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林林
摘 要:當前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形勢促進學生社團活動應不斷完善,為促進學生就業發揮最大力量。本文對高校社團活動對學生就業能力的影響進行簡述,并提出以就業能力為導向,展開學生社團活動的有效策略,以期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就業能力 高職院校 學生社團活動
引 言
在高職院校有效開展學生社團活動利于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道德水平以及綜合素養,提高學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的就業優勢。因此,高職院校應科學指導學生社團活動,通過各種自主學習和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在就業能力的指導下,研究高職院校社團活動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
1高職院校社團活動對學生就業能力的作用
1.1提高學生技術水平
在高職院校中,有著豐富的教學資源,在此基礎下開展學生社團活動可提高學生的技術能力。通過為學生展開豐富的職業社團活動,豐富學生的思想,在活動中將理論教學和實踐知識有效融合,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將學生興趣和培養學生就業能力相結合,促進學生讓對專業技術進行鉆研,從而實現學以致用,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術水平。
1.2提高學生道德水平
學生社團活動為其提供就業實踐的環境,促使學生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遵守職業道德,確保各種職業性的社團活動順利完成。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的理論教學難以為學生提供職業道德的實踐機會以及空間,因此,可通過學生社團活動培養其的職業道德水平。通過實踐活動展示出學生獨特的人格,并促使其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通過具體的制度,促進學生之間互相監督,約束自身道德行為,培養出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操,形成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因此,高效開展社團活動可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水平。
1.3培養學生職業素養
高職院??赏ㄟ^學生社團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而提高其職業素養。由于社團活動可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培養學生就業能力的前提下,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其在具體的職業環境中的溝通能力,主動與社團其他成員之間進行有效溝通,提高其團隊合作意識。在具體的社團活動中,可根據學生的角色進行合理分工,教師可適當對學生的角色進行轉換,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其樹立職業理想,并對職業思維有正確的評判,促進其實現職業目標。此外,還可讓學生自己組織和策劃社團活動,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統籌規劃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1]。
2以就業能力為培養維度開展高職院校學生社團活動的具體策略
2.1優化高校社團結構
當前高職院校的社團結構現狀為娛樂性的社團居多,職業性的社團較少,因此,不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價值觀以及對自身日后的職業生涯進行規劃。高校只有不斷完善自身的社團結構,才可促進社團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具體可通過以下幾方面進行優化:
第一,充分了解不同類型社團的功能,以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需求為導向,充分發揮高校學生社團作用,建立更多和學生就業相關的社團類型。例如:就業指導社團、創業社團等,通過校園社團實現和各個企業之間的有效對接,以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為為主要目標。第二,對就業類型社團的分類進行細化,根據學生職業需求,利用社團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促進學生日后具備從業優勢,實現學生就業和創業等共同發展的教學目標。通過對學生不同就業崗位的具體需求進行分析,充分發揮出各種就業類型社團的價值。第三,不斷引導學生思想,促使其對自身準確定位,這樣利于不同的學生根據自身需要選擇參加不同的社團,促使學生全方位成長。通過以上幾種形式,優化高職院校的社團結構,切實根據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展開不同類型的社團活動,才可為學生提供更多提升職業能力的
機會。
2.2提高社團管理水平
高職院??赏ㄟ^加強對社團的管理,為學生營良好的學習氛圍,提供更多優質的教學資源,通過各種社團活動,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進行積極引導,促使其提高對自身的管理水平。第一,建立完善的社團制度,把學生社團的管理納入到高職院校的總體管理工作當中,及時掌握社團的進展動態,不斷分析社團內容,對社團成員的活動狀態進行分析和評估,從而形成完善的評估機制,積極鼓勵學生大量開展和就業相關的社團活動,提高學生對社團活動的參與程度,逐漸形成規范的活動體系,引導學生按照具體模式展開活動,重視社團文化的建設。第二,建立完善的社團指導教師隊伍,具體可由學校對社團的建設進行指導,聘任社團管理教師,提高教師在社團指導工作中的積極性,逐漸形成優秀的管理隊伍。同時,在社團中使用競爭上崗制度,社團中的領導成員通過選舉方式產生,并對領導成員進行全面培訓,以自薦和選舉的方式促進學生社團形成良好的發展機制。第三,增加投資力度配置社團資源,為各種活動提供必要的經費和設施,積極鼓勵社團參加各種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
2.3為學生搭建實踐平臺
高職院??赏ㄟ^為學生搭建校內和校外的實踐平臺,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提高。首先,聯系校內外的各種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的機會,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成長。通過加強社團和校外實習機構的聯系,建立學校和企業的關聯機制,為學生社團的建立和社會溝通的渠道,加強社團和企業之間的交流。其次,探索出社團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機制,例如:建立學生職業能力成長部,為學生提供講解,拓展社團活動空間。最后,將社團引入企業,以企業的文化特色,建立社團文化,將企業運行的優勢部分融入到社團活動中。通過為學生搭建實踐平臺,增加其和企業之間的互動,進而提高其就業能力[2]。
結 論
綜上所述,在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能力方面,應充分發揮學生社團的作用,明確社團活動對學生的影響,并通過優化高校社團結構、提高社團管理水平、為學生搭建實踐平臺等方式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實現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王珮樺,練波.高職院校學生社團活動與職業素質培養實證分析[J].四川勞動保障,2018(S1):63-65.
[2] 鄂英博.高職院校學生社團培養大學生就業能力研究[J].北方經貿,2013(05):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