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摘要:新形勢下制藥企業在財務管理工作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和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流動資金長期短缺、自身融資難度較高、財務管理模式陳舊以及庫存管理難度較大等。要補足上述財務管理工作中的短板,需從四個方面入手:加強應收賬款管理,聚焦優質客戶;提升企業自身發展質量,拓展融資渠道;改變傳統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緊跟經濟發展潮流;設定合理庫存限值,有效管理存貨。
關鍵詞:制藥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創新
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進入了全新階段,互聯網社會的到來也要求制藥企業的財務管理方法及策略必須實現更新換代。由于制藥企業自身的特性,其在財務管理方面既具備一般公司的管理特性,同時也有著自身獨特之處。新形勢下,制藥企業若要獲得更加長遠的發展,就必須主動發現企業在進行財務管理時所面臨的諸多問題,并且加以完善和修正。目前學術界對于制藥企業財務管理的研究并不是特別充分,但這又是現實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問題。本文主要關注于新時代背景下制藥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首先從若干角度分析了影響制藥企業財務管理的諸多因素,然后從四個方面具體闡述了目前制藥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所面臨的具體問題,最后就這些問題給出了相對應的完善策略。也期望本文中的一些觀點和建議能夠為相關企業提供有益的理論指導,為相關學術研究提供有益的研究思路。
一、制藥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因素
制藥企業在經濟市場中屬于性質比較特殊的企業類型,隨著近幾年的發展,制藥企業也逐漸形成了比較獨立的管理模式,而其財務管理仍然是其管理中的難點。藥品招標價格、市場銷售渠道以及企業流動資金都是影響制藥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因素,關系到制藥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二、新形勢下制藥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制藥企業流動資金長期短缺
制藥企業的主要客戶是醫院和醫藥批發公司,由于醫院回款周期普遍較長,造成制藥企業的應收賬款金額較大,占用了大量流動資金。部分醫院在招標過程中會要求制藥企業支付一定金額的藥品質量保證金,在合作期滿后方可退還,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劇了制藥企業的資金緊張情況。醫藥批發公司的主要客戶也是醫院,由于受到醫院回款周期的影響,對制藥企業的回款周期也相應加長。這都使得制藥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長期處于流動資金短缺的狀態,導致了制藥企業在新藥研發、技術升級、市場營銷等方面缺乏資金投入,影響了企業產品換代和銷售收入,甚至是無法開展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
(二)制藥企業自身融資難度較高
制藥企業融資困難的情況普遍存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融資渠道少,二是融資規模小,三是融資成本高。制藥企業的融資渠道大多是采用銀行貸款及固定資產融資租賃,形式單一且傳統。商業銀行為制藥企業提供貸款時,尤其是對中小型企業貸款,大多是需要實物資產抵押,制藥企業由于受自身資產規模的限制,取得銀行貸款的金額十分有限,無法滿足企業經營發展的需要。固定資產融資租賃受到還款方式的影響,使得制藥企業使用資金的實際成本較高,給企業經營帶來了較大壓力,對盈利能力較弱的制藥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三)制藥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傳統
目前制藥企業的財務管理理念及方法較為傳統,更偏向于會計基礎核算,管理會計職能未完全發揮。財務部門往往對企業經營情況了解的不深刻,提供的會計信息與管理層的需求相脫節,尤其是在企業遇到重大經營決策時,財務部門不能提供有價值的意見。企業內部缺乏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財務部門缺乏管理會計人才,這些也是制約財務管理職能發揮的重要因素。目前醫藥行業的并購重組、產業整合十分活躍,如果沒有強有力的財務管理工作支撐,制藥企業很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四)制藥企業存貨管理難度大
制藥企業存貨管理的難度較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金額大,二是管控嚴。制藥企業涉及的原輔料及包裝物較多,且制藥工藝流程復雜,待檢周期較長,一般都會形成較大金額的存貨,這既占用了企業流動資金,也加大了存貨管理的難度。由于藥品不同于一般商品,國家對藥品批號的控制十分嚴格,制藥企業除了按照不同品種、不同規格進行管理以外,還需要對藥品按照不同批號進行管理,這也增加了財務管理的難度。如何對存貨進行有效管理是大多數制藥企業所面臨的難題,一些制藥企業未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庫存管理信息系統與財務管理信息系統不兼容,增加了財務部門對存貨管理的難度。
三、新形勢下制藥企業財務管理的完善策略
(一)加強應收賬款管理、聚焦優質客戶
為解決制藥企業的資金短缺的問題,需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加強應收賬款管理,減少超期貨款。財務部門應定期對應收賬款及超期賬款進行數據分析,對已經形成超期欠款的客戶單位應及時向銷售部門反饋。銷售部門需了解客戶單位的經營情況,對不良欠款應采取必要的清欠措施,例如停止發貨、派員催收、司法訴訟等,確保應收賬款風險可控。二是對客戶單位進行有效管理,實地考察客戶單位的經營情況和信譽度,聚焦優質客戶。對信譽不佳以及自身經營較差的客戶單位應審慎合作,降低授信額度,或是采取擔保措施,減少因貨款風險給制藥企業帶來的經濟損失。
(二)提升企業自身發展質量、拓展融資渠道
制藥企業的流動資金不足或者資金有限是制約其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造成其財務管理難題的重要原因,要想有效解決這一難題,制藥企業需要內外兼修。除了上述所說提升企業自身發展質量,加強應收賬款管理,增強企業自身造血能力之外,制藥企業還需增強外部融資能力,拓展融資渠道。由于銀行貸款大多需要以實物資產為抵押物,致使制藥企業獲得的貸款金額十分有限,企業可以利用大額應收賬款通過銀行保理業務獲得流動資金。制藥企業也可以利用供應鏈金融,與供應商洽談,通過延長采購付款賬期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制藥企業還可以利用自身發展潛力吸引戰略投資者,通過讓渡企業部分股權獲得流動資金。總而言之,制藥企業提高自身發展質量才是獲得更多融資的根本。
(三)改變傳統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緊跟經濟發展潮流
新形勢下醫藥事業面臨著許多機遇和挑戰,出現了許多新事物、新業態,制藥企業必須要實現財務管理模式上的創新,才能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傳統模式下的財務管理更多的是偏向于會計核算,從事的是相對簡單的數據統計和匯總工作,這已無法滿足現代企業發展的需要。制藥企業應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制度,在財務部門內應樹立管理會計的核心地位,充分發揮管理會計的分析、監管、謀劃等職能。同時應注重管理會計人才的培育和留用,提高從業人員的薪酬待遇。為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需要,財務管理人員應多走出去,學習借鑒現代企業上市、并購、重組等業務的有益經驗,學習借鑒行業內先進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四)設定合理庫存限值、有效管理存貨
制藥企業普遍存在存貨金額較大的情況,保持合理庫存量可以減少資金占用,增強存貨周轉率。財務部門需會同銷售部門和生產部門,結合企業實際經營情況,制定合理庫存限值。對庫存數量及金額分別設定最低和最高預警值,通過數據比對,達到對存貨情況進行動態監管的目的。在出現異常時應及時向銷售部門和生產部門反饋,保持產銷平衡。同時,財務部門應協助相關部門嚴格按照GMP管理要求做好藥品的批號管理和效期管理,對效期不足六個月的藥品,應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避免出現較大金額的存貨報損,為企業降低經濟損失。
參考文獻:
[1]田建華.新形勢下中小制藥企業財務管理風險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8 (11):109.
[2]葛傳濱.新形勢下制藥企業財務管理的完善方式解讀[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8 (09):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