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教興國戰略在我國實施以來,我國更加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我們教育事業現階段的核心任務。小學數學是對學生數學知識的啟蒙,旨在為初中和日常的生活計算打下良好的基礎。學習好數學,能夠幫助學生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生活和世界,發現生活中處處蘊含著豐富的邏輯關系。小學數學在小學的課程中占據著重要的比例,是貫穿學生素質教育的一門重要學科。通過數學課堂,使學生在邏輯思維能力及分辨能力上得以加強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只有有效的開展好小學數學課堂,才能有效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有效性 培養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1-0127-02
引言:新課標即新的課程標準。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質量要求。新課標不僅要求體現課程的均衡性和綜合性,還要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樹立與時代相符合的課程觀。為促進當代學生全面、自主、有個性的發展就必須按照新課標進行教育教學。新的發展時期,社會對數學人才的需求更加傾向于邏輯分析能力的運用。這也對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提高了新的思路與方向。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主科,在新課標的背景下就必然要建立一種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只有通過不斷的嘗試與創新,才能有效的針對發展的阻礙因素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才能促進小學素質教育的發展和教學水平的提高。
在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教學中,我們強調對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小學階段又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學生在小學階段所學習到的知識與方法能夠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而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能力很強的學科,對于數學知識的有效掌握能幫助學生培養創新思維能力、注重事物發展的內在聯系與善于觀察生活現象的好習慣。創新教育教學新模式,有效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如何最大程度的發揮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有效性,是教育工作者要清醒認識到的問題。
1.增強學生主體意識,實現師生共同成長
學生是教育活動開展的主體,傳統以教師為主的課堂形式,忽視了學生作為個體有自己獨立的思維方式,對于數學課程的學習有著自己的看法與觀點。素質教育旨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數學課堂互動形式比較豐富。教師要注重啟發式教育,引導學生自我分析與演算,教師逐步引導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在備課時,設定好互動環節,課堂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數學學習中。這樣的互動教學模式大大提升了學生數學主動思考學習的主動性。還在師生互動過程中增進師生間的了解,互相交流,教師以朋友的身份和學生一起進步成長,加強了師生間的溝通,逐漸實現師生心靈融合,這利于數學教學效果的提升。
2.小組活動互動教學,學生合作協同進步
傳統課堂的大班制授課使得老師很難顧及到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樣嚴重打擊了數學成績不太好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難以使學生在接觸數學之初培養起對數學的濃厚興趣。在新課標的背景下,可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在數學課堂上,小組之間可就某一題目展開多種形式的解答,最后分析各種解決方法的優劣。這樣不僅能學到多種解決同一問題的方法,還能讓小組內一起思考,共同討論和解決問題,增加每個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之間互助協同共同學習數學,共同進步。對于課堂問題的產生,老師也不要急于馬上解答,可讓小組課下綜合探討,開啟每個學生的大腦風暴,集思廣益,最終共同解決難題。在這個小組間的互動中,學生的語言技能得到了提高,學習潛能得到了開發,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合作。
3.網絡化教育,及時反饋教學
由于數學教學細化且多樣,在傳統的教室教學中,教師要完成每學期的教學內容與教學任務,不得不按照時間在有限的時間內傳授給學生,無法顧及每個學生的接收情況。網絡化使得教師可以借鑒多媒體技術來組織課堂。使原本枯燥的數學課通過課件的制作,變得有趣生動。老師可選擇重難點的知識用相應的視頻進行專門學習,由于互聯網資源豐富多樣,很好的滿足了不同學生對同一門科目的不同需求。在全新的教學評價體系下,應該是對數學各個方面的單獨評價。對于得到的教學評價結果,要及時的加強弱勢環節的學習。新課標的教學評價體系是針對教師和學生的。這樣教師也能從學生的評價中知道自己教學環節的問題,從中做出改變,更適宜學生數學課程的學習,進一步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
結束語:新課標素質教育背景下,我們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更加重視對學生數學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在課時設計以及教學評價上做出改革創新,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數學學習的校園氛圍。
參考文獻:
[1]崔環.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研究探討[J].中華少年,2018(28).
[2]吳玉妮.基于學習起點,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性[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8(18).
[3]劉靜偉.略論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8(25).
[4]張虎梅.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問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08).
作者簡介:
李琳(1983.11-) ,女,湖南衡陽人,小學二級教師,全日制本科,研究方向:小學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