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
摘 要:與企業會計不同,預算會計主要應用于政府部門、行政事業單位,是一種非營利性機構使用的會計制度。在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作用下,公共財政制度為適應市場需求,不斷做出調整,實行統一采購、國庫集中收付、政府收支分類等預算會計制度改革。本文將簡述預算會計制度改革背景,對預算會計制度改革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帶來的影響進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完善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會計制度改革的策略,以期能夠為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信息真實性、實用性、全面性的提升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關鍵詞:預算會計制度? 行政事業單位? ?改革影響? ?改革策略
一、我國預算會計制度改革背景
預算會計制度改革前,我國現行預算會計制度是由《行政單位會計制度》、《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以及《事業單位會計準則(試行)》等多部會計制度文件組成。在市場經濟不斷調整升級的大背景下,該預算制度存在一定缺陷,比如說靈活性欠佳、信息透明性有待提升等問題,嚴重制約了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創新發展?,F行預算管理制度主要存在如下問題:首先,條塊分割的模塊化管理模式下,各行各業所應用的會計制度不盡相同,這就導致會計信息完整性難以保證,致使政府部門的監督評價流于形式。其次,行政事業單位大多數采用收支相抵的核算方式,嚴重影響會計信息質量,無法真實反映行政事業單位的真實經濟活動。第三,體制內的條條框框,導致預算制度過于僵硬化,使預算會計制度的實際應用效果差強人意。同時,由于行政事業單位的特殊性,國有資產信息會受到一定保護,會計信息無法實現完全透明化,僅僅從行政事業單位公布的相關會計報表很難反映出社會保障金、國有資產保有等方面的詳細信息,這就導致行政事業單位的績效考評以及成本信息統計不夠全面。因此,采用柔性管理方式,革新公共財政制度勢在必行,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預算會計制度改革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影響
(一)部門預算改革影響
部門預算改革要求對一切部門收支進行預算管理,其核算對象包含所有預算資金以及與預算執行情況相關的預算會計?;诖?,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對預算會計科目、核算體系以及考核結構進行重新設置,而在體制內部應用零基預算,則使體制內部的預算會計信息等相關操作迎來新的挑戰。如何促進預算會計操作科學化發展,成為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重點。為適應市場發展,豐富預算會計結構,行政事業單位應詳細預算項目收支信息,構建項目資產時點信息系統,以便真實反映公共財政資源使用管理現狀,并對其進行實時監督審查。
(二)政府采購制度影響
政府采購項目,從本質上來講,體現的是行政事業單位與國家之間的委托、代理關系。采購資金由國家集中劃撥,政府部門統一支配,雖然在預算單位與財政部門之間建立了資金鏈條體系,但是預算單位收支和具體實物之間的流動是脫節的。而政府采購規模逐年不斷拓展,預算制度改革基本可以統一財政資金的支出口徑,在財政部和供應商之間建立支付平臺,促進預算部門與相關實物成立直接關系。同時,財政直接劃撥科目的添加,提高了總預算管理的集中性,對預算工作效率的提升大有裨益。
(三)權責發生制的影響
對企業而言,在會計核算以及計量過程中,權責發生制應用的更為廣泛,且與收付實現制相比,更具科學性。隨著行政事業單位會計職能的不斷深化,行政事業單位會計與企業會計之間的趨同化發展愈發明顯。為保障賬實統一,行政事業單位推廣應用權責發生制是大勢所趨,同時也是其提高資金核算、負債情況的根本保障。執行權責發生制可以有效前移財務管控操作,從而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進行合理規避。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執行過程中,權責發生制的應用將會改變行政事業單位原有會計核算方法,這對相關會計操作人員以及行政事業單位組織架構的科學性、經濟活動流轉的合理性以及資金核算方式等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
(四)國庫單一賬戶管理體系的影響
國庫單一賬戶管理體系的推行,給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資金流轉程序帶來很大改變。財政總預算將所有財政收入以及相關經費都納入核算范圍,促使傳統會計核算方式發生一定變化。而也正因如此,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行政事業單位的收付實現制。比如說,行政事業單位的的收支統一由財政部門委托銀行進行直接管理,國庫賬戶的單一性,要求財政總預算會計根據支付金額做支出分錄,但是嚴格意義講,該筆支出本身是違背收付實現制的。
三、完善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會計制度改革的策略
(一)深化資產實時監管,提高會計核算的科學性
