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建昌 栗新燕 李孟甲
【摘要】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賦予思想政治教育的鮮明時代特征,如何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教育新的渠道、新的方法,切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個焦點問題。文章在充分了解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特點的基礎上,研究學生社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知、情、意、行四個方面的陣地作用。
【關鍵詞】新時代 學生社團 思想政治教育 陣地作用
【課題項目】山東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計劃項目(思想政治教育專題研究)成果(課題編號:J17ZC143)。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2-0071-02
一、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
2016年12月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绷暯娇倳洖樾聲r期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方法。習書記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廣泛開展文明校園創建,開展形式多樣、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廣泛開展各類社會實踐。
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號角嘹亮吹響,中國進入發展的新時代?!靶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思想政治教育高峰論壇”于2017年12月23日—24日在武漢舉行。論壇上各位專家學者,就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展開了深入研討。例如:湖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喻立平認為,思想政治教育進入了新時代,在滿足和發展人民精神文化需要,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過程中將大有可為。思想政治教育進入了進一步開拓創新空間的新時代,在培養時代新人、促進全員行動、拓展教育途徑、調整話語方式等方面將有新的發展。京師范大學馮剛教授從三方面概括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賦予思想政治教育的鮮明時代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的視野從內斂更加走向開放,思想政治教育的說服力有了更堅實的實踐支撐,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越來越依靠并彰顯文化力量。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應從堅持學生成長發展需求與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內在一致性,解決青年學生成長的需求與思想政治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持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設計、運行機制和質量評價體系中汲取創新發展的動力。
本研究認為,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的以人為本,助理學生成長成才;更加的兼容并茂,為每一名成員提供發展的機會;更加具有時代氣息,與社會發展緊密結合。
二、學生社團建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陣地作用
(一)陣地的概念解讀
陣地,是指為進行戰斗,兵力兵器所占領的位置,比喻工作、斗爭的場所。教育部、共青團中央2005 年頒布的《關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團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高校學生社團活動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方式,是新形勢下有效凝聚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織動員方式?!北狙芯繉W生社團作為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社團建設的各個因素,則是這一陣地上的兵力和兵器。
(二)學生社團建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陣地作用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順利開展,高校發展模式越來越多樣化,學生社團成為校園生活中內最活躍的分子,社團類別、數量不斷增加,參與面不斷擴大。社團建設成為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的有效陣地之一,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陡咝K枷胝喂ぷ髻|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中提出:優化組織育人,支持各類師生社團開展主題鮮明、健康有益、豐富多彩的活動,充分發揮教研室、學術梯隊、班級、宿舍在師生成長中的凝聚、引導、服務作用。培育建設一批文明社團、文明班級、文明宿舍。本研究認為學生社團建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陣地作用主要體現在對學生知、情、意、行4個方面的教育作用。
1.“知”的教育,認知引領
“知”指的是認知、觀念。
一個方面,在認知范圍方面。大學生社團成員身份具有廣泛性,社團的成員是在自愿基礎上,以興趣愛好為緣集結在一起的,他們不分年級、系別、學科的界限,通過組織和參與各種社團活動,加強互動和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吸收了各個專業的知識,拓展知識視野,開闊認知范圍。
另一方面,在認知方向方面。新時代大學生社團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學生社團建設和各項活動中,進一步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在深入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心思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給予學生積極科學的認知引領。
2.“情”的教育,情感培養
“情”指的是情緒、情感。
新時代、新航程。中國大地各項事業欣欣向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大步向前,與此同時各類競爭日益激烈。而新時代的大學生,多數為獨生子女,是家中小太陽、小皇帝、小公主,事事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對于不良情緒不知道如何控制。步入大學,一個半社會化的環境,來自就業、家庭經濟環境及個人學習所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所表現出情緒急躁、情感沒有寄托等問題也越來越多。學生參加學生社團沒有專業學習的壓力、沒有成績好差的區別,能夠讓同學們增強自信,穩定情緒。同學間的集結只是緣于興趣和愛好,同學間的交流氛圍比較寬松、單純,有利于學生敞開心扉,建立友誼,培養美好情感。
3.“意”的教育,意志錘煉
“意”指的是意志,本文還包括健康心理品質。
大學教育不應只注重知識的灌輸,德國教育家貝爾提出:“名副其實的教育在本質上就是品格教育”,塑造人格遠比傳授知識和技能重要。新時代的大學生社團成員在組織和參與各項社團活動的過程中,逐漸通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方式來適應群體生活,積極主動的去改善人際關系,逐漸培養積極樂觀的心態和完善的心理品質,不斷的陶冶情操,錘煉意志,這是在課堂教學中學習不到的。
4.“行”的教育,實踐鍛煉
“行”指的是行為,本文也指實踐鍛煉。
習近平總書記的教育觀: 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機會。在高校班委會、學生會在崗位架構、人員結構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規范性和制約性,而學生社團則不同,它具有高度的自治性與自愿性,這就為社團的成員提供了一個能夠各盡其才、充分發揮自主性的平臺,是充分進行實踐鍛煉的有效陣地。學生通過加入豐富多彩的學生社團組織,即可以張揚個性、展示風采全方位的提升自身素質和能力水平。同時,社團成員能夠在共同完成各項活動的過程中,修養個人行為,增強實踐鍛煉,為成員適應大學生活,逐步向社會化方向轉變,順利成長成才,增強未來社會適應性,奠定基礎。
三、總結
學生社團是大學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已經逐漸成為大學校園里最具凝聚力和影響力的學生團體,它以服務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為基礎,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優勢出發,堅持以人為本的宗旨和原則,以知、情、意、行潛移默化的教育,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在建設和諧校園、繁榮校園文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等方面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突顯出積極的作用和優勢。
參考文獻:
[1]蔡毅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具有“新時代”思維.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 年第4 期.
[2]國家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2017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