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二十四節氣是幼兒園階段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而僅僅一兩節課是無法將二十四節氣完整呈現在幼兒面前的,對于幼兒來說,我們要將二十四節氣的內容進行拓寬和拓展,以引導幼兒全面了解并認知二十四節氣,本文結合我關于二十四節氣教學中的一些心得和實踐,從三個方面闡述了二十四節氣的教學指向:從季節美到生活美,了解二十四節氣的特點;從故事美到語言美,了解二十四節氣的傳說;從傳統美到文化美,認知二十四節氣的內涵。
關鍵詞:陶行知創新教育觀;幼兒;二十四節氣;教學;現狀;探索
陶行知曾經提出:“創造是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個民族文化中的精髓。所謂創造教育,即是培養民族活力的教育,是培養學生獨出心裁能力的教育?!痹谟變航逃倪^程中,針對幼兒的心理狀態和學習特點開展探索,我們認為課程游戲化的方式,是最適宜幼兒參與學習的方式,通過課程游戲化方式的進行,引導幼兒全身心投入所學習的內容之中。本文結合我近年來二十四節氣這一內容的滲透和教學,引導幼兒們在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去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化,力促每一個孩子全面多元的發展:
一、 從季節美到生活美,了解二十四節氣的特點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倍潭痰膸拙湓?,卻濃縮了古人的智慧,二十四節氣是古人根據物候、氣象將一個太陽年進行周期劃分,以此作為根據來對日常的耕種、習俗等方面都有著一定的參考意義。二十四節氣與四季息息相關,結合綱要提出的“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對學前教育階段的孩子來說,她們對于周圍的環境有一種天生的好奇感,教育的作用不是給幼兒灌輸多少科學常識,而是讓幼兒對自然、地理、氣象產生一種天然的興趣,讓他們從小就懂得大自然的美妙與神奇,進而激發幼兒不斷探索世界的渴望,激勵她們大膽向前走,走進自然、了解氣象。比如對于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這個時間點大概在3月20~21日,到了春風就代表春季已經過完了一半,這一天,太陽直射在赤道上,所以南北半球的白天和夜晚的時間都是一樣長,過了這一天,北半球的白天會越來越長,夜晚會越來越短。因此,就有了“春分秋分,晝夜平分”“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的說法。我還結合春分,跟孩子們提到古時候,人們會根據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來辨方向、定季節。春季的夜晚,如果你在九十點鐘觀察星空,會發現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東方。學生了解了二十四個節氣的特點以后,他們就會認識到二十四節氣在不同季節帶給自然界的奇妙變化,比如秋分時樹上的葉子都會掉下來,過了驚蟄,我可以和孩子們到戶外踏春,還可以將一些種子帶到教室里的自然角,孩子們會發現春天的自然角,每天都會有奇妙的變化,明明之前還只是一顆種子,一下子就發了芽。
二、 從故事美到語言美,了解二十四節氣的傳說
二十四節氣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二十四節氣中也蘊藏著很多美麗的傳說故事,在幼兒階段引導幼兒從故事美到語言美,比如一開始由教師講解關于二十四節氣的故事,到最終讓幼兒們自己開口講解二十四節氣的相關故事,通過這樣的過程,提升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結合處暑這個節氣,我跟孩子們講了一個故事:村子里有一條寬寬的河,平常大人們都不讓小孩子靠近玩耍,只有中元節這天例外。爺爺告訴孩子們說,中元節又叫“鬼節”,和清明節一樣也是祭奠亡人的節日。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曾經說過:“兒童心理的一個最不可思議的方面:兒童有一種特殊的敏感性引導他去吸收周圍的一切,而且正是這種觀察和吸收使他能夠自己適應生活。他做這項工作是憑著一種存在于兒童身上的無意識力量?!彼远墓潥獾慕虒W很符合幼兒的個體發展和心理特點,有助于幼兒將外在與自己的文化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行動方式和依據。
三、 從傳統美到文化美,認知二十四節氣的內涵
幼兒課程游戲化的構建,應當回歸到比較“接地氣”的階段,在幼兒教育課程游戲化的構建中,幼兒課程游戲化應當結合因地制宜的模式,采用最適合幼兒成長的教學模式。比如結合我園經常開展剪紙活動來說,將剪紙游戲融入平日的一日活動之中,以維果茨基“最近發展區”為突破口,推動兒童內部發展,為兒童的發展創造條件,教育者不僅要了解兒童的現狀和發展狀態。在幼兒階段,除了要引導幼兒完成一日活動以外,教師更為重要的任務是通過實踐教學,引導幼兒完成從傳統美到文化美的轉變,通過全面的認知,真正理解二十四節氣的內涵。二十四節氣涉及幼兒的五大發展領域,特別是在科學方面,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幼兒參與到自然活動中,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去接觸自然、認知自然,多種感官參與下的活動,也有助于引導幼兒對外界事物的印象更為深刻,也有助于提升幼兒的記憶力。對于白露到寒露的期間,我跟幼兒們提到這里有大雁南飛的說法,大雁先后飛往南方過冬,早些到達的大雁好像已經是那里的主人了,按照古人的說法,先到為主,后至為賓,晚到的大雁就被當成“賓客”對待。在教學中,從傳統美到文化美,引導幼兒們認知二十四節氣的內涵,并將這些知識點進行拓寬。如果教師僅僅是干巴巴地講解二十四節氣的知識點,幼兒會感覺到很枯燥乏味,而如果結合自然氣候天象故事詩歌等進行講解,幼兒們就會覺得二十四節氣中蘊藏著豐富的精彩的故事和內涵,就像一個萬花筒一般,每次打開都會有驚喜。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結合當前學前教育的現狀,普遍教師都沒有意識到要將傳統文化融入日常幼兒教學中來的重要價值和意義。二十四節氣在幼兒一日活動的滲透和引入,對于我的幼兒教學來說是一個引子,通過這樣的實踐,我深有體會的是,傳統文化在幼兒內心的根植和滲透,就像一顆春天的種子,有一天,這顆種子會生根、發芽,直到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
參考文獻:
[1]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2]葉平枝.集體游戲矯正幼兒社交退縮的個案研究[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3(1).
[3]黃貴.陳鶴琴的幼兒游戲觀[J].學前教育研究,2013(3).
[4]華愛華.幼兒戶外游戲的挑戰與安全[J].體育與科學,2009(4).
[5]蔡燕.以“行”為始,創“活”人生——陶行知理論性下球類游戲中幼兒創造力的培養[J].才智,2016(33).
作者簡介:
顧平,江蘇省南通市,江蘇省南通市海安市城東鎮立發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