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迎春
摘 要:以加強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為重點,加快文化工程建設。基于公共文化服務視域,縣級公共圖書館應在公共文明效力體系建立過程中,積極發揮自身的作用,加強基層文化事業建設??h級公共圖書館在發展公共文化服務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讀者第一的準則下,為基層群眾效力。
關鍵詞: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縣級公共圖書館 發展策略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開展,公共文明現有的傳統方式難以滿足人民大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h級圖書館作為公共文明效力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新的局勢和發展要求,必須轉變傳統的服務方式,拓展圖書館的服務模式和內容,擴充服務對象,進一步提升資源利用率和服務程度,拓展圖書館服務的廣度和深度,充分展現圖書館的性能,促進文化事業的昌盛,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貢獻。
一、充分認清縣級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意義
縣級圖書館的擴充效力有助于公共文明服務體系的構建。公共圖書館作為公益文化組織,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目前我國公共圖書館體系中,憑借其資源和學術影響省級和市級圖書館,構建一個區域性的公共圖書館中心。
縣級圖書館是我國公共圖書館的主體,也是我國圖書館事業開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數量相對少、地區散布廣的特點??h級公共圖書館雖然是地區的信息資源、人才培育、商務指點和學術研討核心,但其公共效力能力十分有限。
在公共文明體系中,縣級圖書館除了做本身的文獻信息工作以外,還要進一步加強與全區鄉鎮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社區書店的聯系,共同開展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確保能為群眾提供優良的文化服務,提升基層文化服務效能,從而滿足基層群眾對公共文化的需要。
二、縣級圖書館開展公共文化服務的目的
提升圖書館效力是新形勢下基層圖書館建設的必然要求。目前,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的普及推廣,大眾獲取信息的方式發生了變化,圖書館在公共文化事業建設中也需要改變自身的定位,做好圖書館的延伸服務,為群眾提供優良的信息服務。同時,與圖書館硬件條件的改善相比,圖書館的外延建立相對落后,圖書館的社會教育效能有待增強,綜合服務效力有待進步。面對新的局勢和工作,必須扭轉傳統的效力方式,擴充圖書館的服務形式和內容,擴展服務對象,改善資源的利用率和服務程度。只有這樣,縣級圖書館才能順應新形勢下社會發展的需求,與時俱進。
縣級圖書館建設應該建立長效機制,這樣才能在文化工程建設中發揮自身的作用。長效機制,體現在硬件設備和資金投入上,當前縣級圖書館的推行效力低,就是因為缺乏長效機制,硬件及軟件配置上存在很多問題,影響了縣級圖書館的效能。尤其是中西部地區,許多調查表明,大眾對公共文化及圖書館缺乏認識。究其原因,圖書館認識疲弱這種情況顯然不屬于公共本身,而是圖書館建設及發展沒有跟上公共精神文明需求,不了解實際工作的社會價值。所以,公眾對圖書館的重要性缺乏認識。
近年來,縣級圖書館和文化館工程建設進度不斷加快,大體上完成了縣級圖書館和文化館、鄉鎮綜合文化站、鄉鎮鄉村書屋建設任務。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圖書配送工程、活動舞臺車工程等文化項目的實施,有效改善了基層公共文化效力。然而,因為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不平衡,依然有許多地域特別是中西部欠發達地區,鄉鎮綜合文化站及家庭書屋不足、書屋社區資金匱乏、人才緊缺等問題局限了基層文化事業的發展,難以滿足區域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明需求。因此,加快公共文明效力體系構建,是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是兼顧城鄉文化開展、保證人民大眾根本文化權利的有效舉措,是優化農民思維品德、突破迷信的重要途徑,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本保障。
三、延伸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途徑分析
全方位建立以大眾為本的理念,確保效力任務面向整個社會范疇的政府部門,其基本目標是維護和保證全社會享有公共文明服務的權益,自由獲取常識和信息的權利,不受任何外來干預的權利。它的功能是對公共信息和常識的均衡分布,以確保公平和平等地訪問信息。在知識經濟時代,圖書館管理者和效力人員必須建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摒棄曾經的圖書文獻服務理念,尊重讀者的閱讀需求,以讀者需求為主優化館藏資源,真正做到服務至上。在具體工作中,要確保各階層的讀者,無論年齡、性別,都能獲取到知識,做好為各階層讀者服務與效力。為了保障社區享有政府給予的公共文明效力,應鞭策公共文化體系的建立。
在新時期,圖書館要想擴充效力范疇,就必須翻新服務形式。首先,要及時查漏補缺圖書館的有關制度。要延伸開館時長,讓更多的讀者能夠運用業余時間和節假日到圖書館看書充電;進一步拓寬公共圖書館準入制度,確保各級讀者能進入圖書館,享有應有的公共文明權利。其次,圖書館缺乏專業的人才隊伍。進一步加強圖書館公共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是提升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職能以及公共文化服務質量的關鍵。公共文化服務效率取決于圖書館服務人才隊伍,人才隊伍是圖書館各項效力事業開展的人力資源保障。在知識經濟時代,信息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拓展圖書館公益性效力范圍,應建立具有專業信息挖掘能力、計算機操作能力、網絡分析能力的專業圖書館服務人才隊伍。這就要求縣級圖書館積極營造適合人才引進和發展的環境,做好圖書館效力人員持續教育和培訓工作,建立完善激勵制度,為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事業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
四、縣級公共圖書館的發展路徑
(一)加強資源建設
依據當地實際情況,構建地方特色館藏結構。公共圖書館主要是服務當地群眾,所以必須從當地的實際情況出發,依據中央經濟文明的特定需求,對觸及的學科、資源,有目標、有方案、有重點的收集,合理化配置館藏資源,從而使信息具有系統性與完整性,既有科學本身的邏輯性,又有較高的使用價值。
(二)依據讀者傾向,注重社會效益
在有針對性收藏的基礎上,不僅要考慮當前科研、生產的需要,還必須注重科技發展的動向和科研發展的規劃,即收藏的文獻不僅要滿足當前需求,還要有發展的眼光。只有這樣,才能符合讀者的要求,達到理想的社會效益。
(三)根據時代發展,調整館藏構造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出版物的增多,讀者的需求形式也越來越豐富,要求迅速準確地對所需文獻進行查詢。這就要求縣級圖書館加大電子出版物的投入,優化資源結構,加快傳統館藏資源的數字化,增強數字資源的建立,把本館文獻信息數據庫建設放在突出位置。
五、結語
公共圖書館是公共文明效力體系中的主干機構之一,是公共文化服務以完成目的的主導模式。在公共文明效力體系下,公共圖書館的文化服務機能面臨諸多挑戰。因而,縣級公共圖書館必須轉變傳統的發展模式,倡議優質效能,不斷翻新服務理念,彌補欠缺服務,依附公共文明服務設備,展現縣級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的基層作用,擴充公共服務范疇,全方位提升縣級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效果,使得縣級公共圖書館服務融于大眾,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肖壯.公共文化服務視域下的縣級公共圖書館發展探析[J].決策與信息(中旬刊),2016,(3):193.
[2]易向軍,王景.安徽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縣級公共圖書館發展研究[J]. 江西圖書館學刊,2011,41(3):17—20.
[3]謝中華,《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視野下的圖書館法治建設[J],科技展望,2017,27(30):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