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薇薇
摘 要:伴隨著我國文化產業的全面快速發展以及振興,高職院校中文專業教育也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高職院校中文專業在教育與管理過程中,必須緊密結合時代發展潮流,必須精準把握發展機遇,努力實現管理創新,努力推動快速發展,以全新的面貌、以科學的舉措,努力提升中文專業教育與管理的創新程度,為文化產業振興培育科學的人才。
關鍵詞:文化產業振興;高職院校;中文專業教育;管理創新
高職教育的特點,決定了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必須緊密迎合社會發展潮流,必須全面注重社會改革步伐,以便切實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水平。一直以來,高職院校中文專業教育與社會需求存在一定的脫節性,高職生的文化素養以及文化傳承等能力并不突出,很多該專業畢業的學生,最終可能都從事了文秘、行政等工作崗位。在文化產業振興的背景下,高職中文專業教育必須順勢而為,不斷創新教育與管理手段,切實優化廣大高職生的文化意識,引導他們積極走向文化傳承、文化振興、文化發展等軌道上。
1 高職院校中文專業教育實踐與管理創新的目標
中文專業是高職院校專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在文化產業振興的背景下,高職院校應該充分理清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應該充分明確該專業的教學目標,通過一系列教育實踐以及管理創新等方法來切實提升中文專業教育的水平,全面優化中文專業學生的整體文化素養。在新形勢下,高職院校中文專業教育實踐與管理創新的目標應該包括以下方面:首先,中文專業教育應該牢固樹立以人為本、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以及社會對中文專業的實際需求等,不斷調整教育目標,不斷提升教學水平,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全面促進學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全面優化學生的綜合素養。其次,高職院校在中文專業的教育實踐中,還應該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文化素養的提升固然是非常關鍵的,但也不能脫離了職業教育的本質。因此,在中文專業教育教學實踐中,高職院校必須注重優化學生的職業能力,引導他們掌握真正的實踐操作能力。比如寫作能力、創作能力等等。第三,在中文專業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高職院校還必須全面滿足學生差異化的興趣需求和認知特點,結合他們未來的就業方向、創業方向等,給予精準性的教學指導。比如部分學生可能想向專業導游方向發展,那么中文專業就應該結合他們的目標,全面優化他們的歷史文化底蘊,引導他們用現代化視角來審視傳統文化。
2 高職院校中文專業教育實踐與管理創新路徑
在高職院校中文專業教育實踐過程中,全面優化學生的文化素養,綜合提升學生的文化能力,需要高職院校積極迎合文化產業的大背景,全面把握文化產業振興的發展契機,積極實現教育實踐與管理創新,運用科學的教育手段,運用先進的管理方式,切實提升中文專業教育的整體水平與質量,為社會發展培育高素質的高職專業人才。
2.1 科學轉變教育觀念,不斷優化培養目標
在中文專業教育實踐與管理過程中,科學的教育理念發揮著指導性的作用。高職院校應該在傳統教育理念的基礎上,不斷融入新的內容,不斷融入新的理念,實現教育理念的全面創新。一方面,在中文專業教育人才的培養過程中,高職院校應該優化課程設置,結合現階段社會對高職學生的需求,全面創新教育體系和人才培養方案,為社會輸送專業素養高的復合型人才。同時,社會對于實踐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高職院校必須緊密把握社會發展潮流,注重相關實踐性課程的設置和匹配,以便真正夯實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比如方案創作課程、創意寫作課程、文化傳承課程等等實踐性課程應該得到充分的體現。實踐證明,通過一系列創新與優化,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能夠得到全面強化和提升。同時,學生的辨別能力以及鑒賞能力也能夠得到強化,這些都有助于他們順應時代發展步伐,適應社會各崗位需求。另一方面,在中文專業教育人才的培養實踐中,高職院校還應該科學理清培養目標。特別是在文化產業振興的背景下,高職院校應該培養具備一定文化素養以及文化認知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
2.2 完善教育管理體系,優化人才評價機制
在文化產業振興的背景下,高職院校應該注重教育管理的創新,通過完善教育管理體系,優化人才評價機制等來切實提升該專業的整體教學水平。一方面,在教育管理體系中,高職院校應該注重將理論課程教學與實踐課程教學等統籌結合起來,給予兩者科學的配置,以便在提升學生理論素養的基礎上,也能夠真正優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高職院校還應該建立健全人才培養機制,將學校培養以及企業實訓等結合起來,提前檢驗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等。此外,在日常管理實踐中,高職院校應該注重把握學生素養與社會需求的匹配度,及時加強學生管理工作,引導學生不斷實現自我修正和自我提升。另一方面,在中文專業教育管理實踐過程中,高職院校還應該優化人才評價機制,改變傳統以成績為基準的評價方式,實現多元人才評價。
2.3 轉變教師教學觀念,優化學生的社會認知
在高職院校中文專業教育實踐過程中,教師是關鍵的引導者。為整體提升該專業的教育以及管理水平,高職院校應該科學轉變教師教學理念,不斷優化學生的社會認知。一方面,高職院校應該改變教師傳統的教學觀念,引導廣大教師從狹隘的教學觀中跳脫出來,向導師制方向靠攏,引導教師關注學生成長,與學生共同成長。另一方面,高職院校還應該科學優化學生的社會認知,引導學生把握社會發展形勢,牢固樹立文化振興的理念,自覺優化自身素養,不斷加強自我學習和提升,為文化發展做出自身的貢獻。
3 結論
高職院校在中文專業教育實踐以及管理創新中,應該結合文化產業振興的發展趨勢,充分理清把握中文專業教育的方向,通過教育體系、評價機制、課程設置、教學觀念等方面的變革和創新,切實提升高職學生的整體素養以及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志勇,陳愛艷,文化產業振興背景下高校中文教育的困境與出路[J].中國校外教育,2014(24).
[2]孫志璞,文化產業振興背景下高校中文教育的困境與出路[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