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珮琦
摘 要:歷史文學通常是用傳播傳統文化以及歷史生活,是一個民族文化傳承的精髓。因為歷史文學與傳統人物傳記之間的關系,其所描述的傳統文化與精神氣節早以根植到人民大眾的內心,并且在整個民族的文化積淀中均有體現。目前的大眾文化普遍偏向于文化消費,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的歷史小說,種類繁多。一大批優秀的歷史小說也開始走向圖書市場,一些優秀的書籍還被改編成電視劇、電影、話劇等廣泛流行。
關鍵詞:歷史文學;消費觀念;敘事;邏輯研究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05-0-01
1、歷史文學消費邏輯現狀
對于歷史文學的定義傳統意義上應該是認知型文學的范疇,其實是小說與史傳的綜合結合體,具有獨特的文化掩護特性。然而隨著現代社會消費文化以及人民消費能力的不斷提高,歷史文學開始走向取悅生活、認知性逐漸衰弱的方向。已經不再是歷史真相與真理的訴說者,為了適應現代的流行文化與經濟發展趨勢,通過身體敘述與夸張的修辭來達到目的。更向游戲化與消費化的趨勢發展,脫離了認知的正軌。無論是知識性的索取還是思想方面的啟迪都將在消費接受的過程中被消費性欣賞所代替。目前歷史文學寫作的總體風格普遍偏向于身體寫作以及欲望狂歡。因此,文學藝術在消費時代必然會按照這一大的潮流來進行文化邏輯的敘述 ,“身體 ”和“狂歡 ”已經成為了歷史文學創作與建立的基本因素。目前的許多歷史文學的寫作手法與普通的流行小說沒有差別,完全拋棄了敘述真實宏偉,語法隨意而又娛悅,描述的人物與事件不再令人深思,進而更加的符合大眾消費的口味。
2、消費邏輯的本質與影響
消費文化的本質邏輯其實是以資本邏輯為基礎的。資本邏輯的思想已經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斷地滲透,它以市場為價值來對藝術家的作品進行評定,從而顛覆了他們過往的靈魂素養。波德里亞曾對這一問題進行分析,表明現在的文化藝術在消費社會有一個明顯的特征,將藝術與日常生活之間的虛構界限揭開,兩者可以相互融合,生活可以被藝術所包裹,營造出儀式感與藝術氣息,同時藝術也可以被生活淡化,貫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學與電視劇、電影在這一融合過程中起著媒介的作用。電視傳媒作為現代大眾消費文化的載體對這一邏輯進行了加強。電視媒體可以被看作是一個敘事媒介或者說是戲劇的另一種體現。很多的節目雖然與傳統的戲劇在形式與表演方式上有著較大的差別,但是仔細觀察發現其中多多少少都有著戲劇的元素在。在當今的時代,敘事往往是通過兩種方式體現出來的:一是新聞調查節目與新聞報道,第二種方式則是將事件編排演變為電視劇,這兩種方式都是緊緊地抓住人們愛聽故事的天性。通過一些專家的研究發現,敘事藝術在傳統的文化小說中正在不斷地萎縮,但是卻在商業廣告以及電視產業中不斷地強大與膨脹,使得生活中到處都是被一種烏托邦的精神所籠罩。這一情形的出現,勢必會使得現代的文化工業不斷擴張,從而對歷史文化小說的發展帶來影響。現如今,歷史題材的影響與文學作品被大眾狂熱的買單。這一商業化的創作氛圍使得很多作家無法堅守自己的理想,并被消費邏輯給沖刷掉。然而這一消費文化的現狀給我們造成了一個假象,我們的文化底蘊以及創作正在不斷地良性發展,但是,我們發現這些虛榮絲毫不能掩蓋我們貧乏的優秀歷史文化小說。從古至今,我們的觀眾往往是被消費文化的宏大敘事所吸引,沉浸在無限的幻想之中。消費時代的歷史文學被明顯地分成 了兩個方向:一個是堅守信念與理想,進行藝術與文學的創作;而另一種則是迎合大眾的消費觀念,走向商業化與消費邏輯之中。
3、目前小說寫作的核心
目前的小說寫作主要為以下的三個方面:日常生活、歷史傳奇以及身體細節。這三者幾乎涵蓋了現代小說與文學敘事的每個方面。通過這三個因素的包裝以及電視媒體的演繹與傳播,歷史小說題材已經聚集了大量的消費群體;在日常生活因素的包裝下,歷史文學正在有意避開政治角度談歷史,使題材與消費者的生活更加接近,讓觀眾更加能夠感受真實的生活洪流;在身體細節的包裝下,使得觀眾進一步的對自己的生活進行了簡化,讀者在充斥中欲望與性的文學作品中,不僅滿足著自己的欲望還能實現對自己的關懷。因而我們就能夠理解,通過三個因素的細節書寫,拋開傳統的歷史文學的形式與語言羈絆,將會使得更多的消費者走向消費文學中。這一策略不僅是現代消費文化的體現,也間接的反映了大眾的需求。
結束語:
在此對歷史文學敘事中的消費邏輯進行分析,不是要對這一文化形式進行批判,而是通過探討,得出一種消費時代正確的文化觀念與態度。以消費文化為依據來看,如今的歷史文學逐步地走向 消費文化,出現了如游戲化以及淺顯化的現象,都是被時代所接受和能夠理解的現象,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與必然性。
參考文獻:
[1]王婧蘇.歷史肌理、歷史敘事與歷史關懷——非虛構文學視閾下的《大地上的親人》[J].社會科學動態,2018(09):108-111.
[2]郭景華.如何以文學的方式進人西藏 歷史?——論央珍《無性別的神》的敘事藝術[J].阿來研究,2018(01):114-121.
[3]劉大先.新世紀少數民族文學歷史敘事的方式及其問題——以藏彝走廊作家為中心的討論[J].中國文學批評,2018(02):86-9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