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新課程標準,師生是課程的創造者和教學主體。教學不僅是實施課程的過程,也是一個適合個別學生科目發展的創新過程。課堂問題是重要的教學工具之一,是師生之間的橋梁,也是傳遞知識的有效途徑。恰當的問題可以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提高學習效率;不恰當的問題不僅對教學不利,還會妨礙學生的思考,使課堂氣氛變得呆板沉悶。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問藝術
新課標提出讓師生在討論交流中獲得知識,實現知識建構。因此,在日常教學中,老師要在做好問題設計同時,采取相應措施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內容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從而解決問題,成為一個“會學”的學生。
一、 以解讀教材為根本,設計出有價值的問題
課本是老師教學的依據。老師在實施教學之前需要備課,實際上備課的過程就是老師熟悉教材的過程,老師只有熟悉教材,才能知道哪些是學生學習重點、教學的難點,哪些知識需要傳授給學生,對一節課的過程進行預設。提問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問答的好壞,直接反映出老師教學水平和學生學習情況。通過一問一答的形式,將學習重點呈現出來。備課時,老師應該圍繞著學習重點設計問題,只有解決了學習重點,學生的學習任務就水到渠成。如何設計問題?筆者認為應該具備“三度”,即難度、梯度和廣度。
1. 設計問題的難度應體現在三個方面。(1)所設計的問題應圍繞學生學習內容;(2)所設計的問題要具有思維含量,學生通過思考后,可以得到正確答案;(3)所設計的問題要具有發散性,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間。
2. 設計的問題要具有一定的梯度。這是小學生心理認知特點和知識水平所決定。設計問題的難度應取決于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許多問題的設計都是成體系,相互關聯,一環扣一環,形成一個整體。解決了一個問題后,其他問題也隨之迎刃而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設計的問題應該有一定的廣度。新課改背景下,必須在兒童視野下構建語文教學,通過各種措施來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在問題設計上,首先,老師要做到“兩個關注”,即關注學生的個人感受,關注學生實際情況。其次,老師要把握好問題難易程度。設計的問題不能太簡單,學生不用通過思考,就能說出答案,學生會感到沒意思;設計的問題也不能太難,學生通過思考之后能夠得到問題的正確答案,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從而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熱情。
二、 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成為問題主人
提問是課堂促進學生思考的一種手段,只有學會質疑,才能學好語文。因此,在教學之前,老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備課,對提問環節進行設計,設計的問題要與學生思維水平和思維規律相匹配。首先老師應充分了解學生學習現狀,其次要掌握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特點,這樣設計出的問題才適合學生,適合課堂。在問題的設計上,應該遵循循序漸進原則,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的思考,向縱深發展。許多教學實踐證明,在教學中,要先提一些簡單有趣的問題,讓學生能夠解決問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然后逐漸增加難度。前幾個問題的設計非常重要,如果難度太大,就會造成整節課氣氛呆板沉悶。
在課堂上,老師不僅要善于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還要鼓勵學生積極提問。學生要帶著疑問學習,老師要帶著疑問教學,這樣才能打破學生心靈的沉默,激發思維活動的浪潮。才能推動學生的思考、研究和創新,不滿足于一知半解。在新課程的背景下,語文課要求老師課前預設,更多地關注課堂的自然生成。在課堂自然生成的過程中,設計問題不能照搬課本,要依靠教師和學生的“靈氣”來實現教師、學生和文本整合過程中的鮮活應用。在課堂上,如果能夠將“問題藝術”運用得恰到好處。整堂課就像一首動人的歌、悠揚的曲,奏響美妙、和諧的樂章。從某種意義上講,課堂效果是不能準備的,也難以“預設”。因此,教師應善于運用情感方法來觸動學生的心靈。當教師與學生之間創造和諧的共鳴時,學生的自主性將會點亮,最終課堂將真正回歸學生。
三、 以啟發引導為手段,引導學生回答問題
首先,在設計問題時,老師需要有充分準備,對學生回答問題出現的情況,尤其是錯誤答案時,要有所預設,并準備好相應措施應對。其次,當老師課堂上提出問題,遇到沒有學生給出正確答案時,老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動手、動口、動腦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使學生給出問題的正確答案。第三,在老師提出問題后,要給學生留有一定時間思考,并給予恰當的引導或者點撥。第四,課堂上提出的問題要有針對性,要通過不同難度的問題,選擇不同層次的學生來回答。
四、 以恰當、鼓勵為標準,多元評價學生
在新課改背景下,傳統評價模式仍影響著小學語文課堂,課堂評價僅停留在形式上,根本不了解新課程評價的實質。在課堂上,老師的“你很好”和“你很棒”這些值得稱贊的單詞表現出具有單調的評價語言,整齊統一的拍手聲,使師生之間的交流僵式化。正確的做法是及時對學生回答問題做出的反應,也是基于對正確答案的鼓勵。小學語文課堂評價要堅持“三多一少”(多肯定、多表揚、多用欣賞語言,少批評)標準。對課堂上學生的互動做出恰當的評價,這是對老師基本要求,老師要學會評價語言靈活運用,恰到好處。此外,老師對學生的評價語言不能太單一,要學會將動靜態語言、肢體語言運用到教學中。有時老師的一個欣賞的眼神、一個OK的手勢、一個甜美的微笑、一個拍肩膀的動作……都讓學生感受到一份溫暖、一份關愛、一份呵護,這種評價方法具有較強的親和力,可以創造師生心靈之間的互動,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總之,有效的提問不僅會激活課堂氣氛,而且還可以提高課堂效率。問題是引起學生思考的源泉,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語文老師,必須正確運用課堂提問技巧,讓課堂充滿精彩,讓學生在互動中獲得知識。
作者簡介:
顏艷,江蘇省淮安市,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紅窯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