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紅
摘 要:聽、說、讀、寫作為語文教學的四線,缺一不可。習作教學是其中的重要一環,可作為習得語言后的外化表達。習作無疑是最難的,不僅學生感到困難,老師也深感迷惘。如果學生習作時不加指導,放任自流,這樣固然不好;但指導過細,危害也大。前者放棄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后者低估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束縛了學生的手腳。如何把握好習作指導的分寸,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呢?談談在高段作文教學中進行的一些實踐和探索。
關鍵詞:優化策略;作文教學;有效性
一、感知訓練
“當你抱怨自己不會寫作文時,其實那是不會感知。”學會感知,是作文的前提。我們要培養學生的作文能力,首先應該“培養學生對生活的感知能力”。就是要引導他們熱愛生活,學會從生活中吸取營養。既做生活的主人,又做習作的能手,把生活同作文緊密結合起來。高段學生的思維從以具體的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過渡,但他們抽象的邏輯思維仍然在很大程度上與感性體驗直接相關。因此在這一階段的作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開展各種各樣的語文活動,豐富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戰爭》的主題活動,我讓學生先做一份調查計劃,然后采訪老人,觀看抗日電影,搜集南京大屠殺等相關資料。為了拓展這個單元的外延,還讓學生查閱了解當今世界上仍飽受戰爭痛苦的國家和人民,讓孩子們更深地感受戰爭的可怕,從而喚起對和平的珍惜。學生整理記錄,交流匯報,最后形成作文。
二、興趣先導
在習作指導中,一旦激發和培養起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去寫去練,從而促使寫作能力得到發展。激發學生習作興趣的方法很多,而“先活動后寫作”是一種能激發學生寫作欲望,提高習作水平的有效途徑。語文課上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不僅能活躍課堂氛圍培養寫作興趣,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寫作素材,而且創造能力將得到充分發展。
1.玩中覓趣。喜歡玩是孩子的天性,讓學生盡情地玩,在玩中“樂”,在玩中“思”。《吃瓜子》的習作指導課時,我就帶了大量的不同包裝、不同味道的瓜子,讓學生在課堂上先吃,邊吃邊說邊感悟。
2.說中引趣。說話是寫作的基礎。葉圣陶先生指出“不善于說未必善于寫”。要想誘發學生的寫作動機,首先必須訓練學生會說。只有以說導寫,才能激發學生表達的興趣,才會有話可說。在作文課上,一步步引導孩子說話,既激發學生的興趣,又在悄無聲息中訓練孩子的寫作方法。
3.境中激趣。創設情景是啟發學生作文興趣,是學生“想寫”的有效措施。比如訓練學生場面描寫,我們進行了掰手腕、夾彈珠、成語接龍、你說我做等游戲活動,讓情境進課堂,讓課堂活動化。
4.評中勵趣。我們在評價任何一篇習作時都應該發現文章中的閃光點,真誠而不吝嗇地激勵學生,尊重、關心、喚醒學生智慧的潛能,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并能在各自的起點上得到個性的張揚。
三、立足課本
課本是訓練學生寫作的重要載體,像運動場像訓練基地,更像是習作的根據地。我們應該以課本為老師,立足課本,用好課本,用活課本,進行科學有效的讀寫結合訓練。根據教學需要,讓學生以課文為范本,模仿借鑒課文表達方法;或遷移寫作手法,訓練能力;或就地取材,將課文轉化為習作內容;或以句型句式為武器,一箭雙雕練讀寫,既理解課文又練好表達;或于課堂上見縫插針,“擠進”句段訓練;或于課外,騰出時間進行小練筆。不經意間,以課本為根據地,以讀寫結合為旗幟,以訓練各種表達方式為任務,以培養能力為目標。久而久之,你就會意外發現自己走出了一條作文教學之路。那么如何有效進行讀寫結合訓練呢?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方法:
1.擴寫。擴寫后的文章應該比原始文章更具體、更生動、更具形象。為了使文章在擴寫后更加具體、生動和形象,通常需要將原文的敘述改為描述。它可以增加對人物的環境和外觀、姿勢、運動和心理活動的描述。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添加一些細節,還可以添加一些議論或抒情的內容。例如擴寫《螳螂捕蟬》,可以細致描寫螳螂捕蟬的詳細過程,將動物擬人化,將其動作生動化。關鍵要寫好螳螂的心理描寫,寫好了文章就能出彩,也深化了文章主題。
2.補寫。一流的作家往往惜墨如金,隱含省略了許多不必說、不能說、不想說的話,留下大量思索想象的空間。課文中也有不少這樣精妙的地方。讓學生聯系上下文補寫文中的空白,還原隱藏在背后的東西,既培養想象力,又能走入人物的內心世界,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這樣的閱讀是一種再創造活動。
3.續寫。不少課文常在高潮處戛然而止,留給讀者想象,以達到余音繞梁的效果。對此,可以讓學生模仿課文的寫法,順著作者的思路,從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心理等方面展開想象,將故事繼續編下去。
作文教學要以人為本,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找準每節課的“生長點”。無論是指導寫還是指導評改,我們這節課到底要做什么訓練什么,教師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作為教師,就是要引領孩子用文字舞動他們的心靈,用童心傾聽生命的拔節。引導孩子的心靈走向豐盈,使我們能用最少的旅費,使孩子們到達生命最遠的地方。雖然這個成長過程很漫長,但更多的是需要耐心與等待,相信總有暗香盈袖,心靈遠足的一天。
參考文獻:
[1]朱秀紅.小學寫作教學中的預習策略初探[J].寫作(下旬刊),2018(2).
[2]趙平.借助精彩導入,調動閱讀興趣[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18(5).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