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恒民
摘 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在對初中語文教學活動進行改革創新的過程中,要認識到課外閱讀指導的重要性,并將課外閱讀教學指導作為切入點進行探究,以促進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本文對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的意義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增強課外閱讀教學效果的措施,僅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地區 初中教育 語文教學 課外閱讀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2-0-01
課外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外閱讀能實現對學生閱讀素質的培養,拓展學生視野,使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得到良好的培養。因此在對初中階段語文教學活動進行改革創新的過程中,要加強對課外閱讀的重視,并挖掘有價值的教學元素,增強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為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培養提供重要的輔助。
一、農村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農村地區的教育資源有限,課程改革的深入還不夠徹底,新時期在組織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加強對課外閱讀指導的重視,并探索課外閱讀教學的優化創新,以促進教學作用的發揮,為學生學習課外語文知識提供相應的指導,全面系統的增強教學組織活動的綜合發展成效。具體解讀在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課外閱讀教學的重要性,發現借助課外閱讀教學的作用能快速實現對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培養,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學生的整體認知水平會得到明顯的提高,在逐步增強學生語文綜合成績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在課外閱讀的作用下,學生的眼界會得到拓展和延伸,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認識和理解能力也會顯著的增強,有助力學生文學素養的強化,奠定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其次,在深入推進語文素質教育活動的情況下,語文課外閱讀日漸受到重視,學生能借助相應的閱讀活動豐富自身課余生活,在良好文化環境的熏陶下農村地區的學生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形成相應的學習信心,對學生獲得長遠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當前農村地區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現狀
基于新課程改革背景對農村初中地區的語文課外閱讀教學基本情況進行研究和解讀,能夠看出在教學組織活動中,大部分農村初中教師已能認識到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并針對課外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進行了適當的探究,組織開展了多種類型的課外閱讀教學活動,語文教學質量得到了明顯的提高。但因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農村初中課外閱讀教學仍然存在明顯的問題,如學生缺少足夠的知識積累,農村地區的學生在前期接受教學指導的過程中,對課外閱讀的積累有所不足,導致在初中階段參與課外閱讀學習活動的過程中,自身閱讀能力不足,閱讀方式單一,制約了課外閱讀教學作用的發揮。又如教師無法基于信息技術的應用對學生實施多元化的教學指導,農村初中課外閱讀指導長效性偏低,涉及到的范圍也相對較小,難以真正發揮出課外閱讀的重要作用,會降低語文教學改革的綜合成效。因此十分有必要針對課外閱讀教學改革進行系統的研究,提出合理化的教學建議,爭取能發揮出課外閱讀的重要作用,輔助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培養,為農村地區的中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
三、對農村地區初中語文教學進行改革創新的策略
1.趣味性課外閱讀活動,吸引學生注意力
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最重要的一點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主動參與到閱讀活動中,彌補學生在課外閱讀方面基礎不足的問題,盡量提高教學組織活動的綜合效果。所以教師在對課外閱讀教學進行改革創新的過程中,要把握閱讀教學的基本元素,增強閱讀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能主動參與到閱讀活動中,發揮課外閱讀教學的重要作用。
如在完成對冰心《憶讀書》的課程教學后,教師可適當的插入多種類型的課外閱讀書目,讓學生基于冰心的閱讀體驗和感受參與到閱讀活動中,為學生參與課外閱讀活動提供相應的指導。如讓學生在閱讀《朝花夕拾》的過程中,感受封建社會人們生活的痛苦,增強教學有效性。在此基礎上,為了增強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教師可嘗試引入趣味性閱讀方式,如農村地區的學生在課后階段參與情景閱讀、角色扮演閱讀等,在主動閱讀的基礎上,實現對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突出綜合閱讀效果[1]。
2.因地制宜,選擇適合農村學生的課外讀物
農村地區初中階段的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相對較少,學生閱讀基礎薄弱,文學素養偏低,且學生家長一般文化素質也不高,因此在引導初中學生參與課外閱讀的過程中,要盡量因地制宜的選擇一些作品,增強課外閱讀書目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適應性,提高學生參與課外閱讀活動的成效,促進閱讀教學指導效果的進一步增強。
如在組織學生針對酈道元的《三峽》開展教學活動前,教師認識到抽象的文言文知識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因此在課外拓展閱讀方面,向學生推薦了一些簡單易懂的“三峽”科普文章和說明文章,讓學生能在積極參與課外閱讀的基礎上,對三峽的歷史及三峽的整體地勢形態等形成形象化的感知。在此基礎上,教師組織開展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結合所學內容對《三峽》進行系統的學習和論述,為學生學習文言文知識提供輔助,增強農村地區學生初中語文知識的學習效果,為他們綜合素質的培養創造條件。
3.多樣化活動,增強學生的閱讀體驗
在根據農村學生的閱讀特點和需求開展課外拓展閱讀過程中,教師為了增強學生的閱讀效果,可結合閱讀內容開展多樣化的拓展閱讀活動,增強課外閱讀活動對學生的吸引力,使學生在參與閱讀的過程中也能獲得良好的體驗[2]。
如在組織學生對《南京大屠殺》進行學習后,教師可一方面為學生推薦適合他們閱讀的相關書目,另一方面要求學生在閱讀中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對南京大屠殺的情況做出判斷,并在總結資料的基礎上開展小組展示活動,讓學生將自己對南京大屠殺的理解受到的教育和啟示等展現出來,增強教育的深刻性,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培養。
綜上所述,前農村地區初中語文教學組織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教師要從多角度探索教學改革的措施,對學生實施多元化的教學指導,促進教學綜合效果的明顯增強,奠定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康華維.對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的有效探討[J].中外交流,2018(36):95.
[2]唐華鳳.農村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的有效指導策略[J].文理導航(上旬),201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