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仲文
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賦予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研究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課堂提問是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工具,但是,在實際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課堂提問的應用仍存在著很多不足。因此,要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極需加強課堂提問的分析和研究?;谝陨锨闆r,本文就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課堂提問;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
課堂提問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手段。通過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發現,通過課堂提問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也能夠有助于教師及時了解小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發現和解決他們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同時,課堂提問也能夠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聽課和學習效率。但是,從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的教學方式來看,其在實際應用方面仍存在著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因此,必須制定切實有效的措施,促進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雙提升,為小學生的成長打下基礎。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出現的問題分析
(一)對課堂提問的重視程度不足
經過調查研究發現,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內心認為小學語文知識的內容過于簡單,而只需要采取自問自答的教學方式即可滿足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要求。正是因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學生心智發展的要求,所以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造成了嚴重的影響[1]。另外,雖然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使用了一問一答的課堂提問教學方式,但往往是過于注重形式而忽視實際效果的方式,大大制約了小學語文教學實際效果的提升,也不利于小學生的心智發展。
(二)提問不切合實際
調查研究還發現,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小學生心里、生理的發展特點,并且對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存在著錯誤理解的情況,導致其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出現問題設計脫離現實的情況。與此同時,他們提出的這些抽象性較強、較難理解的問題也增加了小學生學習的難度。如果學生長期處于這種學習環境下,將會對其學習積極性及學習效果的發展和提升造成嚴重的影響。
(三)提問針對性不強
經調查研究,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還普遍存在著提問針對性不強的問題。這種缺乏針對性且提問對象過于廣泛的提問方式,將會導致課堂提問的覆蓋面出現缺失的情況,使得在課堂提問過程中出現學習優秀的學生積極回答、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參與度不足的現象。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沒能兼顧全體學生,降低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違背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和創新的要求。
二、優化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課堂提問措施
(一)強化教師的提問意識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充分了解小學生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科學有效地使用課堂提問的方式提升小學生的學習效率。這就要求教師在提高對課堂提問重視程度的同時,利用好課堂提問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課堂氣氛,促進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2]。也就是說,要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就要利用好課堂提問的手段帶動學生主動地思考問題,并使他們自愿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例如教師在講授《曹沖稱象》這篇文章時,由于教師擁有多年的知識積累,所以以教師的角度來看這篇文章非常簡單,但是,如果不能充分了解小學生的特點,將會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降低,并將導致課堂教學失去應有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針對這一問題,通過課堂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討論:同學們知道大象有多重嗎?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缺乏對具體重量的概念,所以在思考和討論過程中他們將對這一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然后,教師可以繼續提問:有哪位同學知道應該怎樣給大象稱重呢?學生將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互動和思考,得出不同的結論。最后,教師再將剛才的提問引入到這篇課文的教學當中,引導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學習到曹沖給大象稱重的方式。這樣,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而且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二)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問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必須緊貼小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思維發展特點進行課堂提問,幫助學生切身體會課文內容,確保學習目標的順利實現。因此,教師在運用課堂提問這一教學方式的過程中,必須使用學生能夠理解的詞匯,幫助學生理解問題和課文內容的實質。例如教師在進行《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的教學時,應該避免在課堂提問過程中使用專業的生物學詞匯進行提問,才能加深學生對問題和課文內容的理解[3]。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向學生提問:小蝌蚪知道自己的媽媽長什么樣子嗎?利用這種通俗易懂的問題,引導學生輕易地得出自己的答案。然后,教師繼續提問:小蝌蚪的媽媽到底是誰呢?在學生思考、討論的過程中融入課文內容教學,能夠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效果。
(三)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問
教師的教學目標是確保全體學生的共同成長和發展。為確保這一教學目標的實現,在小學語文課堂提問過程中,教師必須在面向全班學生提問的同時,根據學生的回應效果,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問,這樣,才能增強學生回答問題自信心,使課堂提問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比如,教師在進行《烏鴉喝水》這篇課文的講授時,教師應該根據課文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問:哪位同學知道烏鴉是怎樣喝水的?在學生給出各種各樣的答案后,教師繼續提問:同學們知道烏鴉怎樣才能喝到長頸瓶子里的半瓶水呢?在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后,再讓個別學生單獨回答問題。利用這種有針對性的課堂提問,不僅可以帶動課堂教學氣氛,還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實現全體學生共同成長和發展的教學目標。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課堂提問不僅僅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其更是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然而,現階段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對課堂提問的設計重視和認識程度還不夠。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嚴格按照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充分運用課堂提問的教學方式,積極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探索,以這種教學方式切實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幫助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得到更加深入的了解,為學生的學習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焦維袆.淺析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實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8,39:67.
[2]杜麗.課堂提問在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實施策略[J].文學教育(上),2018,11:80-81.
[3]杜威.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實施及對策分析[J].內蒙古教育,2018,3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