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美剛 吳原 黃琪 韋興
摘要:腦電圖是評估腦功能的重要檢查手段之一,其重要性受到相關科室醫務人員的越來越多的重視。腦電圖具有專科性強、理論抽象、內容復雜等特點,一些醫務人員常常望而生畏。為了提高腦電圖的教學質量,我科多年前已摸索出一種多方位帶教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近兩年來隨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分級診療等醫療改革的穩步推進及互聯網教改風暴下慕課(MOOC)、微課的逐漸流行,如何更好地適應新形勢值得我們思考。
關鍵詞:腦電圖;教學模式;互聯網;慕課;微課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B? ? ? ? ? ? ? ? ? ? ? ? ? ? ? ?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01.011
文章編號:1006-1959(2019)01-0031-02
Thoughts on the Reform of EEG Teaching Model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MA Mei-gang,WU Yuan,HUANG Qi,WEI Xi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Nanning 530021,Guangxi,China)
Abstract:EE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examination methods for assessing brain function, and its importance is receiv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medical staff in relevant departments. EEG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specialization, theoretical abstraction and complex content. Some medical staff are often daunt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EEG, our department has explored a multi-faceted teaching mode many years ago and achieved good teaching results. In the past two years, with the steady advancement of medical reforms such as standardized training for residents, grad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d the gradual popularization of MOOC and micro-courses under the storm of Internet education reform, how to better adapt to the new situation is worthy of our consideration.
Key words:EEG;Teaching mode;Internet;MOOC;Micro-class
腦電圖是反映腦功能的重要檢查,具有安全、無創、可靠、價格相對低廉等優點,因而在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斷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國腦電圖已經普及到縣級甚至發達地區的鄉鎮醫院,腦電圖專業從業人員已有2萬多人[1]。近年來腦電圖受到了更多的重視,很多醫師和醫學生都希望進一步了解腦電圖的基本知識、熟練閱讀腦電圖,但目前關于腦電圖教學的文章卻很少。許多人接觸腦電圖后反映腦電圖理論深奧、波形多變、名詞抽象,學習起來覺得枯燥乏味、難以理解,從而對腦電圖有畏學、厭學情緒。我院的腦電圖科室已有幾十年的歷史,近年來在腦電圖教學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總結出一套多方位、較為完善的腦電圖教學模式[2]。但近兩年來隨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分級診療等醫療改革的穩步推進及互聯網教改風暴下慕課(massive open online couse,MOOC)、微課的逐漸流行,如何繼續發揚傳統,不斷創新,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如何做一名更優秀的帶教老師,如何制作腦電圖慕課和適應“互聯網+”形勢等問題得我們思考。
1克服不足,繼續發揮傳統帶教的優勢
傳統的腦電圖教學為師徒式教學,每個老師帶2~3個學員,通過簡單的理論講解和日常的跟班操作練習,其不足之處在于學生理論學習不系統,對最新知識了解不足,實踐操作有時縮手縮腳,有畏難情緒或者遇到困難不敢請教老師。我科在腦電圖帶教方面總結出一套多方位、較為完善的腦電圖教學模式,包括編寫針對性教學大綱、組織入科培訓、安排科室小講課、因材施教、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階梯式學習、綜合腦電圖教學法等。這些帶教模式是我們傳統教學的法寶,有些適應目前新形勢的繼續保持,過時的缺點去除,不斷創新進步。
2做好準備迎接新的學員
