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光曉
摘 要:多媒體技術為初中化學教學帶來了諸多好處,教師借助網絡平臺,可以共享網絡中的教學資源,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師生利用微信、QQ等聊天軟件,可以加強互動交流,助力初中化學教學。
關鍵詞:多媒體;化學教學;學習興趣;教學質量
一、借助網絡平臺,共享教學資源
互聯網如同一座知識的寶庫,在網絡日益普及的今天,它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工作、學習等各個方面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對于教師而言,網絡在教學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共享教學資源,更新教學觀念。
1.共享教學資源
百度產品的“文庫”中有許多教師所需要的課件、教案、說課稿、題庫、論文、電子書等寶貴的資源,教師只需在百度文庫中輸入關鍵字就可以查找、閱讀相關的內容,甚至可以下載許多免費的教學資源,也可以自己通過上傳文檔、標價文檔被下載、參與文庫任務等方式,獲得財富值、兌換下載券,進而可以下載更多、更優秀的課件、教案、說課稿、題庫、論文、電子書等,可謂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就可以共享百家之長,為我所用。
與百度文庫一樣,百度產品中的“圖片”“視頻”“聲音”可以為教師制作課件提供圖片、動畫、視頻、音頻等多媒體素材,便于教師制作更加優秀的教學課件。例如在制作初中化學《化合價》課件時,我通過百度,下載了一段化學Style(我背化合價)視頻,在教學中給學生播放,一下子讓枯燥的化學課堂變得活躍起來,等到學完化合價,學生還意猶未盡,而且每個人都能熟練地記住化合價。通過這樣的嘗試,我陸續在互聯網上又下載了一些學生喜愛的視頻和歌曲,如化學版《東風破》、化學版《青花瓷》、化學版《小蘋果》、化學版《王妃》等,在課堂中播放,不僅使學生掌握了所學知識,而且提高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2.更新教學觀念
對于教師而言,網絡除了提供海量的寶貴教學資源外,還可以為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提供很大的幫助。例如,對于“微課”“微視頻”“高效課堂”“翻轉課堂”“先學后教”等新課程改革中產生的新名詞,對于絕大多數教師,尤其是偏遠的農村學校教師和新上崗教師而言,雖然對它們有一定了解,但也只是一知半解,教師可以通過檢索對百度產品中的“百科”有更深入的了解,進而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做到與時俱進。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教學質量
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是一種現代化教學的手段和趨勢。在化學實驗中難以呈現的內容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充分展現出來。傳統的實驗教學,遇到一些要求高、難、設備貴重的實驗,往往難以開展,多媒體技術正好可彌補這一缺陷。例如:(1)物質條件受限制的化學實驗。(2)毒性較大且不易控制的實驗,例如在“課題2 氧氣”一節中硫的燃燒可以進行多媒體模擬實驗,防止產生的二氧化硫氣體污染空氣,實現綠色化教學。(3)易出錯誤的實驗,多媒體模擬一些錯誤的實驗,可以使學生親眼感受錯誤操作造成的損失,從而避免錯誤的發生。例如,用多媒體技術展示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不塞棉花,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集氣瓶、水槽的現象,試管口向上傾斜導致試管炸裂的現象,先熄滅酒精燈后撤離導管導致水倒吸使試管炸裂的后果等等;濃硫酸稀釋時,水加入濃硫酸中,使硫酸沸騰,飛濺傷人。這些錯誤操作,在實驗中是不可做的,它會引起試管破裂或爆炸或硫酸飛濺等,有一定的危險性。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很好地展示其錯誤的原因及后果。(4)微觀物質結構及化學反應,通過語言描述比較困難,而借助多媒體技術三維圖形功能則可以有利于學生對微觀世界的理解,有利于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
我在不斷的化學教學嘗試中,運用多媒體教學軟件,通過插入視頻、動畫、圖形、圖像、聲音、文本等多媒體素材設計了以下課件:(1)分子、原子、離子的微觀結構;(2)化學反應的實質(原子重新組合的過程);(3)復分解反應的微觀過程(NaOH+HCl、Na2CO3+
HCl、AgNO3+NaCl反應);(4)加熱高錳酸鉀、氯酸鉀制取氧氣時,試管口向上傾斜使試管破裂;(5)實驗室制取氧氣時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氣后,錯誤的操作順序導致水槽中的水回流使試管破裂;(6)粉塵爆炸實驗;(7)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時,先加熱后通一氧化碳,使試管爆炸;(8)濃硫酸稀釋的錯誤操作。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給學生展示微觀世界,模擬一些有毒的、危險的、易出錯誤的化學實驗,既可激發學習興趣,增大教學信息量,又可優化教學過程,突破教學難點,提高教學質量。
三、利用聊天軟件,加強互動交流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一個教師面對一百多個學生,即使花費較大精力和較多時間,接觸面也不會很廣,尤其和一些表現不突出的學生的交流可能會更少,因此很難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但在網絡上則不同,你會發現平時看起來較內向的學生也可以是較大膽的。平時上課發言較少的就利用微信、QQ等實時聊天軟件自由發表自己在學習中的見解或困惑,發言較多的并且不想讓大家看到的可以發個email與教師長談,隨意也方便。而且在網絡上,教師也沒有那么嚴肅,學生與教師交流自然也就會更輕松。師生之間不僅可以通過微信、QQ等實時聊天軟件共同交流溝通,學生可以隨時向教師請教學習中的問題,同樣教師也可以及時為學生解惑答疑。另外,教師也可以將學科基礎知識要點、習題、實驗視頻、學科學習方法和經驗等教學資源通過發表說說、撰寫日志、上傳視頻的形式掛在網上,學生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利用閑暇之余或碎片化時間進行瀏覽和學習。
總之,運用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為教師備課和上課、學生聽課提供諸多好處,彌補教學中的一些不足,還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注:本文是臨夏州教育科學規劃2018年度課題《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為LX[2018]
GH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