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在培養學生的綜合表達能力與語文素養水平上起著關鍵的作用,因此,在語文教學中不斷創新教學形式,提升課堂效果是提高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主要途徑,在這一途徑中,利用課前三分鐘演講來鍛煉小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是一種有效方法,通過課前演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鍛煉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口語能力,從而有效促進小學生的綜合學科素養水平的有效提高。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從課前三分鐘演講在小學生語文學習中的實踐價值出發,深刻探討了課前三分鐘演講在小學生作文能力提高中的具體教學途徑,旨在促進我國小學生語文學科的綜合發展。
關鍵詞:小學生;課前三分鐘;演講;寫作能力
小學生的課前三分鐘演講也是一種口頭作文的訓練形式,整體來看,這種訓練模式是偏向與對小學生寫作能力的訓練,但從課前演講的整體效果來看,通過課前三分鐘演講而鍛煉的小學生的口頭作文表達能力,實際上是對小學生整體語文素養的綜合鍛煉,小學生能夠從這一教學形式下得到多方面的能力培養,從而提高語文綜合水平,但從我國目前的語文教學中來看,對小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的指導和訓練太過缺乏,特別是在培養基礎能力的小學階段,往往只注重基礎文字認知和基礎知識的培養,而忽略了對小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培養,因此,在這種教育背景下,通過課前三分鐘演講對小學生進行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價值。
一、 小學生課前三分鐘演講的實踐價值
課前三分鐘演講著重對小學生口頭表達能力與寫作能力的培養,利用課前三分鐘,可以讓學生朗讀一首詩,介紹最近閱讀的一本課外書,或者講一個小故事,圍繞一個共同關注的新聞發表自己的看法,在這種教學形式下,小學生會根據自身的認知發表自身的看法,從而形成自身的語言表達系統,開發自身的思維培養能力,在課外書的介紹過程中,能夠鍛煉自身課外閱讀的總結與歸納能力,利用三分鐘的時間將一本書進行概括,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思維鍛煉能力與綜合語文素養,幫助小學生在語文寫作過程中的思維模式的形成,即興朗誦作為演講內容更是能夠有效幫助小學生對朗誦內容中的情感表達體驗得淋漓盡致,幫助小學生在演講的過程中充分表達自身的思維情感,培養更加豐富的情感表達能力,從而將其應用到作文寫作中,幫助小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更加生動地展現自身的情感體驗。
除此之外,據研究發現,通過課前三分鐘演講這種形式的教學開展以來,小學生在課堂上的發言積極性得到極大的促進,這種教學形式促進了全班學生的積極參與,真正意義上調動了全班同學的積極性,同時,通過演講,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在短短幾分鐘的演講過程中,很多同學為了展現一種耳目一新的效果,會花費課余時間去搜集材料,從而實現從形式到內容,從標題到題材,從主體到背景音樂的全面創新。在這一過程中,小學生不僅開闊了視野,啟發了心智,還幫助學生搜集了不少的寫作素材,從而為小學生的創新寫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 以培養作文能力為基礎是課前三分鐘演講的實踐途徑
(一) 明確教學目標,制定教學策略,優化教學效果
課前三分鐘的演講活動,簡單來說,就是教師在授課之前,利用三分鐘的實踐與學生展開課堂互動,通過學生在課前的演講進行互動,從而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文化知識,從而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幫助學生將日常生活不斷積累成作文素材,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明確教學目標,制定明確的教學策略,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課前演講對自身教學的實際意義,同時,通過課前三分鐘演講,讓學生認識到語文寫作的個性化和自由化特點,這樣,學生才能在日常的素材積累過程中不斷增加寫作靈感,從而不斷從日常的生活中吸收和積累素材,促進自身寫作能力的全面提高,優化課前三分鐘演講的教學效果。
(二) 優化教學實際,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興趣
教師在課前三分鐘的演講過程中,應當進一步優化教學實際,從基礎出發教學作文素材積累方法,讓學生在素材積累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與創新能力,因此,在課前三分鐘的演講教學中,教師應當積極鼓勵學生開展各種創新形式的演講內容,注重演講的有效性,讓學生在三分鐘的時間內盡可能地通過多種形式來表達自身的想法和內容,例如,在演講形式與內容上,學生可以朗誦詩歌,介紹課外讀物,或者就一則時事新聞展開討論發表自身的看法,從而促進教學模式的有效創新,通過不同形式的演講內容與形式,不僅有效促進了學生不同形式的寫作素材積累,還能夠有效促進小學生對課前演講的參與興趣,進而不斷創新形式來展現自己,而在這一過程中小學生通過準備而了解到的素材積累,能夠有效促進小學生自身寫作能力與思維創新能力的提高。
(三) 創新教學理念,發揮教學優勢,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作文創作也同樣如此,沒有好的作文素材和靈感,就不能創作出完美和優秀的作文。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不斷向學生傳授新課標的教學理念,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寫作欲望為目的,通過組織各種有效的教學活動,從而幫助學生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素材和資源,從而找到素材的收集與創作靈感,發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引導優勢與學生的主體優勢,讓學生在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中認真感悟,進一步提高學生在生活中和素材中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從而有效促進小學生寫作能力的積累和提高,優化教學效果和語文綜合素養水平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劉佳.投石激浪,活水自成——課前三分鐘小演講的實踐探索[J].小學生作文輔導(看圖作文版),2018(1).
[2]徐立群.課前五分鐘演講:寫作素材搜集的平臺[J].新作文:語文教學研究,2017(8).
[3]劉艷麗.另辟蹊徑,收獲作文教學的“柳暗花明”——課前三分鐘演講收獲談[J].東方青年·教師,2013(17).
作者簡介:
韓艷紅,甘肅省平涼市,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阿陽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