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宇軒
摘要:國家對體育教學各種質量監測的嚴格化和中考體育成績權重的提升,學生僅僅只依靠在學校的運動時間已經難以達到規定要求了,布置體育課后作業勢在必行。該文從“校領導的重視程度與班主任的協作配合”、“家長的支持力度與指導能力”、“學生的作業習慣與完成意愿”、“體育教師適時‘批改與有效‘訂正”四個方面,論述了布置體育課后作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體育 ? 課后作業 ? 布置 ? 問題
隨著國家體育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國家對體育教學各種質量監測進一步嚴格化,特別是中考體育成績計入總分且權重顯著提升,學校體育教學面臨如何“保質保量”的新形勢與新要求。在這種新形勢下,單憑學生在校的體育課和每天一小時的體育鍛煉,已經不能有效地保障學生順利完成“質檢”和中考的規定要求,布置體育課后作業勢在必行。課后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是課程教學的有益補充,體育課后作業的實施可有效改變學生缺乏課外體育。然而,由于布置體育課后作業不僅容易被忽視,而且對于學校、老師、學生和家長來說,都是個新鮮事,在具體實行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一系列問題,其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校領導的重視程度與班主任的協作配合
在現今教育重壓的背景下,學校面臨著各級部門對各個學科質量監測、抽測的壓力,但是校領導大都旨在關注文化學科的教育教學成果,往往忽略了體育的重要本質。只有學校領導能像重視文化成績那樣,在關注平時體育教育教學的同時豎起重視體育課后作業的大旗,才能引起所有班主任、教師、家長對體育學科重要性的正視。其中,班主任的作用尤為重要,作為家校溝通的橋梁,只有班主任愿意積極地配合體育老師,在平時與家長溝通交流時,強調的不再只是學生們在文化學科學習上的表現,同時能向家長傳達更多學生上體育課的情況以及與體育課有關的重要信息,引起家長對體育課后作業的重視,從而促使家長協助體育老師跟蹤學生作業完成情況;同時,只有班主任積極主動地從家長方面收集學生完成體育課后作業的信息,才能使體育課后作業的布置和完成落到實處。如果得不到班主任的協作與配合,體育課后作業的實施效果就要大打折扣。此外,爭取校領導的重視與班主任的配合,還需要統籌考慮學生的課后作業量,如何在保證文化課作業質量不受影響的條件下,適當增加體育課后作業這一新事物,還有待我們在實踐中去探索。
二、家長的支持力度與指導能力
家長是否注重體育運動和身心協同發展,直接關系到他們對體育課后作業支持力度。如果家長清楚體育鍛煉對身心健康發展的益處,并經常帶著孩子參加體育鍛煉和體育活動,他們對于學校布置的體育課后作業就容易持支持態度,并會積極配合老師督促、指導孩子認真完成作業任務;如果家長本人就不重視體育運動和身心協同發展,平常只關注孩子的文化課成績,那他們對于學校布置的體育課后作業就難以持支持態度,也不大會積極配合老師督促、指導孩子完成作業任務。此外,術業有專攻,體育課后作業畢竟有動作技能方面的技術性要求,加之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動作不規范甚至偷懶等問題出現,即使在布置的課后作業圖文并茂,如果家長不具備一定體育知識和技能,對孩子完成體育課后作業的督促、指導在質量和效果上就或多或少會打折扣。不過,相比較而言,家長的態度比能力更主要,重視的家長即便體育技能稍弱,也會想盡方法去獲取正確的知識與方法,盡可能地幫助自己的孩子更好的完成體育課后作業。相反的,本身就不具備體育知識和技能而且還不重視體育運動和身心協同發展的家長,他們會覺得體育課后作業布置是件麻煩的事,甚至反感,然后置之不理,更不會想方設法去幫助自己的孩子完成體育課后作業。布置體育課后作業要得到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指導學生完成,具有一定的難度。那么,我們體育老師要采取什么樣的方法,使得家長樂意支持與配合。同時,要想辦法使課后作業附帶上便于家長指導作業完成的功能,提高家長指導能力,使得體育課后作業的完成真實有效。
