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大同新和醫院 郭愛平)
據相關資料表明,膽總管結石是臨床常見急腹癥之一,且發病率較高,對患者日常工作以及生活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微創手術在當前的臨床醫學中,應用十分廣泛,且具有良好的手術療效。基于此,本文主要就我院100例膽管結石患者為本次分析對象,觀察微創手術與開腹手術治療膽總管結石的臨床療效,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中選擇的膽總管結石患者入院時間段位2015年5月~2017年6月,共100例,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均50例。對照組中男女占比為26:24,年齡范圍在 20~74歲之間,平均年齡在(43.58±1.25)歲;觀察組中男女站別為22:28,年齡在(44.58±1.89)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在本次研究治療過程中,觀察組與對照組分別接受不同的治療方式。其中給予對照組患者傳統開腹手術;觀察組患者則接受微創手術,具體手術方式以及注意事項如下。
對照組:首先在正式開始手術前,全身麻醉成功后再實施開腹手術。手術步驟為:先縱行切口,切口位置在患者右肋緣下或右上經腹直肌;接著手術醫師應當確定好患者體內膽囊及膽總管部位,再進行取石操作。手術結束后,醫護人員應當給予患者T型引流管引流,并采取常規抗生素預防患者出現術后感染。
觀察組:所有患者均在氣管全麻下行置膽道鏡配合取石網取石。逐步分離患者膽囊管以及膽囊動脈,利用生物夾切斷;接著手術醫師沿著患者膽總管中部縱形切開1~2厘米,插入膽道鏡探查膽總管,用取石網籃取石后收緊,留置T管,完成手術。
使用SPSS18.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用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組間比較用檢驗;用()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用t檢驗。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無論是手術中出血量、手術后胃腸道恢復時間以及住院的時間均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但是在手術時間對比上,兩組患者差異并無顯著差異(P>0.05),詳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中及手術后的狀況比較
結果顯示,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并發癥發生率以及臨床有效率上均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以及臨床有效率比較(n,%)
據了解,在臨床中膽總管結石發病急,臨床主要癥狀為右上腹出現陣發性絞痛,且放射到右肩、胸背部等部位。另外,患者還常常出現發熱、黃疸以及嘔吐等癥狀,隨著病情的不斷加重,痛感將會越來越強烈,嚴重影響患者健康。因此,在當前的臨床治療中,選擇一種較為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十分重要。
在本次研究治療中,接受微創手術的觀察組患者在術中出血量、胃腸道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以及臨床顯效率上均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由此可見,在膽總管結石患者的臨床治療中,采用微創手術,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