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電子商務》課程學習質量,文章在對大學生《電子商務》課程現狀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過程化”模式在課程學習中的優勢進行了分析,并就筆者所在學校的實踐對“學習過程”模式下高職學生《電子商務》課程學習模式進行了深入地探究。
關鍵詞:過程;電子商務;高職學生
估計各位都聽過,在我們的高校當中有一個口號一直在流傳,它就是“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師的法寶”,這句口號將學生與老師的關系,形象地界定于“被考”與“考”的簡單關系了。多數學生都會這么認為,老師,他們就是一個個掌握著他們命運和前途的高高在上的各種考官角色;而作為被考者的角色,他們則是不得不接受著各種形式化的考試的對象。事實上,當高校學子們把本來的求學目標,簡單認定為是被動地去接受各種無聊的學習任務,被動地去接受無聊的考試的時候,可以想象,這樣的狀態之下何談學習成果,當然也就更談不上所謂的在各種教學活動之中能夠積極主動地投身其中了。在筆者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過程當中,一直在思考,如何轉變我們一般性的“教”與“學”的過程,改革我們的課程學習考核方式,目標是希望所有的學生們能主動尋覓自己最想要的目標,主動去學習專業知識,這樣也同時有助于改善本該和睦的師生關系,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事實上,對于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以就業為最終導向的全國所有的高職高專院校來說,我們的老師更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只有改變考核方式,改變考核手段,我們高校培養的人才,才可以在綜合素養上,在實際能力上更貼近崗位需求,才能具有更強的專業水平。
基于學習過程的《電子商務》考核方式的改革和探索,筆者在學校已經進行了近五年的試驗性研究,想通過本篇文章跟各位同行就《電子商務》課程的教學改革匯報一些自己的做法,與各位交流。
一、改革思路的背景
2015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率先提出“互聯網+”的概念后,電子商務就被無數的企業作為傳統模式轉型升級的武器,同時,它也被無數的企業作為搶占機遇、增強實力的武器所追捧。同時,又因為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與互聯網發展有著極高的相關性,隨著互聯網的高速邁進,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在全球范圍內迅猛崛起,并越來越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
《電子商務》是一門多學科交叉性課程,它的綜合實踐性強,并且因互聯網的發展而不斷更新完善。自2008年起,《電子商務》在安徽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各專業作為公共選修課進行開設。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認為,《電子商務》的現有考核手段存在一些弊端,不利于學生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升。有鑒于此,近年來,筆者對《電子商務》課程的考核手段進行了大膽的改革,經過探索和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課程考核改革實施的基礎
我們都知道,教學改革是改善教學質量的根本途徑,它也是高校取得長效發展的永恒主題。近五年來,筆者在安徽郵電職業技術學院《電子商務》教學改革中進行了多項大膽的嘗試。《電子商務》作為安徽郵電職業技術學院的公共選修課程,已開設十年,每年都有8-10個教學班級,400多名學生參與本課程學習。近年來,作為本門課程的主講教師,為了實現教學內容與社會需求的有效銜接,與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合作出版了課程教材,并在國內十幾所高職高專院校廣泛使用。
三、原有考核方式存在的問題
原有考核方式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教師為主,學生為輔
一般的課程課堂教學模式多以理論講授為主,最后的課堂現狀就是,教師一人在唱獨角戲。一般性的,學生在課程開始之前不知道今天的主要內容,也不了解今天所學知識對專業學習、工作實際有什么意義。多數學生在整個教與學的過程中總是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無法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當中,因此,我們高校的教與學的矛盾成為常態。
2.課程學習考試目的化明顯,學習實際效果差
由于過程化成績在本門課程總成績當中的占比較小,所以容易造成一種結果就是學生對過程學習不夠重視,到課率偏低,平時的作業完成質量較低;學生們往往都是在期末考試來臨之前突擊應付一下,很明顯這樣的學習缺乏對知識的完整積累,也不利于學生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所以說,在安徽郵電職業技術學院《電子商務》的教學過程中,考核方式改革勢在必行。
四、課程考核改革的主要思路