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與完善,要求行政事業單位應與時俱進,創新會計核算方式,豐富會計核算內容,進而促進會計核算體系科學化、規范化發展。預算會計制度改革,是行政事業單位進行核算內容以及核算方式創新的根本保障。因此,相關事業單位,應對長期資金管理給予高度重視,全面落實固定資產管理政策。特別在固定資產折舊管理方面,應嚴格遵循國家法律法規標準,嚴禁發生欺瞞、虛報等行為,減少或避免固定資產流失現象。同時,還應提高固定資產監管力度,及時更新財務保有數據,提升財務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有效性、及時性、完整性,以便為財務報表分析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二)優化會計科目設置,有效反映財務狀況
為真實反映體制內部財務現狀,行政事業單位必須對會計科目進行合理優化與調整,且科學地對其實行細化處理,以便在短時間內盡快適應新的預算會計制度。同時,在國庫集中支付管理體系的影響下,行政事業單位還應積極創新預算核算方式,構建相應統一賬戶,對相關項目進行細化核算。另外,應注意財務信息交叉現象,全面掌控資產、負債情況,避免因虛增等問題,導致財務信息失真現象發生。
(三)提高財政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水平
在預算會計制度改革的貫徹落實過程中,財務從業人員發揮著關鍵作用?;诖?,行政事業單位應強化財務隊伍建設,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優化財務隊伍年齡結構,大力引入專業綜合性人才,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與到預算改革建設當中來,豐富財務隊伍年齡層次結構,形成以老、中、青三代人為核心的人才力量。第二,積極進行人員培訓,可以采用專家會談、組織教育培訓等活動,拓展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眼界,使其及時了解行業最新動態,進而提升他們的綜合專業素養,通過個人價值的實現,以點帶面,加快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會計制度的改革進程,為國民經濟發展儲備大量技術性管理人才。
(四)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有效性
行政事業單位在預算編制執行過程中,應對各方面因素進行綜合考量,以便削弱甚至消除預算與會計核算之間的偏差。首先,行政事業單位還需要對預算管理以及會計核算實行統一、標準化管理,不斷降低預算與費用支出之間的差異,提高預算工作的實用性、科學性,為行政事業單位的健康、穩健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其次,行政事業單位還需增設在建工程、基本建設結余等會計核算科目,促使財務信息與會計核算需求保持高度一致。第三,行政事業單位要采取有效措施,優化調整會計科目,為核算基礎建設創造便利。同時,還應保證會計報表簡單明了、通俗易懂,可以真實、全面體現行政事業單位的實際財務情況。從而,實現公共財政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提高預算支出管理的科學性、有效性,對行政事業單位的長遠發展起到良好促進作用。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行政事業單位作為重要的政府職能部門,其收支情況與人民和國家的利益息息相關。公共財政資源的使用情況一直廣受社會各界關注。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原有預算會計制度顯然存在一定弊端,預算會計制度改革勢在必行,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因此,行政事業單位應對現行預算會計制度存在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并積極面對,采取針對性措施,引入權責發生制,深化資產實時監管,提高會計核算的科學性;優化會計科目設置,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有效性;健全部門規章制度,做好會計監督工作;加強人才培訓,打造高效、專業的財務團隊,推動內部財務預算機制科學化、規范化發展,為行政事業單位的整體運營提供真實、有效的財務信息。
參考文獻:
[1]田祥宇,王鵬,唐大鵬等.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特征研究[J].會計研究,2016(9),:29-35.
[2]陳艷,于洪鑒,衣曉青等.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框架研究――基于AHP與FCE的視角[J].財經問題研究,2015,(9):72-79.
[3]汪華.預算會計制度改革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影響[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6(9):63.
[4]沈麗欣.預算會計制度改革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影響探微[J].中國鄉鎮企業,2016(3):56-57.
[5]張曉妮.預算會計制度改革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影響探析[J].中國商論,2017,(31):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