三、學生的作業習慣與完成意愿
完成文化科作業是學生習以為常的事,而完成體育作業是件新鮮事,一開始可能會不習慣,但是習慣是可以培養的。只要學生有完成意愿并且能持之以恒,也可以像完成文化科作業那樣成為家常便飯,而且對于學生的運動能力和身心協同發展,以及體育成績的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大家都知道:決定你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不是別的,而是你的習慣。習慣的力量如雨水,潤物無聲,卻水滴石穿。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不自覺的在這個軌道上運行,它可以讓人變得更好,也可以讓人變得更壞。擁有好的習慣的學生,往往會自覺、自發地參加體育鍛煉,并且會通過自己的行動讓自己不斷朝著更高、更快、更強、更優秀方向前進。他們不僅僅在體育課上會認真地學習,表現出活躍、進取、拼搏、積極向上的精神,而且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他們對于布置的體育課后作業這一新鮮事,他們也會以積極的態度去看待,并主動完成。反之,那些意愿淡薄、懶惰的學生越不喜歡參加體育運動,他們往往需要在教師的教育鼓動和家長的催促之下才會不情愿地去進行體育鍛煉,從而對體育開始產生厭惡的情感,對于完成體育課后作業這件事,對他們來說并不是一件開心的事,而是一個痛苦的負擔,只會讓他們更反感。養成完成體育課后作業的習慣,對學生來說是一條充滿艱難險阻與痛苦的道路,需要多方面的力量來引導,也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巨大的挑戰。
四、體育教師適時“批改”與有效“訂正”
體育課后作業的批改是學生教學效果反饋的重要方法之一,訂正則是學生鞏固和加深學習的有效手段之一。既然有課后作業,教師就得批改作業;學生如果做得不對,還需要訂正作業。這樣才能檢查學生完成作業的真實情況,然后根據完成作業的情況來判斷學生進步的程度,檢驗布置課后作業的成果。然而,體育能力的發展是從量變到質變的一個過程,運動能力和身體素質以及運動技能的學習,需要通過長時間積累、高強度的刺激,才能得到發展。體育不同于其他學科大都書面作業為主,檢查學生作業完成情況的方式不僅直觀,而且批改作業的方式便于操作。可是體育的學習不一樣,成績會受到身體狀態、技能水平、心理素質、環境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而產生波動。通常需要通過一定時間反復地進行學練,在這一過程中,根據階段性測試,進行跟蹤,記錄數據等,多方面結合來判斷學生在體育學習上,技能的獲得是否完整規范,體能是否得到提升,協調性是否改善等方面的整合,推斷出學生的運動能力和身體素質是否得到發展,以此才能形成具體、多元的評價。所以,對學生體育課后作業的“批改”,完成情況的反饋,在短時間內比較難以操作,難以實現的。此外,體育課后作業的“批改”與“訂正”能直觀評價出來的也只是在動作技術上完成的規范與否和成績的多少,而且只能在上課時間進行,會占用很多時間,體育課堂教學的正常進行或多或少會受到影響。那么,體育課后作業要采取什么樣方式,怎么合理利用時間,適時地進行“批改”與有效“訂正”,使布置體育課后作業的效果得以體現,也亟待解決。
參考文獻:
[1]廖超國.習慣的力量[J].中國城市金融,2017,(01):46-48.
[2]江筱毅,馬瑞芳.廣東省增城市小學體育課后作業施行現狀調查研究[J].體育師友,2014,(04):76-78.
[3]郭柳燕.對小學體育學科設置課外作業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學校體育,2011,(10):61-62.
[4]黃梓熊.廣東省高校高水平跳遠運動員運動成績影響因素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8.
[5]伏廣利.影響中長跑運動成績的因素及訓練方法分析[J].田徑,2018,(08):11.
(作者單位:福建省廈門集美中學附屬濱水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