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玲
摘 要:民間體育游戲具有趣味性與歷史性,在文化傳承領域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將其引入幼兒運動能力發展中能夠發揮重要作用。本文對民間體育游戲、幼兒運動能力進行了簡要介紹,通過分析發展幼兒運動能力的重要性與發展階段注意事項,結合民間體育游戲主要探討了幼兒運動能力的發展可行性策略。
關鍵詞:民間;體育游戲;幼兒運動能力;發展策略
一、引言
民間游戲具有歷史文化性,也有一定的傳承意義,幼兒具有純然的自然感與活潑感,將游戲與幼兒發展進行整合,符合幼兒天性。另外,開發民間體育游戲使其服務于幼兒運動能力培養,不僅有助于提高幼兒運動能力,還有助于培養幼兒民族文化意識,使其受到祖國優秀歷史文化的熏陶。
二、、民間體育游戲與幼兒運動能力概述
(一)民間體育游戲
民間體育游戲,是指具有高度娛樂性且廣受人們喜愛的創造于民間的游戲活動。它兼具民間游戲性與體育運動性特點。民間體育游戲根植于民間游戲中,首先其具有自發性與傳承性的游戲成分,其次它還含有體育鍛煉的功能,即通過運用民間體育游戲達到發展身體機能的效果[1]。
(二)幼兒運動能力
運動能力,是指通過進行體育運動強身健體。發展自身形體姿態、身體素質以及機能等。幼兒受到年齡限制,并不適用所有體育運動。發展幼兒運動能力需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是軀體運動,即幼兒對身體動作的控制;二是精細運動,即對有針對性地訓練幼兒身體特定部位。
三、發展幼兒運動能力的重要性
(一)基于幼兒教育現狀
在教育幼兒時,不論教師還是家長都常常將“不要跌倒”、“慢一點”等話掛在嘴邊,這樣的教育現狀對幼兒過于拘束,不利發展幼兒的運動天性。幼兒長期處于這種教育環境下,感受不到運動的快樂,缺乏運動的興趣,使得幼兒運動能力普遍不高。因此,增強幼兒運動能力十分重要。
(二)基于幼兒身心發展
幼兒具有好奇心旺盛的特點,發展幼兒運動能力有助于培養幼兒探索、思考能力。另外,在游戲中幼兒需要與朋友交流、合作,這也有助于發展幼兒的合作能力與交際能力,避免幼兒自我意識過強,有利于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三)基于幼兒機能鍛煉
幼兒運動能力,是指對于身體內臟、神經系統、身體局部等的鍛煉,通過有效的鍛煉能夠提高幼兒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降低生病的概率,同時也有助于提高自身的動作協調性,增強平衡感。
四、應用民間體育游戲發展幼兒運動能力的注意事項
(一)基于幼兒運動興趣
幼兒活潑好動,長時間的運動可能會弄臟衣服、跌倒摔跤等,此時作為教師與家長,應當進行適當的提醒,但是不應進行嚴厲阻止,否則可能扼殺幼兒運動的天性,影響幼兒運動能力的發展[2]。
(二)基于幼兒運動項目
相關調查表明,生活環境對幼兒運動能力有重要影響,生長于農村環境下的幼兒運動能力明顯強于城市幼兒。因此,在開發幼兒運動項目時,應當結合實際環境進行合理設置,保證幼兒能夠得到有效鍛煉,全面提高幼兒身體素質。
(三)基于幼兒運動安全
發展幼兒運動能力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必須有長期的發展計劃,改良游戲形式,并長期堅持下去。在游戲的過程中需加強對幼兒安全的重視度,對幼兒動作進行規范性指導。
五、在民間體育游戲中發展幼兒運動能力的可行性策略
對幼兒群體的研究表明,幼兒具有愛玩、愛動、活潑等特點,專業化的體育訓練容易引發幼兒的抵觸心理,產生體育鍛煉不認真等情況,不利于培養幼兒運動能力。經探索實踐發現將游戲與幼兒運動能力發展相整合,有助于激發幼兒運動興趣,使得幼兒在充滿趣味的環境下,不知不覺地提高自身運動能力。例如,發展幼兒左右手協調運動能力,就可以引入運球游戲,首先將幼兒進行分組,告訴幼兒需要左右手交叉運球,這種應用游戲發展幼兒運動能力的方式往往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在此對民間體育游戲的具體運用策略進行詳細分析。
(一)基于“丟手絹”游戲的幼兒運行能力發展策略
民間體育游戲豐富多樣,與幼兒興趣愛好相符,有效應用民間體育游戲有助于發展幼兒運動能力,鍛煉幼兒身體,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構思與開發民間體育游戲的過程中,想必許多人都會聯想到兒時與朋友們常常玩的“丟手絹”游戲。該游戲規則較為簡單,幼兒能夠很容易掌握,且不受時間、環境、場地等限制,在陽光明媚的天氣幼兒可以在操場上進行該游戲,在陰雨天氣時幼兒們在教室內也可以進行該游戲,且“丟手絹”游戲所需材料不多,游戲環節富有趣味性,幼兒在進行游戲時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并且需要擁有快速奔跑的能力,在游戲過程中幼兒不僅發展了自身運動能力,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注意力。另外,“對手絹”游戲也可以稱之為追逐游戲,該游戲的應用也有助于加深幼兒之間的情感意識與競爭意識。