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學中的圖象具有描述物理狀態、過程、規律的特點,也是解決物理問題的常用方法。利用圖象,可以直觀、簡潔地展示物理量的關系,也為推導和求解物理問題,得出物理結論提供了參照。如何更好地發揮圖象法的作用,現就此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物理;圖象;應用策略
在高考物理中,圖象的應用較多,也是考查學生讀圖、識圖、用圖能力的重點。隨著課改的推進,結合高中物理探析圖象的應用方法,從圖象分析中提高學生的物理知識、物理規律的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物理量的辨析,解決物理學問題。
一、 認識物理圖象,確立圖象法教學地位
從概念來看,物理學中的圖象主要是由圖形來表征物理現象,相較于文字和符號,更具有直觀性、形象化特點。在圖象應用中,有實物圖形、物理示意圖、物理函數圖象及圖表等形式,這些圖象能夠實現抽象物理概念的形象化表征,并從圖象中傳遞不同物理量之間的數量關系。如受力分析圖、矢量合成與分解圖,物理函數圖象則以數學函數表達式為基礎,來展現不同物理量之間的變化關系。對于物理學中的圖象,在學習中要明確教學重點,要讓學生能夠識圖、用圖、作圖。識圖時,要看六點,即軸、點、圖線、面積、斜率、截距等。所謂的“軸”,就是圖象中的橫軸、縱軸代表哪些物理量;所謂“點”,就是分析圖象中某點所代表的物理量及狀態,如時刻、位置等信息;當然,也包括交點、極值點、拐點等所代表的物理意義。所謂“圖線”,主要是從物理量之間的變化關系來分析規律;所謂“面積”主要是分析物理圖象中圖線與坐標軸所圍成的面積值,代表某一物理量的大小。所謂“斜率”就是說分析兩個物理量之間的比值大小,來反映另一物理量。由此,確立圖象教學的地位,通過圖象分析,來概括物理信息,標記物理變化。如運動學中的位移-時間圖象(x-t),振動圖象(y-t),力學中的加速度與力圖象(a-F)、力與速度圖象(F-v),電磁學中的場強與位置圖象(E-x),磁感應強度與時間圖象(B-t)等。
二、 把握圖象分析方法,探究物理量間的變化關系
結合高中物理考查的重點,圖象法教學主要體現在兩點,一點是對物理狀態示意圖或物理函數圖象進行分析,得出物理規律,另一點是結合物理圖象解決物理問題。由于物理學中一些概念、變量本身具有抽象性,在學習時教師可以利用圖象法來進行轉換,增強學生數形結合科學思維能力。當然,面對圖象,如何來進行分析,并解決相關物理問題?我們以勻加速直線運動為例,來探究物理學中的圖象及其應用。根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特點,其函數圖象如圖1所示。
圖1 勻加速直線運動函數關系圖
圖2 電動勢與內電阻的關系圖
在圖象法解析時,首先要關注物理量之間的函數關系,從圖1中來看,勻加速的加速度不變,初速度為v0,加速度為a,且為常量,根據其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式:v=v0+at。也就是說,根據圖1,橫坐標代表時間,縱坐標代表速度,兩者的函數關系表示為勻加速直線運動。由此,我們結合圖象,來判斷勻加速直線運動中的物理狀態,并可以得到某一時刻下物理量之間的變化關系。利用圖象來反應物理量周期性變化的規律或趨勢,從而為我們深刻理解勻加速直線運動提供了數學表征。當然,函數圖象在表征物理量周期性變化時,還有二次函數圖象、正反比例函數圖象,如描述簡諧振動的圖象、波動圖象等。圍繞物理實驗,常常利用繪制圖象等方式,來反映物理量數據間的關系。如“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測繪小燈泡伏安特性曲線”等實驗中,結合實驗過程,測量相關物理量,并進行實驗數據的統計與分析,得出物理規律,繪制實驗圖象,提升物理教學科學性。為了測量某干電池的電動勢、內電阻及兩者的關系,我們選用電流表(0.6 A,0.1 Ω)、電壓表(3 V,1000 Ω),根據實驗得出六組數據,其結果如圖2所示。
根據U-I函數關系圖示,在實驗中對錯誤數據0.4進行剔除,來確保實驗的準確性。可見,圖象法在物理學中的應用,可以直觀地反映物理量、物理概念、物理規律,有效解決物理問題。
三、 提煉物理圖象關鍵點,解決物理問題
運用物理圖象,提煉相應的物理信息,從中來解決不同的物理問題。如某題中,在平面坐標系中分別繪制兩條v-t直線,兩者相較于t1時刻,根據圖象來判斷下列四種說法。如圖3所示。
圖3 兩個物體的速度與時間變化關系圖
從圖3來看,顯示了兩種物體不同的速度變化規律。其中直線①的初速度小于直線②,但根據斜率關系,斜率反映了兩種物體的加速度大小關系,直線①的加速度要大于直線②。從直線①與直線②相交于t1,可以得出在t1時刻,兩個物體的速度相等。由此,在進行圖象分析時,要能夠從圖象描述中分析數學表達式的關系,抓住圖象題的解題關鍵點,以物理過程來直觀呈現不同物理量之間的動態變化。再如圖4所示,兩個斜面均是光滑的,且總長度相等,高度相同,兩球均靜止下落,假設在轉折處無能量損失,問那個球先滑到底部?對該題進行分析,因高度相等,斜面光滑,根據機械能守恒,兩球到底端時速度相等。但根據斜面長度相等,b球在A′C段加速度大于a球,在CB′段,加速度小于a球,下滑路程相等;根據v-t圖象給出的斜率變化,代表其加速度的大小,而圖象面積代表位移變化。
圖4 兩光滑斜面下的運動圖象
如此,我們可以根據兩球的v-t圖象,得到tb 四、 結語 圖象是高中物理學中的重要內容,也是高考必考點之一。利用圖象法來解決物理問題,要引導學生從圖象中識別不同的物理量,以及相互關系,正確辨別物理量的變化,結合圖象軌跡來探究物理過程,把握物理狀態。當然,圖象法的運用,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多總結、多探究,抓住圖象中的關鍵信息,運用物理知識、規律來解決問題。總之,高中物理學中的圖象對于理解物理現象、解決物理問題具有重要意義,教師要聯系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圖象教學的優越性,讓學生從圖象分析、圖象繪制、圖象應用中,培養物理探究精神,拓展圖象思維,培養物理素養。 參考文獻: [1]曹煒航.應用于高中物理“圖象法”解題中的圖象斜率探析[J].中國新通信,2017,19(1):136. [2]吳承澳.高中物理解題中圖象法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7(18):33. 作者簡介: 占偉,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