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摘 要:在素質教育蓬勃發展的當下,初中化學的教學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歸根結底都是為了能夠讓學生接受到更加高效的教育,繼而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因此初中化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堅持做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實際進行提問,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和使學生自主探究這關鍵幾大方面,構建高效的化學課堂,為他們未來的學習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化學;高效課堂;構建
一、激發學習興趣
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初中化學教師只有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生才能化被動為主動地跟隨教師進行學習,以此提高學習效率與課堂效率。考慮到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而實驗是初中生最感興趣的部分,因此初中化學教師不但可以利用實驗激發初中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通過實驗教學,讓學生觀看或實際操作實驗從而掌握相關的化學知識。
例如,教師在進行“可燃物燃燒所需的條件”這堂課的講解時,初中化學教師就可以通過白磷和紅磷的對比燃燒實驗讓學生自己進行探索。初中化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實驗現象,然后思考為什么放在薄銅片上的紅磷不燃燒而白磷會燃燒?為什么放在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而放在薄銅片上的白磷會燃燒?對比研究后初中生大部分可以總結出白磷和紅磷的燃燒條件,然后初中化學教師最后對可燃物的燃燒條件進行歸納即可。除了課本上本身給出的教學實驗,初中化學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展示一些趣味性實驗,如:“噴霧寫字”“魔棒點燈”“自制汽水”“燒不著的棉
布”……這些實驗都是應用了化學原理才造就了魔術般的效果,不但豐富了課堂,而且吸引了學生注意力,激發了初中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最后達到了課堂的高效性。
二、結合實際提問
如果要解決問題,那么,首先我們應該提出問題,因此初中化學教師可以在化學教學中提出啟發性問題或質疑性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分析、比較,最后做到解決問題。在提問的過程中初中化學教師可以通過結合實際的方式來教學,這將使初中生更具代入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如,在學習“我們的水資源”時,初中化學教師可以讓初中生結合自身實際然后回答如何節約用水或者家鄉是否存在缺水的問題。經過初中生自己的討論交流,他們會了解到不同地域的水資源不均,而這也是我國的“南水北調”工程建立的原因。另外在學習“珍惜和保護金屬資源”時,初中化學教師還可以讓初中生通過實踐調查來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比如可以引導初中生用抽樣調查的方式了解所在社區金屬廢棄物的品種、回收價值及回收情況,然后總結出金屬廢棄物給環境帶來的污染是怎樣的,最后讓初中生思考后提出如何加強金屬廢棄物回收的建議。在結合實際提問的過程中初中化學教師要注意在選擇實際材料時要注意刪繁就簡,在設置問題時要由淺入深,層層深入,達到引發學生思考的目的,同時高效地調動學生的思維的活躍度,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
在素質教育蓬勃發展的當下,多媒體技術集聲音、視頻、圖像、文字等于一身,如果初中化學教師能夠適當地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將會很大程度地提高課堂效率,因為多媒體的多樣性功能可以幫助初中生理解抽象的化學概念、化學原理、化學規律等。比如,在學習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原子的構成”這部分內容時,因為原子這種微觀粒子學生既看不見也摸不著,如果沒有多媒體技術,初中生只能靠自己的想象,而初中化學教師并不能保證想象的正確性。但利用多媒體技術以后,初中化學教師可以制作微觀粒子運動變化的三維動畫和圖片,化抽象為具體,給初中生們理解這些微小粒子帶來了便利。
四、學生自主探究
化學是一門實踐課程,初中生除了學習基礎知識,還需要親自動手實驗來進行探索或驗證一些問題。初中生通過自己探究來獲得的有關知識,他們對這些知識的記憶會比死記硬背的知識要更加深刻。因此初中化學教師需要給予初中生必要的時間進行自主探究的實驗,然后教師只需要在旁引導即可。失敗并不可怕,而且失敗后初中生自己找到錯誤原因并改正的過程是更加寶貴的經驗。自己研究、實驗的這個過程不僅讓初中生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而且也使初中生鞏固了所學的知識。例如,在講解利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初中化學教師只需要給初中生一個水槽、集氣瓶、可彎曲的導管、玻璃片等相關的設備,然后讓初中生自己嘗試收集自己呼出的氣體,自己引導并指點錯誤即可。初中生自己研究后再進行實驗既理解了收集氣體的原理,而且記憶了實驗步驟,可謂一舉兩得。
綜上所述,在現當代教育模式的大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堅持做到以上幾大方面,不斷提高學生對于化學的學習興趣,加強他們自身的化學素養,在提高教師自身教學水平的同時,也讓學生的初中學習生活得以升華!
參考文獻:
王海鳳.初中化學課堂高效構建的問題及策略研究[J].初中化學,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