眾所周知,課程的考核方式和手段的不同,將直接影響著這門課程的學習效果。我們對于課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進而提高學習效果,其實對于所有的學生而言,只要能夠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并且能夠有所收獲,他們自然都會對課程學習產生強大的黏合。我們的改革思路就是希望在《電子商務》課程學習中,所有的學生都可以通過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充分感知《電子商務》課程的內涵和實質,真正做到職業技能的提升。我們《電子商務》課程的總體改革思路是: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的精神,以學生就業為導向,強化實踐性教學過程,并結合《電子商務》課程的職業教學目標和特點,強化對過程化的形成性考核,弱化結果性考核。
五、具體實施方案
基于學習過程的考核方式的改革,強化了學習過程中學習態度,注重實操表現,強調學習過程中的節點考核,期末考核只針對那些過程考核不合格的學生,這樣就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日常考核,關注日常的實訓項目。在課程之初,把課程考核目標講清楚,在日常教學中,做到有檢查有記錄,到期末時,有據可查。期末考試不是每一位同學都需要參加,這樣可以鼓勵絕大多數同學的學習熱情,課程成績比較客觀地反映學生對于課程實際操作能力和水平,也可以體現課程考核和課程分數的客觀與公平。
1.考核對象及課時安排
我們以2014年-2015年第一學期的教學班級為例,班級學生有94名。
2.考核構成
過程性考核+終結性考核=學生總評成績
過程性考核80%+終結性考核20%=學生總評成績100%(總結性考核對于過程性考核合格的同學來說是直接加分的,過程性考核分值達到75分為合格)
過程性考核=出勤5%+學習態度及表現5%+平時作業30%+電子商務策劃20%+電子商務實訓活動20%
終結性考核采用開卷筆試,試卷中專業理論基礎知識占60%,實操類解決問題的內容占40%
3.考核表現形式
過程性考核主要采用《電子商務》實習實訓系統進行,分單元分模塊對電商各環節進行實操性訓練。實訓系統可實現自動評分模式,實訓結束即可了解自己的成績。
六、考核方式改革成果
基于學習過程的《電子商務》考核方式的改革,得到了多方的理解和支持,經過實踐,總結出以下成果:
1.全方位調動學生的過程化學習的熱情,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實訓全過程
通過基于學習過程的形成性考核,學生到課率得到了保證,因為每一次實訓考核都是一次全班同學的能力大PK,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同時因為各模塊成績及時呈現,課程老師可以及時有效地掌握課程教學效果,如此,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大大提升,教學質量得到了有效保證。
2.強化課程實踐,豐富課堂生活
《電子商務》課程學習有很多的環節與實際生活過程密切相關。比如網絡營銷部分,我們通過布置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實訓內容,引導他們對專業崗位的工作內容認知,通過微博營銷策劃活動,網絡營銷能力秀活動等等,為學生們個性化地自主學習提供了機會。過程化實訓實踐拓展了學生們的提升空間,為他們順利完成未來的工作內容任務,創造了條件,也使學生們通過活動,加深了相互間的了解,提升了溝通交流的能力。
3.多重維度考核,提高綜合素養
全過程化的動態考核,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及時了解各模塊學習質量,同時更加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為將來順利就業和自主創業做好鋪墊和銜接。真實的場景訓練,能夠讓他們有機會提早接觸社會,鍛煉學生們的各種實戰能力,靈活應變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收獲,將會是學生們獲得的最大的財富。在2015年第五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意、創業大賽(安徽賽區)的比賽中,安徽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參賽隊,與本科院校的學生同場競爭,最終獲得了二等獎。在2017年5月安徽省電子商務技能大賽中,安徽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榮獲二等獎。
參考文獻:
[1]宋義秋,魏亞楠.淺談電子商務帶來的企業管理的變革[J].科技資訊,2009,(03).
[2]林魯生.談電子商務企業組織結構設計[J].商業時代,2009,(12).
[3]周星.淺析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J].科技創新導報,2009,(07).
[4]徐曉雨.電子商務——傳統企業管理現代化的加速器[J].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01).
[5]王尊民.電子商務促進企業管理現代化[J].現代商業,2008,(08).
[6]周海兵.電子商務時代的企業管理變革[J].時代經貿(下旬刊),2008,(11).
作者簡介:方健(1975.04- ),男,漢族,安徽合肥人,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企業管理、項目管理、電子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