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微課作為一種簡單且有效的教學方式,已經在初中各個科目的教學中都得到了有效運用。初中生物學科因自身的特性,也很適合采用微課的形式展開教學,提升生物課堂的教學效果。本文將分析初中生物科目當前的教學特征,并基于微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的優勢,對如何利用微課教學模式展開生物教學,提升生物課堂的教學效果進行探討。
關鍵詞:微課教學模式;課堂效果;初中生物
一、 引言
信息技術近年來已經在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微課作為其中的主要模式之一,為提升教學效果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初中生物作為一門與實踐、生活相關的科目,采用微課的形式展開教學,能使實驗更加生動形象,對提升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果意義重大,為此本文將展開相關探索。
二、 初中生物的教學特征
初中生物中包含許多生活相關的實踐,以及多種實驗,可以說這些實踐和實驗是初中生物的核心內容。因為脫離了實際實踐和實驗的生物教學,難以讓初中生真正理解生物的本質,以及這門學科真正的內涵。同時因為通過實踐和實驗展開生物教學,初中生的動手、實踐、創新、觀察能力都會得到一定提升,因此生物課堂實踐與實驗是否能有效展開,是決定初中生掌握多少生物知識、對生物知識理解到何種程度的關鍵。但當前很多中學都缺乏完善的生物實驗設備,教師難以在課堂上為學生帶來有效的實驗。再加上生物實驗中一些實驗難以實際操作,進而都影響了初中生物的課堂教學質量。在新課改對初中生物教學提出新要求的當下,初中生物亟須通過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提升當前的課堂教學質量。
三、 微課的特點及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的優勢
(一) 微課的特點
微課有多個很顯著的特征,比如短小精悍、內容有針對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等。教師可以針對某節課的某一個知識點,制作成一個微課,內容主要是和這個知識點相關,且可加入一些與之相關的延伸知識點??梢詫⑵溆迷谡n堂上作為輔導教學的工具,在教學平臺上供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進行下載。微課依托于信息技術,能夠加入豐富的互聯網資源。對于初中生物而言,一些難以在課堂上真實呈現的實驗,都可以通過微課進行呈現。將初中生物的教學特征與微課的特點結合后會發現,微課能夠很好地彌補初中生物教學中的一些不足,對提升初中生物的課堂教學效果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 微課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果提升上的優勢
1. 能夠顛覆初中生物以往的教學模式限制
傳統的生物教學主要是課堂教授加基礎實驗,學生所能觀察的時間和方面都有限,對于不理解的知識點,也難以進行反復學習。微課教學模式則可以讓生物教師將生物知識點更加形象地表達出來,比如對于動植物細胞的學習,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能看到的只是圖片,即便是在課堂上進行實驗,因為缺乏先進的生物實驗器材,再加上學生對生物實驗實踐不足,導致其很難觀察清楚動植物細胞的形態。而微課可以直接通過信息技術進行模擬實驗,使學生更清晰地看到動植物細胞的形態以及動態變化。如此一來,初中生對動植物細胞的了解,就不再僅僅是圖片或模糊的形象。
2. 能夠很好地培養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除了在課堂上之外應用微課之外,教師也可以將微課上傳到班級的學習平臺上。學生無論是在課上還是在課下,遇到自己不理解的知識點,都可以自己選擇對應的微課進行學習。學生不用再因為上課沒聽懂某個知識點,但因為害怕被教師責備,而放棄對這個知識點的學習。而是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自由地選擇想學習的內容。且對于仍舊不理解的地方,還可以在學習平臺上和其他學生進行交流,向教師提問。在提升學生自主解決學習難題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都會得到提升。而當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獲得更多生物知識后,生物課堂教學的效果自然也會得到提升。
四、 如何應用微課提升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果
(一) 利用微課助力學生的課前、課后學習
教學效果提升的根本,是基于學生對課堂知識點的充分理解與運用。因此,初中生物教師可以將制作好的微課上傳至班級群、學習平臺等,讓學生在課前有效地進行預習,使學生先對知識點進行自主學習,以在課堂上能更好地理解教師的教學內容。比如在學習《生物與環境的關系》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先制作一些有引導作用的微課:以某種植物為例,講解其和環境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去觀察這種生物在生活中和環境的關系是否真的如此。如果環境發生變化,會對這種生物產生什么樣的影響?課前的微課應以問題引導為主,引導學生去觀察和探究,進而對課本上的知識點有簡單的了解。當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基本了解之后,教師在課堂上展開教學就輕松得多,學生也能更輕松地掌握教師講解的內容,教學效果自然會得到提升。
除此之外,在完成課堂教學之后,教師還可以利用微課幫助學生進行課后的復習,使學生能在課堂學習的基礎上,對微課中生物知識的延伸知識點有進一步的了解,并引導學生中自主探究這些知識點的實際應用。以《青春期》這一課為例,在學生的課后復習中,教師可以“女生青春期的變化”“男生青春期的變化”為專題,對課堂上的知識點進行總結。之后再制作一個微課,告訴學生如何正確面對自己青春期的變化,遇到難以啟齒的難題時又該如何解決。如此一來,學生不僅對課堂上的知識進行了鞏固,也掌握了如何應對生物知識的技能和能力,這從另一方面提升了初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效果。
(二) 合理地使用微課
雖然微課對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作用很大,但并不是說只要采用微課進行教學,課堂教學效果就能得到提升。這需要初中生物教師在合適的教學環節,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制作成微課。比如《食物中的營養物質》這一課,一些簡單的理論知識不宜制作成微課,教師應選擇本節課中的一些難點和關鍵知識點,或學生容易混淆的知識點制作成微課,以使學生能清晰地掌握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比如“無機鹽的缺乏癥以及食物來源”,這一知識點就適合制作成微課。除此之外,微課在課堂上運用的次數不宜太多,若是整節課都在運用微課展開教學,反而會影響學生對知識點的吸收。
(三) 加強微課中的生物思維引導
微課除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知識點外,還應該要起到培養初中生生物思維的能力,以使學生通過微課得到啟發,進而主動對微課中的生物知識點進行探究,提升學生自身學習生物的能力,進而達到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的目標。比如在《種子的萌發》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在通過微課將知識點進行講解完后,引導學生去思考不同的植物萌發需要怎樣的外界條件。教師可在通過信息技術進行模擬,根據學生的猜想去實驗,驗證學生所說的外界條件,是否正是(假設為蒲公英)發芽所需要的。通過實驗和微課的配合,引導學生逐漸建立生物思維,以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遇到與生物知識相關的生活實踐時,能盡可能地做出正確的推斷。
五、 結語
微課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上擁有諸多優勢,大量實踐也證明微課的確對生物教學質量的提升有很大幫助。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能使廣大初中生物教師認識到微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重要性,同時合理地使用微課,真正地發揮微課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徐佳.初中生物學微課設計思路及反思[J].生物學教學,2015(3).
[2]陳潔.微課以及微課程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4(77).
[3]程世紅.微課在初中生物科學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7.
[4]侯琰琪.微課模式下初中生物學教學設計的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6.
作者簡介:
吳青,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紅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