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英成
【摘 要】本文分析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滲透禮儀教育的可行性,論述高職體育教學中滲透禮儀教育在塑造學生形象、培養學生場合感、促進學生社會適應力養成、助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等方面的作用,提出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滲透禮儀教育的策略:建立體育教學與禮儀教育的聯系;選用合適的教材與教學方式;營造濃郁的學習環境;教師以身作則,規范自身教學行為;開展分層教學。
【關鍵詞】高職? 體育教學? 禮儀教育? 滲透? 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11C-0032-02
當前,我國政治、經濟、科學實力均得到較大程度的提高,為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社會環境,禮儀教育的開展刻不容緩。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實踐技能扎實的一線工作人員,而一線工作人員的工作思想境界、道德高度直接關系著社會環境的基層建設,所以在高職院校中開展禮儀教育非常有必要。高職教育培養出來的技術應用型人才,遍布各個行業,被社會各行各業所普遍需要,因而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也越來越受到各高職院校與社會各界的關注。而在高職院校開展體育教學,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滲透禮儀教育都是為了提升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其以后更從容地步入社會,更優質地服務于社會做準備。
一、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滲透禮儀教育的可行性
如前所述,在高職院校中開展禮儀教育非常有必要。然而,當前高職院校的禮儀教育較為缺乏。這主要是因為,高職教育與一般本科院校有著明顯的區別,主要表現在學生培養目標與生源兩方面。學生培養目標方面,高職院校主要是以培養應用型一線工人為目標,而普通一本院校則以培養研究型人才為主。生源方面,高職院校的錄取分數要比普通本科低很多。這一定程度上說明:大部分高職學生在學習能力與學習積極性方面是稍微遜色于普通本科院校學生的。技能型培養定位以及學習能力與學習興趣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高職學生接受禮儀教育的機會。也正因此,大部分高職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活動是隨心所欲的,需要加強禮儀教育。
體育作為高職教學體系中的必修課程之一,有必要擔負起禮儀教育這一德育功能。由體育這門課程來承擔這項任務具有可行性,這主要基于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由于高職學生往往具有理論學習積極性不強的特點,他們更喜歡實踐課和運動課等側重動手操作的課程,因此體育課程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在體育教學中滲透禮儀教育能夠獲得更好的效果。另一方面,當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時,往往會自然而然地釋放自己的本性,而在這時,德育就可以借此找到準確的切入點。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滲透禮儀教育有利于完善體育這門課程的課程屬性,更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學生在人文素養方面的不足。
二、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滲透禮儀教育的作用
(一)更好地塑造學生形象。在各種體育活動的互動中,一個人的素質素養、精神面貌皆是通過其言行舉止、儀表風度體現出來的。這就使我們意識到,在體育交往中規范自身言行,維持自身形象的重要性。同時,也使我們認識到,體育活動對學生儀表與言談的規范作用。高職學生通過體育活動規則與體育禮儀規范對自己的行為與情緒進行約束,并通過正當的途徑在競賽中展現自己的風采,從而達到更好地塑造自身形象,提升自身涵養的目的。
(二)培養學生場合感。在作為觀眾觀看體育賽事時,往往會有人因難以控制自己的激動情緒而做出一些與場合不相符合的失禮行為。但我們知道,有素質的觀眾行為可以對運動員實力的發揮起助力與鼓舞作用,失禮的觀眾行為則會擾亂賽場秩序,阻礙賽事的進程。所以培養學生在體育賽事觀看過程中的觀賽禮儀是十分必要的:當運動員發揮出色時,為其喝彩;當賽程與結果同自己期待不符時,禮貌討論,而非無理謾罵;比賽結束后,聽從工作人員的安排,有秩序地離場,并帶走自己的垃圾,等等。這樣的體育禮儀教育,能夠培養學生的場合感,進而使其在今后無論身處何種場合,都能彬彬有禮地待人接物。
(三)促進學生社會適應力養成。在體育賽事中,我們往往只能看到競爭與對抗的一面,但其實所有的競賽都是在特定的規則約束和情景設定下有秩序進行的:賽前雙方的鞠躬、握手,賽中對跌倒運動員的友善攙扶,賽后的告別擁抱,等等,都是體育禮儀的體現。
對學生進行賽場禮儀的教學一定程度上就是教給他們如何在特定的場合中做出正確的反應,掌握適合場合的行為模式,以及教會他們如何在瞬息萬變的社會形勢下做到與不同個人主體的有效溝通。此外,通過對體育競賽中不同結果的感受,學生心理承受能力與情緒調節能力還可以得以提升。而且參與體育賽事也有利于學生與隊員、對手等建立感情聯系,進而促進其社會適應力的養成與提升。
(四)助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禮”自周朝誕生后始終貫穿至今,在包括特殊的服飾、規則與形式在內的不同地域與民族的特有體育文化中,“禮”也即規則意識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這些地區特色體育活動都是經過歷史長期積淀而成的,也是為大眾所認可的。因而在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中大可借助傳統禮教的號召力,將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作為滲透優良傳統禮教的載體,傳承與發揚這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三、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滲透禮儀教育的策略
