促使學生進行數學建模,掌握相應數學知識,解決這個問題。
四、積極開展課后教學活動
為充分鍛煉學生的能力,教師還需積極開展課后活動,譬如布置相應的數學任務,讓學生課下完成相關任務。或是,組織對數學建模感興趣的學生組建團體,參與數學建模活動、集體討論活動。教師可將日常生活中容易遇見的問題作為實際切入點或是討論點,聯合數學知識,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讓學生在建模這個過程強化自身的數學知識水平,提高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繼而通過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數學建模思想的實際應用價值。定時進行相應活動,可形成良性循環,逐步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五、結語
充分融入數學建模思想,可優化數學教學模式、改良數學教學氣氛,激發數學學習興趣,強化數學知識掌握水平,提高數學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