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怡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傳統教學法已經不能充分滿足現代教育需求,對教學理念與方式的創新顯得十分必要,其中情景劇教學法逐漸滲透到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與當代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與認知發展相符合,同時也能夠滿足社會對新型人才的需求。基于此,將對情景劇教學法進行簡單介紹,并對該方法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情景劇;初中數學;教學活動
情景劇教學法能夠打破傳統單一教學模式,在數學課堂中營造出輕松活潑的教學情景,并且與生活實際相結合,使學生在熟悉的情景下學習和解答數學問題,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地參與到學習當中。初中數學具有較強的抽象性與學科性,對學生邏輯思維的要求較高,而情景劇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能夠一改往日的呆板乏味,使學生的天性得到解放,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充滿信心地投入到數學學習當中。
一、情景劇教學法的簡介
與其他教學方式有所不同,情景劇教學法是通過案例或者情景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使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顯著提升。該方法更加注重對學生智力與潛力的開發,并非學生對知識的硬性記憶,而是能夠在實踐中靈活應用,對學生的發散思維與創造能力進行培養和鍛煉,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研究與掌握能力。情景劇教學法能夠在教學期間通過設置教學情景的方式,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入的探究,發掘知識背后的關鍵信息,這樣做不但能夠使數學問題得以有效解決,還能夠促進學生在學習態度、方法以及大腦開發等方面的轉變。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對“1+1=2”這個命題的反復證明,所要的并非是結果,而是整個過程中蘊含的數學道理。教師不但要傳授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對學生進行引導,激發學生內心深處對數學的追求與探索,而情景劇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便是秉承了這一宗旨[1]。
二、情景劇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1.導入情景劇,點燃學習熱情
數學課的開端便是課堂導入,雖然花費的時間較短,但是作用卻不可小覷。課堂導入作為教學工作的第一項工作,能夠奠定整堂課的基調與節奏,因此采用情景化導入方式顯得十分必要。例如,在學習“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知識時,雖然本節知識的難度不大,但是如若采用生活情景的方式進行導入,則教學效果將得到大大提升。教師可以借助現代化多媒體教學工具,通過播放海上日出的視頻,動態演示海岸線與太陽間的關系,這與簡單重復課本中的定理相比,更能夠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豐富的畫面激發學生內在的參與意識,通過教學方式的創新,使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
2.引入懸念情景,激發求知欲望
懸念能夠激發人們對于未知事物的好奇與關注,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通過巧妙設疑的方式,使學生產生更加強烈的探索欲望,想要打破砂鍋問到底,這時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探索,便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學習有理數的乘方知識時,教師為學生設置了這樣一個情景:
學生A:“當然是賺了呀,一兩銀子是1000文錢,賺了很多呢!”
學生B:“應該是賺了吧!”
教師:“沒有賺,還賠了1000多兩呢!”
學生很是驚訝,并開始議論紛紛,課堂氛圍由此被激發,教師這時因勢利導,開始為學生講解乘方相關知識,并與學生一同計算買家在買馬的交易中到底虧損了多少銀子,學生熱情高漲地開始與教師一同探索神奇的數學知識。
3.情景劇教學,提高探究能力
初中數學課堂應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性,通過情景劇教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主動引導與探究,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當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三角形內角定理相關知識時,越是簡單的定理解釋的難度反而越大,當學生對此困惑不解時,教師無需過多解釋,可以通過設置情景的方式,鼓勵學生自己探索從而得出結論。在教師的鼓勵和引導下,學生紛紛自己動手裁剪、測量、求和,對不同類型的三角形進行總結后與其他同學交流,最終驗證了這一定律。通過該情景的設置不但使課堂教學方式得以創新,還使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使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提高了自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可謂是一舉多得。由此可見,情景式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優勢眾多,能夠獲得十分可觀的教學效果[2]。
綜上所述,通過大量實踐研究能夠表明,情景教學具有的獨特優勢能夠取得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由此獲得廣大師生的一致認可與關注。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將此種方式引入課堂,借助新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情景劇,并且根據課本知識為學生創設常見的生活情景,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帶動教學系統結構的優化,使初中數學教學與教學改革的目標更加貼合。
參考文獻:
[1]嚴萬全.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23):134.
[2]嚴愛香.運用情景教學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水平[J].成功(教育),2016(1):141-142.
注:本文系2017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情景劇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立項號GS[2017]GHB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