可以采用下述方法開展該游戲,例如,將兒歌與音樂加入到游戲中,首先讓幼兒記憶兒歌內容,并能夠跟著音樂吟唱這首兒歌,之后讓幼兒們圍成一個大圓圈,當幼兒們都準備完畢后,進行游戲規則的講解,教師也可以參與到幼兒們的游戲中,第一輪游戲由教師丟手絹給幼兒,然后再由該幼兒丟手絹,當然每一輪都有追逐環節。在游戲中教師可能會發現,有的幼兒在追逐的過程中從圓圈內穿過,這都是違反游戲規則的情況。因此,教師應當在進行游戲活動總結時,再次強調需要遵守游戲規則,并告知幼兒們遵守游戲規則的重要性。會發現,再次開展“對手絹”游戲時整個游戲環節都沒有出現違反規則的情況。“丟手絹”游戲是一種較為傳統但卻經久不衰的民間體育游戲,追逐是該游戲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在奔跑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速度,有助于發展幼兒的運動能力,因此,應當對該游戲進行充分應用。
(二)基于“玩沙包”游戲的幼兒運動能力發展策略
“玩沙包”一種流傳較為廣泛且發展時間較長的民間體育游戲,通過該游戲的應用也有助于發展幼兒體育運動能力。具體而言,例如,教師先引導幼兒進行游戲前的熱身,在這一環節可以播放具有韻律的音樂,激發幼兒活動欲望,從而為游戲的順利進行做出良好準備。然后教師應當先向幼兒介紹游戲工具,即沙包,教師可以在這一過程中開發幼兒大腦,培養幼兒思考力,比如說通過提問的方式介紹沙包,比如采用這樣的詢問方式:“小朋友們,我們手中有一些重量的玩具叫沙包,沙包有多種多樣的玩法,大家開動腦筋,想一想我們應當怎么用沙包進行游戲?”此時會發現,幼兒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思考沙包的應用方法了,部分幼兒還向朋友進行游戲展示。這一環節能夠引發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的游戲欲望,促使幼兒積極參與游戲。通過觀察發現,幼兒向朋友展示了踢沙包、拋沙包的游戲方式。教師營造了這種濃厚的游戲氛圍之后,應當向幼兒具體講述沙包的玩法,可以引入跳跳糖形象,提高幼兒聽講的興趣,教師一邊講解一邊師范,并提示幼兒用雙手拋沙包。然后讓幼兒自行練習,教師對練習中的幼兒進行指導,使其動作規范。熱身與動作講解結束后,再將沙包比賽引入到活動中,可以把幼兒分成兩組,比那一組的沙包拋的高,幼兒們非常積極地向上拋沙包,沙包調到地上后,幼兒們也很快地跑著去撿起來。游戲中,幼兒們的參與度都很高,游戲氣氛濃厚。需要注意的是,游戲結束后,教師需要帶領幼兒進行一些放松運動,如拉伸等,讓幼兒平復興奮的游戲心情。可見,通過“玩沙包”游戲極大地發展了幼兒的運動能力。
(三)基于“平衡板”游戲的幼兒運動能力發展策略
《綱要》表明,幼兒運動能力的發展主要通過激發幼兒運動興趣,促使幼兒積極主動運動,增強幼兒動作協調度與靈活度,從而使幼兒提高自身平衡性。且《綱要》指出平衡感是保證人們行為的基礎。引入平衡類型的游戲有助于鍛煉幼兒全身肌肉伸展、髖背關節等,對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性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是發展幼兒運動能力的基礎。著眼于幼兒自身實際體能情況,可以引入平衡板體育器械,對幼兒進行鍛煉。然后再將民間體育游戲與平衡板應用進行整合,讓幼兒在傳統體育文化與平衡板的共同作用下發展自身運動能力。例如,依照幼兒動作實際能力與幼兒差異進行動作設置,第一,初引入平衡板時,選擇跳山羊、木頭人等相對靜止的民間體育游戲。當幼兒平衡感得到一定程度的訓練后,再將“炒黃豆”、“搭城門”等游戲滲入其中。教師需要告知幼兒不僅需要在平衡板上在不受其他小伙伴干擾的情況下完成動作,還需要把其中的民間體育游戲玩起來。第二,根據男女孩的性別差異,調整游戲難度。比方說“炒黃豆”,可以依據力氣大小設置難度,要求男孩子與小伙伴穩穩地站在平衡板上后,再進行翻轉就可,要求女孩子可以進行定向翻轉,且連續最好。這樣設置不同程度的游戲難度,能夠使得每位幼兒都獲得成功的喜悅,增強幼兒運動信心。第三,還可以根據天氣情況引入一些適宜的運動,比方在夏天引入“木頭人”等娛樂性較高的運動;冬天引入“跑過小橋”等運動強度較高的游戲。總之,民間體育游戲形式豐富多樣,在發展幼兒體育運動能力時,有針對性地開發與引進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訓練效果[3]。
六、總結:
總而言之,發展幼兒運動能力是培養幼兒的重要項目。相關人士應當對民間體育游戲進行充分開發與應用,發揮其最大價值發展幼兒運動能力,提高幼兒身體素質。另外,民間體育游戲資源豐富,具有高度靈活性,在開發體育游戲資源的同時還應當注重挖掘其他有助于提高幼兒自身素質的游戲方式方法。
參考文獻:
[1]潘幕元.運動游戲對幼兒身體素質影響的實證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8.
[2]馮嘉煒.民間游戲的特點及其教育價值[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9):187.
[3]李琴.快樂平衡板——在平衡板游戲中提高幼兒運動能力與意志品質的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09):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