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英 王保燕
摘 要:探索提高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成績的方法非常重要。作為教師,要精心研讀教材,給學生“好吃又有營養”的數學,設計高效的課堂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推行賞識激勵教育,從多角度,不同層面挖掘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用心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拉近師生距離,變被動為主動,充分發揮學生課堂的主體作用,增強學生自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認真分析,尋找出學生成績差的原因,培養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習力,迸發熱情,激發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成績。
關鍵詞:中高年級;高效課堂;提高成績方法
如何提高小學生中高年級數學學習成績?這是困惑眾多小學數學教師的難題,有的甚至為之積極探索,付出了艱辛的腦力勞動。通過23年的教學實踐,我淺談下快速提升小學生數學成績的方法。
一、 調動課堂促有效,增強學生獲取新知的能力
課堂是學生提高學習成績的主陣地,有效課堂是學校的生命。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老師的教學要求越來越高。教學課堂不僅要有效,而且要高效。
(一) 在課堂上給學生“好吃有營養的數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給學生“好吃有營養的數學”是全國特級教師吳正憲老師提出的教育教學理念。“有營養”就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獲得終身可持續發展基本知識、技能、數學方法等。“好吃”就是把有營養的數學烹調成適合孩子口味的數學,孩子們想學數學。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創設豐富的情景,在情景中激發學習興趣,讓每一個學生都張開思維的翅膀,將他們帶入一個富有想象力的空間去思考問題,探索問題。我在執教“小數除法”時,課堂從4個好朋友AA制聚餐引入:4位好朋友聚餐,AA制結賬,一共花了93元,一個人要花多少錢?學生列式計算發現93÷4=23(元)……1(元)這時我化身服務員追問學生:你給我多少錢?你給我多少錢?有的學生說:“給您23元。”我說:“不行,那我虧了!”有的學生說:“給您24元。”我又說:“那好像你虧了!”本來單調的計算教學在這樣的情境中激起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剩下的1元怎么辦?在細分人民幣的單位過程,學生學會了小數除法計算方法。讓學生在“好吃有營養的數學”中,想學、樂學、學會。提升學習力,讓學生學有后勁。
(二) 設計有效的課堂活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很多時候,我們過于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卻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總是教給學生書本上已有的知識,卻沒有給學生創設機會讓他們去探索,去發現,限制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所以要提高教學質量,必須要優化課堂活動。在學習圓的面積時,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兩個問題。①圓可以轉化成什么圖形?②轉化后的圖形各部分和圓有什么關系?然后學生利用圓形紙片、剪刀進行操作,并對這些問題展開討論。學生在交流時,有的學生沒有發現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可在交流活動中馬上領悟,比起看書或教師講解獲得信息印象更深刻。所以我們盡量給學生創造有效的活動,這樣學生有機會去研究、去探索、去體驗學習感受。只有這樣課堂上才會有思維碰撞的火花,才能迸發出生命的活力,進而提高了課堂效率。
二、 賞識激勵促興趣,真情對待每一個學生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本書,是一朵需要耐心澆灌的花,是一只需要點燃的火把。他們身上都有優缺點。只要你去發現,即便是表現最差的孩子,身上也有閃光點。只要你去賞識到他,激勵到他,他可能會出人意料地達到您想都不敢想的狀態。在上課前你要說一句“同學們,以你們一貫最優秀的表現,這節課是不是又要表現得那么好啊?”學生個個會精神高昂地說:“Yes, madam.”就這一句表揚的話,整節課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愉悅的氛圍中度過。有時候,還可以換另一種方式說:“同學們,我想批評你們一句。”學生都睜大眼睛看著老師,老師頓了頓,接著說:“但你們太優秀了,我還沒找到理由。”學生聽后,哄然大笑。把賞識教育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即便是一個眼神,一份簡單的問候,一個撫摸的小動作,但對學生的關愛一定要發自內心,平等對待每一個人。定會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師生之間產生心靈火花的交融碰撞,從而達到學生釋放激情,愿意聽你的課,提升課堂效率的真正目的。
三、 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增強學習力,迸發求知欲
(一) 正確使用草稿紙,提高計算準確率
例如三年級教學中,為了讓學生養成列豎式的好習慣。可采取讓學生在演草本左邊做題,右邊列豎式的方法。一學期后再讓學生備好專用草稿本,教師慢慢引導,及時反饋效果,這樣一來,水到渠成,學生就養成了列豎式的良好習慣,提高了計算題的正確率。
(二) 正確使用錯題集,認真對待改錯
作業改錯是教學環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效果反饋的重要途徑。有的學生“不及時改錯”“錯而不改”“直接改個答案”等,基于這些現象,都要有二次作業批改。要求學生用不同顏色的筆改錯,且要把結果得到的過程清晰闡述。比如判斷題:已知甲的1/3和乙的1/2相等,那么甲>乙,這是錯的。學生如打“√”,改錯時就要寫過程。因為甲乙可能為0,那么甲=乙,所以不確定。并把錯題抄錄到錯題集上。像這樣改過程的改錯效果,既能治標又能治本。到每次考試前,把錯題集從頭至尾再次復習一下,堵上再次犯錯的機會,學習成績肯定提高。
(三) 認真養成審題的好習慣
據統計:許多孩子考不好,失分原因大多是粗心馬虎,不認真審題造成的。諸如單位陷阱、隱藏條件、多余條件等都是學生審題易忽略的地方。往往出現難的不會做,半生不熟的易出錯現象。還有的學生看見一道熟悉的題提筆便做,其實細微之處有變化,結果出錯了。所以告誡學生把每一道題都當作新題來做,逐字讀題審義,防止出錯。
一言以蔽之,在教學中,要求教師要真正運用好新課程理念,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挖掘發現閃光點,賞識激勵他們。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突出學生學習主體地位,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進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成績。
作者簡介:
王士英,王保燕,山東省臨清市,山東省臨清市武訓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