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庭婷
摘要:近年來,我國衛生健康事業大力發展,并取得良好成績。2018年,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了《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其中就醫療服務、衛生資源、疾病控制和公共衛生等九大方面進行公示。根據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得知:2018年我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全國衛生健康事業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并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基于這種情況,本文以“職業病防治院”公共衛生機構為案例深入探究“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關鍵詞:衛生健康事業 ? 思想政治教育 ? 職業病防治院
隨著2018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的公布,全國深入加大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并在醫療服務和疾病控制等方面做出重要闡述和公示。自改革開放以來,衛生健康事業正面臨新的挑戰,適應形勢、力求發展、完善服務是根本任務,其中衛生健康事業的性質決定在開展工作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宗旨。本文首先淺析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概念和意義,然后探究其教育現狀,最后提出有效的策略。
一、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概念和意義
(一)基本概念
當前,對“思想政治教育”沒有統一概念,但是有關“精神力量”概念和作用在很早就已經提出。在日常生活中,物質生活和精神生產、精神交流有直接關聯,其中觀念和思想的生產,最原始直接與物質生活和物質交往相連接。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概念是指政黨和社會群體利用政治觀點和道德規范,對人們實施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的影響,最終使成員具備社會發展需求的思想道德的實踐活動。
(二)重要意義
加強衛生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主要分為三個部分:1.為深化醫藥改革提供政治保障:在實現這一目標時,需要政府切實履行基本職能,借助行政手段完成推行工作,但是在這一過程中,需要社會的支持和配合,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基礎,引導醫療衛生人員明確自身職責、加強意識;2.為推動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奠定基礎:在衛生健康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大力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既要從實際出發,又要真正解決人們的健康問題,實現衛生健康事業健康發展;3.為醫療衛生人員增強精神動力,需要政府職能的強化,同時也需要工作人員發揮積極作用。衛生健康事業是我國深化醫改的重要渠道,醫護工作者更是執行者,一切舉措需要借助衛生工作人員來完善和落實。
二、衛生健康事業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一)價值取向
在工作價值和目標方面,有一部分人員將“經濟利益”作為價值觀,最后逐漸轉變對職業道德的約束和要求,在工作中不能不斷的提高自身業務能力,最終導致工作價值出現偏離。
在開展工作中,管理工作者尚未能完全按照具體標準執行,與落實“以人為本”標準對比來看仍存在一定距離。
(二)個人主義
價值取向發生轉變,導致部分醫護人員在維護個人和集體以及局部與整體關系時,主要將個人利益放在首位,集體利益排在后面。在衛生健康工作中,為實現“自我利益”,使用不良手段,甚至部分工作人員將職業和權利作為獲得權益的根本工具,職業道德已經失去本來的價值。
(三)工作紀律
衛生健康行業開展工作中,有較少部分人員對職業道德和思想政治方面出現弱化現象,并且“為民服務”思想不堅定。此外,還有部分工作人員淡忘工作制度和紀律,致使整體服務比較松散,不能做到整體化,影響衛生健康事業的效能和質量。
三、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一)以典型模范帶動人員
職業病防治院在完善衛生健康事業工作時,可以適當以“優秀代表”和“榜樣”作為開展工作的重要引領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典型帶頭是培養工作人員綜合素養的根本途徑。所以,在防治院內部可以樹立模范典型,使其起到表率作用,指引工作者培養“職業道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另外,職業病防治院還可以適當挖掘內部工作典范和職業道德典范等帶頭模范人物,強化宣傳教育,帶領工作者向模范典型看齊,借助宣傳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為工作人員營造自我反思、自我總結、共同學習的良好工作氛圍。
(二)加強職業道德教育
要提高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首先應該建立完善性、科學化的教育機制,并將“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培養工作人員的根本任務,利用系列教育大會,培養工作人員的職業操守和綜合素養。特別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在現代化時代中,人們思想理念比較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和自身因素的影響,并且部分人員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是枯燥的、乏味的,并沒有正確認識到思想政治的核心內涵和價值。針對這種情況,應該將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相銜接,最大程度的形成制度性,不斷滲入給工作人員,使其重新反思認識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進而提高思想政治水平,為衛生健康事業中職業病防治工作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強化精細化管理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應該以各種“細節”作為出發點,做到“精細化管理”,以此間接形成激勵措施。為使精細化管理實現真正作用,職業病防治院可以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創建利于發展的氛圍,對優秀人員給予鼓勵,提拔重用工作成績突出的人員。此外,還應該學會傾聽患者和醫護人員的建議,并及時優化完善,激發工作人員的榮譽感。關心醫護人員還是需要開展的工作,解決生活困難者的問題,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
(四)加強醫德醫風建設
精神文明建設主要由兩部分構成,第一個是“思想道德素質”,第二個是“科學文化建設”,其中醫德、醫風是衛生健康事業的職業道德,同時也是構建道德體系的根本內容。在職業病防治院中,職工可以做到時刻遵守醫德規范和原則,在工作崗位中履行自身根本職責和義務,以精湛的技術和高尚的醫風、醫德服務病人,為人們的健康做出巨大的貢獻,并得到社會的一致好評。在加強醫德醫風方面,首先應該開展“防病治病”教育理念,將“以人為本”作為根本宗旨。開展關于“職業操守、愛崗敬業”等一系列醫德教育大會,利用規范性教育大會,使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領悟對醫德、醫風的具體規范和標準,強化醫德醫風修養,做到醫德醫風信念,從而養成醫德醫風習慣。除此之外,職業病防治院還可以適當弘揚醫德醫風、在醫院和社會中,傳播正能量,同時大力倡導職業健康衛生防治工作。組織“警示”教育大會,防止不良事件發生,使職業病防治院內部工作人員樹立道德意識和責任意識,更好的投入到工作崗位中。
(五)以文化建設為基礎
隨著我國改革動態的不斷落實和完善,間接引導醫護人員和患者要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因此,在開展工作中,應該將現代化管理理念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相結合,通過這種方法,確保領導者和醫護人員要樹立正確價值觀和人生觀,并不斷推動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職業病防治院可以采取鼓勵、互助等科學的教育方法,鼓勵工作人員樹立強大的工作信念。并且在工作中,學會注意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僅要做到一一解答,還應該提高醫護人員的自信心。除上述策略外,職業病防治院還應該完善醫德評價機制,做好相關考核與評價工作。在健全醫德醫風評價方法和標準時,必須根據原則和標準,對相關部分和醫護人員的工作情況進行評判。根據上級行政主管部門要求,制訂《醫德醫風評價考核方案》,明確評價的方法和標準,并組建醫德醫風考核小組,最后將考核結果建立完整的檔案,便于年末獎勵優秀醫護人員時可以做到一目了然。
四、結語
綜合上文所述,衛生健康事業是我國建設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基礎,在創建和諧社會中具有積極作用。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實現,對建立醫療思想制度、優化內部問題等方面具備推動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將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當作生存力,確保各方面順利進行。本文以“職業病防治院”公共衛生機構為案例,將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概念和意義作為基本點,深入探究“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完善的策略,對職業病防治院地區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具有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陳穎,周艷,李揚.新形勢下衛生事業單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SWOT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8,(07):903-905.
[2]姜一欣.臨床醫護人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與對策研究[D].遼寧中醫藥大學,2017.
[3]張登峰.衛生系統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科技風,2014,(14):219.
[4]陳煥成.衛生系統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4,(10):9-10.
[5]龍妮娜.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的有效途徑[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2):31-34.
(作者單位:南京市職業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