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在學生的學習壓力十分大,小學生也不例外,追究原因就在于小學課堂教學的教學效率較低,尤其是小學數學課堂。小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想象思維較差,對于數學這種較為抽象的課程,學生學習起來較為困難,如果教師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優化數學課堂,那么小學數學課堂上的教學效率難以獲得提高。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優化策略
新課標標準下,小學數學課堂已經不僅僅是教給學生數學知識了,更重要的是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傳統課堂難以滿足學生發展的新需求,需要教師改變教學方式和方法,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一、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 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較低
傳統的課堂教學仿佛是教師一個人的“獨角戲”,教師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地講解著,學生在課堂上扮演著“觀眾”的角色,學生在課堂上沒有真正地參與進去,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較低,學習的主動性調動不起來,無論教師在課堂上講的多么優秀,但是學生不用心去學,課堂教學的效率依然無法得到提高。教學一定是一個“教”和“學”相互結合的過程,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相互配合,學生在課堂上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那么課堂的教學效率會獲得很大幅度的提升。
(二) 課堂上缺乏情境的引入
小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較差,尤其是對于一些較抽象的事物。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僅僅為學生講解知識,那么學生很難理解。但是如果教師將數學知識轉化為生活中常見的實例,數學將變得比較容易理解。教師在課堂講新知識時往往是直接講,缺乏一些知識的過渡和情境的引入,學生一時之間難以理解。如果教師在講解新知識之前,首先創設一定的情境并借助這些情境來引入數學知識,那么學生在思想上是相對比較容易理解的。
二、 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策略
(一) 創設良好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注意力較差,一般課堂四十五分鐘的時間,要讓小學生在課堂上一直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小學生在課堂上多數時間都沒有在用心地聽教師講解,導致小學數學課堂的大部分時間是被浪費掉的。所以教師必須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保持持久的興趣。對此教師在課堂上需要為學生創設各種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中,通過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情境來進行數學探究,學習數學知識。教師在幫助學生創設教學情境時需要注意教學情境并不是隨意創設的,教學情境的創設一定是和數學知識相結合的,通過這些情境是為了讓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另外教學情境的創設需要與時俱進,隨著時代的進步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樣化,學生所接觸到的新鮮事物越來越多,一些缺乏樂趣的情境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所以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時應該具有時代氣息,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例如,教師在講解加減乘除四則運算部分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創設“課堂小超市”,收集一些學生的文具,將這些文具分別標上不同的價格,由學生分別扮演收銀員和顧客的角色,收銀員和顧客分別需要計算自己需要收的錢和需要給的錢,在計算的過程中需要用到四則運算,學生由于沒有學四則運算所以算不出來,學生這個時候一定是十分好奇的,這個時候教師再為學生講解四則運算的算法,在教師講完之后,教師再讓學生進行計算。整個課堂和教師所創設的情境結合起來,數學課堂變得富有趣味性,學生在課堂上不會感到乏味、無聊。
(二) 在課堂上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小學生有著活潑好動的天性,一旦學生的天性受到了壓抑,學生將失去自身的積極性。讓學生處于一種沉悶的氛圍中進行學習,學生的主動性一定會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同時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要釋放學生的天性,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活潑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課堂上發揮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教師要改變傳統的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探索性的學習。例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型的教學方式,根據學生的特點,分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在課堂上首先給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習小組結合教材首先進行自由探索,在學生探索結束之后,教師再結合學生探索的結果進行修正和補充。這種學習方式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另外,讓學生進行探索,可以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同時還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小學階段處于學生各發面的能力發展的關鍵階段,教師進行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教給學生有限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學生學習的知識以后會忘記,但是學生身上所具有的能力將會伴隨學生的終身,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受益無窮。
(三) 深入研究教材,傳授有價值的數學知識
要想提高數學課堂的有效性,教師就必須對學生輸入有效的數學知識。對于學生而言,有效的數學知識是指學生尚不知道、不了解的新的數學知識和數學內容,需要經過系統化的學習學生才可以掌握的新內容。教材內容的設定和順序的安排是綜合考慮多數學生的特點安排的,不一定適合自己的學生,教師可以根據自己學生的特點選定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內容或者對教材上的內容進行重新排序。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教師選定的教學內容不能過少,教學內容太少的話,學生是可以將這有限的知識學的比較精,但是學生不經過一定量的數學知識學習,學生的數學知識水平難以得到提升。
三、 結語
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是教師和家長共同的目標。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特點不斷地進行教學改革,教學方法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進行教學改革的道路上,教師需要進行不斷的探索,當然在進行探索的道路上難免會有失敗,但是作為教師不應該害怕失敗,教師要勇敢地邁出那一步,探索最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白建榮.對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策略研究[J].中華少年,2018(26):268.
[2]顧小亞.面向全體學生,優化課堂提問——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研究[J].小學教學研究,2017(26):70-71.
作者簡介:
陳麗云,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靖城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