近兩年來,醫療改革穩步推進,住院醫師規范化配培訓和分級診療逐步推進。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指高等院校醫學類專業本科及以上學生,即臨床醫學類、口腔醫學類、中醫學類和中西醫結合類學生,在5年醫學院校畢業后,以住院醫師身份接受的系統化、規范化培訓。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按內科、外科、全科、兒科、精神科等不同專業方向進行,我院神經內科是廣西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而腦電圖室作為神經內科的一個組成部分,既往腦電圖的帶教對象包括神經內科研究生、神經內科臨床醫生(本科住院醫師及進修生)、專職腦電圖進修生、臨床醫學本科生,近兩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學員學習腦電圖的數量逐漸增多。規培醫師的到來要求我們必須嚴格按照規培大綱的要求,制定專門針對規培生的學習大綱,我們的經驗是要從學習、生活、工作等多個角度關心他們,提高對腦電圖的興趣,以順利完成培訓任務。2016年1月國家衛計委等8個部門發布《關于開展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作為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延續的專科培訓,雖說目前還沒有全面實施,但仍需未雨綢繆,充分做好教學準備。
3互聯網時代教學方法的探索
我們之前已經建立了典型腦電圖病例電子數據庫,而多媒技術結合臨床典型病例經驗教學能將抽象枯燥的學習內容,轉換為有趣的多媒體信息,短時間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提高了教學質量[3]。本科室利用腦電圖軟件功能將日常檢查的典型腦電圖圖例剪輯,分門別類建立偽差數據庫,癲癇各發作類型數據庫、腦炎數據庫等。同時把腦電圖報告、視頻、病歷摘要、MRI結果等關聯起來。而近年騰訊QQ、微信、二維碼等技術的迅猛發展,目前的腦電圖學員都具備智能手機,我們已建學員微信群、QQ群,通過互聯網的技術傳播腦電圖的課件、腦電圖的經典圖例等,讓學員在空余的時間能及時學到新的東西,老師可以把網上較好的腦電圖資源進行關注收藏并在群里共享。目前我們也正進行了積極探索,把既往的簡單的紙質知識點或者考試試卷,通過問卷星等在線調查、考試網站做成一個連接或二維碼掃描,這樣學員就通過掃一掃就可以知道知識點或完成考試的檢測,通過問卷星測試建立數據庫,及時了解學員的不足,予以針對性指導。
4探索制作腦電圖慕課的可行性
MOOC即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國內簡稱“慕課”,是新近急速興起的一種網絡課程模式, 它主要依靠高度公共互聯網和WEB2.0時代高度開放的性的多元化網絡社會媒體,具有自主、多元化、自生成和交叉互動的網絡學習優勢。慕課可以讓我們的學員不僅僅局限于目前現場學習的學員,可以讓互聯網各地的學員學習到我們的培訓教程,只要有網絡的地方都可以學習到腦電圖知識。目前國內心電圖的慕課課程已經有單位建立,但腦電圖的慕課處于未開發領域。廣西醫科大學是國內知名的區域性大學,目前對慕課也十分重視,隨著學校的發展,作為一名帶教老師,我們要時刻有意識,為慕課的制作做好準備,要充分認識遇到的困難、評估可行性。
5建立師生互動平臺
既往帶教的腦電圖學員畢業后或進修結業后,常常會通過電話或手機彩信發圖片過來以咨詢或請老師閱讀,對于每一個咨詢、討論或求助,我們帶教老師都應認真對待。目前我們已經運用已經建立的微信、QQ平臺,不僅能實時指導學員判圖,更能與其他學員一起討論,共同進步,平臺平時積極推送經典的病例,轉載權威網站微信公眾號如中國抗癲癇協會的文章,與時俱進,不斷學習進步。
6不斷提高教師的自我素質
6.1更新教學理念? 近年來,PBL、CBL、CBS、翻轉課堂、案例導入法等教學理念逐漸應用于醫學領域,對于這些新的教學理念,作為一名老師,應該與時俱進,及時更新,因地制宜,找到適合本專業、本部門實際的方法。比如說,PBL是一套設計學習情境的完整方法,也稱作問題式學習,最早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的醫學教育。目前已有學者將PBL教學應用于神經病學的教學實踐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4]。就本部分為實踐,我們常常以“癲癇大發作的腦電圖表現”這個問題去引導學生,能極大地提高自我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帶著問題去思考、學習,常常能取得好的效果。
6.2更新教學技能? 教學技能是指教師運用已有的教學理論知識,通過練習而形成的穩固、復雜的教學行為系統。教學技能對外表現為成功地、創造性地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卓有成效地達到教學目的和獲得有效的教學方法;對內表現為保證完成教學任務的知識、技巧、心理特征和個性特征的功能體系,是教師的個性、創造性與教學要求的內在統一。除了傳統的完成教學任務外,我們必要時要運用互聯網技術更新我們的教學方法,更要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溝通意識、人文意識、終身學習觀念等。
6.3更新專業知識? 目前腦電圖電子技術迅猛發展,視頻腦電圖、顱內電極腦電圖、立體腦電圖、高頻腦電圖等技術不斷推出,我們對于新技術也要有所了解。就實踐而言,我們已經對近2年新認識的神經系統疾病疾病抗NMDA受體腦炎的腦點圖變化和腦死亡的腦電圖評估方法積累了良好的經驗,并應用于腦電圖教學中。
綜上所述,既往的多方位帶教模式的腦電圖教學,教學目的明確,內容系統全面,教學方法靈活,注重個體化教學及互動反饋,密切聯系臨床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教學質量。在此教學基礎上,我們針對醫療改革的新形勢,互聯網教學模式改革的新形勢,利用微信、QQ等網絡平臺,及時調整教學方案,不斷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技能和學科知識,不斷思考和探索,努力成為優秀的腦電圖教師,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學員。
參考文獻:
[1]中國抗癲癇協會.臨床腦電圖培訓教程[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5.
[2]馬美剛,吳原,陳志穎.多方位帶教模式在腦電圖教學的應用[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4,7(31):274-275.
[3]范秀玉,王琳娜,范博,等.多媒體結合典型病例分析在神經電生理教學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17):2788-2789.
[4]賈蕊,屈秋民.PBL教學在神經病學教學中的應用和體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2):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