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村高中英語教學的開展需要面臨很多困難,現在的一些教學方式雖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農村高中很多時候卻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而朗讀教學在實踐中被證明可以有效加強學生的語言輸入,對他們的聽、說、讀、寫等都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本文主要分析和探索了農村高中英語朗讀教學實踐。
關鍵詞:農村高中英語;朗讀教學;實踐;探究
朗讀是學生學習語言知識必須掌握的一種基本技能,是學好一門語言的基礎,而農村學校缺乏良好的外部環境,師資水平低,教學設備差,這一系列因素致使學生的語言能力相對較差。面對現階段的農村高中英語教學現狀,教師只有充分重視學生的英語朗讀,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朗讀能力,使學生想讀、敢讀,進而愛說、愛學,才有可能使學生說好英語、學好英語,真正提升農村高中的英語教學質量。
一、 農村高中英語朗讀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 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英語思維
英語語言是學生英語思維的載體,英語作為一種聲音語言,正確的朗讀就是把英語語言材料轉化為學生大腦中的存儲信息,時間長了,學生就能把大量的英語語言材料有效融合在一起,進而轉化為英語思維方式,而農村學生正好缺乏這種英語思維,再加上他們本身的英語語感就比較差,所以極大地降低了他們的閱讀能力,而朗讀對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 有效訓練學生的發音能力
語言主要是由語音和詞匯以及語法這三部分組成,語音是語言的重要基礎,在實際的英語學習過程中,發音對于學生學好英語是非常重要的,而英語朗讀教學正好能夠把英語語音理論知識運用到具體的語言實踐中,讓學生獲得更多的英語語言知識,提升學生朗讀的流暢性和自然性。
(三) 增強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
在高中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獲得的語言聽力材料往往都是短時記憶的,如果他們僅僅依靠聽,一般很難準確地辨別所聽到的文字材料,再加上缺乏準確的朗讀基礎,就更無法辨聽出各種朗讀技巧帶來的朗讀效果了,這樣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對聽力材料的領悟,但是如果在農村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朗讀教學,學生就可以把所學單詞和文章牢牢記住,在聽力測試中,他們就會迅速從腦海中提煉出有用信息,從而有效提升自身的英語聽力效率。
二、 農村高中英語朗讀教學實踐
(一) 采用趣味化的朗讀教學方式,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農村高中朗讀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還要積極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在無形中感染學生,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其一積極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課堂是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主要場所,教師可以在墻面上貼上一些名言警句;其二是開設英語閱讀角,積極鼓勵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閱讀,從而豐富和拓展學生的英語視野;其三是教師可以建立英語學習小組,先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緊接著把學生科學合理地進行分組,在課堂中可以安排小組對話,或者利用課余時間讓學生進行小短劇練習,在這一系列過程完成后,教師一定要及時給予中肯的評價,對于表現好的小組,可以適當給予物質獎勵,這樣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 注重正確英語朗讀方法和技巧的傳授
在實際的農村高中英語朗讀教學過程中,由于高中生本身的英語知識積累就相對缺乏,所以這就需要教師自身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和足夠的耐心,一定要采取新穎的教學方法為英語朗讀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與生機,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適合他們的英語讀物,積極鼓勵學生有效利用晨讀或者閑暇時間大聲朗讀出來,教師要特別注意學生朗讀的節奏變化和情感表現力,節奏是學生在朗讀過程中聲音的抑揚頓挫和輕重緩急,可以引導學生模仿錄音帶來朗讀,學習里面正確的發音方式和停頓方式,同時注意學生在朗讀時的停頓,停頓是學生在語言表達上的需要,只有把語速快慢處理得當,才能增強朗讀的藝術感染力,還可以在班級里設置一些物質獎勵,以此來激勵學生大膽朗讀,長此以往,學生自然就會克服心理障礙,勇敢大膽地進行朗讀。另外教師還可以采用一對一的模式,讓學生互相練習英語教材中的對話,讓英語水平較好的學生來幫助英語水平較差的學生,這樣能夠促進學生的共同進步。
(三) 采用齊聲朗讀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
齊聲朗讀是指學生獨立進行朗讀的過程,這種朗讀方式有助于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營造出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給予學生更多的朗讀機會,對于一些膽小害羞的學生,教師要積極鼓勵他們,幫助他們樹立朗讀的自信心,促使他們勇敢積極地參與到朗讀過程中,并且在學生齊聲朗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轉圈巡視,一定要認真傾聽學生的聲音,這樣有助于教師及時發現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引導學生及時改正,如果學生朗讀的聲音比較清楚整齊,這就說明學生已經充分理解和掌握了所學內容,并能正確地進行朗讀;如果學生朗讀得參差不齊,則說明學生還未充分了解和掌握文章詞句和內涵,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針對學生的這個問題,有針對性進行朗讀教學,比如穿插講解和領讀等等,緊接著再讓學生齊聲朗讀,另外教師也可以在齊聲朗讀中合理穿插一些個別朗讀,個別朗讀有助于教師發現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便于教師有針對性和有目的性檢查和指點,這樣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朗讀水平。
綜上所述,英語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英語教學是一個包括聽、說、讀、寫的操練和語言信息的輸入輸出的實踐過程,農村高中教師在進行英語課程教學時應該側重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由于受教育教學考評機制的影響,在農村高中英語教學中,師生的教學活動都是圍繞考試系統和評價系統展開的,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英語朗讀,導致越來越多的學生認為,與其把大量時間浪費在英語詞匯、短語和課文的朗讀和背誦上,不如花些時間多做些英語考試訓練題實在,但是朗誦是優化農村高中學生英文課程學習現狀的最有效策略,其具備雄厚的理論內涵及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陳田田.農村高中英語教學中朗讀的重要性探究[J].空中英語教室:社會科學版,2011(6)
[2]納云麗.淺談農村中學英語朗讀教學理論與實踐[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6,10(8)
[3]郭菊英.重視英語朗讀在農村中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2,6(18)
作者簡介:
鄭華玉,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