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識字率低,生活經驗不豐富,好玩好動,對于語文閱讀教學來說是困難的。本文從強化閱讀預習、激發閱讀興趣、提升閱讀水平三個方面,探索了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常見的途徑和策略,這對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養成閱讀習慣,提升閱讀水平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閱讀;預習;興趣;習慣;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0-014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0.132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加強閱讀教學,擴充學生閱讀容量,提高閱讀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我認為,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小學低年級和高年級由于年齡和能力等問題,其閱讀重點和教學目標應該有所區別,小學低年級應側重于學生認字識句的積累,高年級應該側重于感知感悟文章。
那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提升低年級學生認字識句的能力,使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呢?
一、提出明確要求,強化閱讀預習效果
預習是低年級閱讀教學有效開展的首要環節。剛剛入校的小學生識字不多,盡管在幼兒園已經接觸過不少漢字,但能夠真正識字的孩子仍然鳳毛麟角,他們多數面對語文課本或課外讀物,感興趣的是其中的圖畫,對文字部分猶如看“天書”一般,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更談不上。因此,要強化閱讀前的預習,尤其在家長的輔助下進行預習。
而有效的閱讀預習,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預習前,教師要通過班級微信群、QQ群、校訊通等方式明確具體預習要求:(1)全文閱讀,發現生字,標注生字;(2)借助字典,標注拼音,認識生字;(3)每段閱讀,標注自然段;(4)多讀幾遍,提出問題(家長可以提出,學生也可以提出),回答問題;(5)檢測抽查,把關過關。這樣,學生帶有一定的目的去預習,且有家長的參與與輔助,其識字率會提高很快,閱讀預習的效果會更好。
二、從學生實際出發,激發閱讀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是閱讀教學有效開展的第二環節,這也是關鍵環節。小學生天性活潑好玩好動,其思維認知以感性認識為主,作為教師,我們要從學生身心發展的實際出發,通過豐富多樣的閱讀形式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點燃學生閱讀的激情,打開學生閱讀思維的閘門。
(一)將學生心理發展特點與課文題材相結合
低年級學生喜歡圖畫、喜歡唱歌、喜歡舞蹈等,而課文題材又多種多樣,把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課文題材相結合,鼓勵學生通過看圖說話、通過畫一畫說一說,鼓勵學生唱一唱,鼓勵學生演一演,完全可以將課文抽象的文字化為形象的事物,將繁雜的知識化為具體的實物,并能將學生帶進情境教學中,激發學生更深層次的感知與感悟。
例如,關于《丑小鴨》閱讀教學,由于課文涵蓋丑小鴨、小鳥、獵狗、天鵝、農夫等各種各樣的角色,我讓不同的學生扮演其中的角色,然后根據課文內容進行表演,要求有適當的對話,盡管學生的表演十分稚嫩,但學生樂于參與其中。尤其是學生體驗課文的熱情被點燃起來,學生學習語文的激情被激發出來,這是值得肯定的。
(二)賞識教育進行時,鼓勵學生不斷進步
教學,畢竟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一場平等交流與對話,低年級學生學習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相對更短,學生除了受紀律的約束外,更容易出現開小差、鬧亂課堂等違背課堂紀律的現象。有人說,“好學生是夸出來”,這雖不是一條真理,但有一定道理的。對于學生的閱讀,甚至是一個生字的認識,只要他們做到了,我就要表揚他們,鼓勵他們,使他們對學習語文始終充滿興趣和信心;學生讀錯了,或者違犯了紀律,我不過意責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何況小學生呢,要允許他們犯錯,且要多正面教育,用閱讀習慣好的學生引導和帶動閱讀習慣較差的學生,使他們共同進步;反對動輒就諷刺、挖苦,甚至打擊學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做法和行為。
(三)養成反復誦讀的習慣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低年級學生閱讀能力提升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反復誦讀,且貴在自覺和積累,通過反復誦讀,學生會由課內逐漸向課外拓展;通過反復誦讀,學生會準確并加大認字、斷句、識意的力度;通過反復誦讀,學生會養成有感情地讀,會感悟其中的情感,并自覺接受其中的教育。一旦學生閱讀習慣養成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自然會飛速提升。
三、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提升閱讀水平
現代信息技術已經逐漸普及校園,班班通、網絡、多媒體等技術輔助教學已經成為現實。低年級學生閱讀習慣尚未養成,閱讀能力畢竟有限,而現代信息技術卻可以為閱讀教學打開一扇開闊視野眼界、提高閱讀能力的窗戶,因為現代信息技術可以集視頻、聲音、圖片等各種教學資源為一體,可以有效彌補文本教學的不足,用準確的閱讀范例輔助教學,用精美的動漫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促使學生學習與模仿,還可以培養學生閱讀興趣,開闊學生視野,提升學生認知,更能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綜上所述,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要從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出發,教師、學生、家長等共同出力,教師加大教學改革,學生增強閱讀興趣,加上家長輔助教學,學生的閱讀習慣將會逐漸形成。
參考文獻:
[1]周小英.小學語文低段閱讀教學之我見[J].中文信息,2015(3).
[2]劉重慶.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4(9).
[責任編輯 薛曉靜]
作者簡介: 張秀琴(1976.10—),女,漢族,福建仙游人,小學語文高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