(一)建立體育教學與禮儀教育的聯系。高職院校中的體育教學與禮儀教學是一個緊密的整體,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不能將其關系割裂開,更不能將二者作為兩個孤立的整體來開展。禮儀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不在具體的情景中踐行,這樣的學習是空洞的,是形而上學的,對學生將禮儀準則應用到具體實踐中是非常不利的。體育教學也不能脫離禮儀教育,沒有禮儀教育,體育活動就會是混亂的、無序的,更嚴重的甚至會危害學生的安全。因此,高職體育教學與禮儀教育要進行內化式教育,使二者逐步實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聯系性。另外,針對不同的體育活動,還要考慮其具體情況,開展具有針對性的禮儀教學內容。這樣的分類教學法,同樣有助于高職學生在身處不同的環境時,都能夠大方得體,采取最適宜的禮儀來作出反應,進而提升其在實際體育生活中運用禮儀的主動性,將理論知識升華為實際行為,形成優良的禮儀習慣。
(二)選用合適的教材與教學方式。一方面,選用合適的教材。禮儀教學方面,我國高職院校現行使用范圍較廣的教材為《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該教材內容頗多,主要涉及學風、學紀、人際交往、人生理想、法律法規等方面。為適應在體育教學中進行禮儀教育,還需要選用更具有針對性的教材。另一方面,采用合適的教學方式。目前,我國高職教學體系中禮儀教學的開展方式還是比較單一和固定的,主要就中國傳統道德理論進行面授教學,學生結合教材中文段故事的內容認識禮儀,提升形象。這樣單一的教學方式,很大程度上會導致學生對禮儀教學產生一些誤解,認為禮儀只是書本上的抽象概念。對此,教師應以課本知識為基礎載體,結合體育教學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親身體驗,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禮儀規范,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營造濃郁的學習環境。禮儀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內涵的體現,因此我們不能一味追求強制性,而是要在潛移默化中煉造正確的禮儀情感。學生只有真正對禮儀形成情感上的共鳴,才能進一步深化其對于這些禮儀的理解與體會。情感教育不同于理論教育,它是一種天然養成的素養,是一種不浮于表面的表達,其養成需要一個深刻共鳴的氛圍,只有使學生生活在禮儀氛圍之中,才能真正實現禮儀教學由理論到信念的境界升華。具體來說,高職體育教師在日常理論教學中,內容不應拘泥于教材,而要更多地開發既可以激發學生興趣,又有利于體育禮儀觀念養成的內容。例如教師在進行某個項目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奧運會賽事、NBA以及其他一些重要賽事,并在其中穿插講解,對于運動員及觀眾行為進行評價,使學生在建立興趣的同時樹立正確的體育禮儀觀念。
(四)教師以身作則,規范自身教學行為。想讓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獲得禮儀素養的提升,教師作為一個引導者,一個起榜樣作用的人,就必須嚴格規范自身的教學行為。這里的教學行為包含教學方式、言談舉止、教學素養等。體育課堂在學生成長的所有階段都是不可或缺的,因而對教師教學行為實行高標準、嚴要求是無可厚非的,因為只有將榜樣樹立起來,才能真正對學生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如今,新課程標準對于教師的教學素養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其中對于體育教師的儀表儀態、語言表述、肢體協調與靈活度等的要求都提升了難度,并且在教師的評定上也不再單一,而是從體育教師的專業知識、實踐技巧以及教學態度上三維綜合評定,這對于發揮體育教師在高職教學中的模范作用十分有利。教師教學禮儀的提升,可以使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形成自己的行為方式,使自身的體育能力與禮儀得到更好的鍛煉;同時也有利于增強師生間的和諧關系,使體育課堂更加和諧,也減少教學中面臨的阻力,進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五)開展分層教學。因為學生本身在能力與性格上呈現出的狀態參差不齊,教師有必要針對教學目標與教學方式進行分層教學,即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例如情緒的控制是禮儀的基礎,而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情緒控制能力,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稍微放松對情緒控制能力較強的學生的管理,因為他們本身在情緒方面就比較穩定,因而在教學中配合度高、教學難度不大;而對于情緒控制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則需多費一些心力,重點磨煉其心智控制能力,讓他們通過日常的訓練逐漸抑制一些不良的情緒,避免在體育活動中發生口角爭斗。
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滲透禮儀教育,將體育活動與禮儀教學緊密相連,創設優良的學習氛圍,塑造典型模范,促使學生塑造良好的身體素質和精神面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滲透禮儀教育,還需要教師的不斷探索和不懈努力,只有教師勇于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才能真正促進學生體育素養與禮儀素養的提升,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航.在高職體育教學中開展體育禮儀教育探析[J].時代農機,2018(1)
[2]趙忠.在高職體育教學中開展體育禮儀教育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7(23)
[3]韋志輝,蘇婧.廣西高職體育課程融入禮儀教學的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運動精品(學術版),2018(5)
[4]常旭.體育禮儀教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實施與探討[J].學周刊,2018(32)
[5]田曉雨.試論當代大學體育教學中的禮儀教育滲透[J].神州,2017(30)
[6]李笑南.禮儀教育對模特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性研究[J].科教文匯,2018(35)
(責編 蘇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