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因為化學是高中階段比較具備綜合性與實踐性的學科,尤其是在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推廣下,創新完善過去的化學學科教學策略既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起一定的化學學習積極性,另外還可以整體提升高中化學教學質量。所以說研究探索科學高效的教學策略以提高教學質量的活動值得我們嚴格去思考和研究。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高中化學;有效教學策略
一、 前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在學校的不斷推廣,要求高中生在進行化學學習的過程中,要做到對基礎知識有一定的掌控,同時還要做到對學到的技能舉一反三、靈活運用。相關學校都在不斷進行化學教學模式的深層次優化改善,既做到了增強學生的興趣愛好,另外還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并對于化學門類學科有一個全新的認識。作者針對化學教學的必要性進行了簡單的陳述,并詳細介紹了相應的有效性對策,以期能夠更好推動高中化學的教學質量。
二、 高中化學教學有效性的必要性
教學有效性的內涵通常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學習了解,并可以合理利用知識進行具體問題的處理。化學作為關鍵學科之所以對教學有效性進行不斷強調,因為這既影響到學生的最終成績,還會直接對學生的理科思維及專業素養有所幫助,因此,一定要引起重視。隨著近幾年的發展,新課程思維在高中教學環節引起了廣泛的重視,通俗來說,高中化學的教學目的與內容主要看中以下幾個角度:學習效率、教學目的、教學質量。所以說增強教學有效性是在高中化學授課環節十分關鍵的一項指標,一般主要從學生興趣入手進行學科教學,實時觀察學生學習效果和反饋,推動學生向著更深層次的學習拓展。
三、 高中化學教學有效性實現的具體對策
(一) 從實際生活獲取素材,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激發學生進行持續學習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一些實踐活動來向學生不斷深入化學這門學科的關鍵性,其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同樣這也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積極學習的興趣,推動其不斷向前探索的進程,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比如說老師在開展《物質的量濃度》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提前將所涉及的物品準備好,依次有生理鹽水、葡萄糖溶液、礦泉水,首先向學生們展示后通過問問題來激發學生們的興趣:平時生活中比較普遍的溶液都有哪幾種?他們的濃度是多少?通過類似問題的引導使得學生們不斷思考,另外還能夠以小組的方式進行討論,引導學生考慮接下來的問題:這些溶液中的內部組成是什么?通過什么方法來對這些溶液進行區分?雖然每個人的回答可能不同,但它們同樣都是有一個核心共同點,那就是在溶液中其溶質的不同。所以在展開化學知識教學時,就可以結合課本實驗對知識進行講解,使得學生理解更加透徹,對計算問題也不會這么抵觸。因為這種課堂知識內容均取自生活,學生理解也就更加透徹明白,也會使得學生能夠真正做到學有所用,利用學到的知識來處理生活中的具體問題。
(二) 設置情境教學,啟迪學生思維
在進行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老師一定要強調培養學習者的思維模式,因為這樣能夠有效推動學生更快捷地去學習相關知識,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持續的思考。所以老師在講授化學知識時,一定要采用情境教學的模式,利用問題思考的方式來挖掘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興趣,使得學生慢慢構成問題思考思維,同時擁有一定的思考解決問題的素質,這對學生思維模式的培養和激發有一定的幫助作用,而老師一定要在進行問題提問時充分考慮問題的新、奇等突出特色,另外還要注意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充分激發學生去提出問題,然后利用教課過程中的不斷探索來解決問題學習化學知識,這可以理解為有效思維的培養,推動學生養成探索思維。
在講授金屬鈉時,可設置以下問題情境:往水中扔擲一小塊金屬鈉,水里面會產生大量濃煙,另外還會產生爆炸聲,持續沸騰一段時間才會漸漸消失。并對此現象提出一系列的問題:1. 扔到水里的物質為什么會爆炸?2. 為什么還會在爆炸的同時產生大量濃煙?讓同學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學生肯定對此十分好奇,并展開一系列的議論等等,通過這種手法可以使學生的興趣被充分激發出來,對其中所涉及的知識也更加渴望。這個時候將學生適時地帶入課堂教學當中,慢慢地,疑惑自然逐個被解答,使得教學效率有一定的提高。
(三) 開展實驗探究活動,提高學生素養
高中化學學科因為課時較少造成課本大量實驗都無法實際操作,學生無法進行具體實踐,但化學知識的出現主要是依賴于實驗。所以老師可以考慮在教授過程中盡量多安排實驗課,利用實驗課結合講解,使得學生可以對化學知識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老師主要是通過引導學生來達到教授知識的目的,利用實驗教學的方式能夠使得學生更加透徹地對化學知識有一個了解認識,另外還要不斷強化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可以利用實驗來實現思維方式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驗教學的主要作用就是能夠提高學生的主動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使化學知識可以更加直觀地被理解,培養學生的探索思維,同樣這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是十分重要的。
(四) 借助多媒體實施教學活動
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新媒體技術在教學過程中有了更普遍的應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效,因為化學教學過程中涉及大量概念性知識,相對來說比較難懂,主要還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所以說只靠單純的講解根本無法達到教學目的,一般能夠利用動畫、視頻、模型等方式形象地進行展開,引發學生的主觀學習興趣。通過把科技手段和化學教學結合起來,既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老師教學質量,還能夠豐富教學內容,增強教學的有效性。
四、 結語
目前新課程教學的大力推廣已經漸有成效,高中化學教學改革更是要迎合當今時代的發展。所以,作為一名高中化學老師,一定要主動跟隨新課改的腳步,利用持續的教學模式改革,積極引導開發學生的學習效果,最終為推進我國的高中化學教學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劉秀玲.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化學有效教學的思考[J].成功(教育),2012(6):212.
作者簡介:王妮,甘肅省隴南市,甘肅省康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