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嬌嬌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國際間經濟合作的日益頻繁,對高素質英語復合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斷增加,然而,目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在實踐上卻仍存在諸多問題。在CBI教學理論的指導下,探討在應用型本科院校進行大學英語模塊化教學實踐將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一個新方向。本文具體分析了CBI理論與大學英語模塊化教學的相關性,指出了基于CBI理論指導大學英語模塊化教學的必要性,希望能對廣大英語教育工作者的相關教學與研究有所幫助。
關鍵詞:英語教學 模塊化 改革 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2-0133-02
21世紀,發展應用型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建設應用型大學,一直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我國過去30年的變化和發展以及全球化競爭力的考驗對應用型本科大學生的知識水平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從最初單一的專業要求轉變為更為全面的、多層次的、復合型的知識架構,這也體現出要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和綜合文化素質的目的。
為改革傳統教學模式,近年來,我國很多高校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實驗研究。模塊化教學模式是適合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培養現代人才目標的一種教學模式,現已在各高校被廣泛應用于各個學科,特別是大學英語課程的改革之中。筆者主張在模塊化英語教學改革中引入CBI理念,旨在使語言學習從單純的語言學習轉向語言學習與學科知識相結合,以還原語言作為工具的本質,以期對正在面臨轉型、且積極探索英語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全國各高校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一、CBI理論與大學英語模塊化教學的相關性
(一)CBI理論
(1)CBI理論的定義。CBI全稱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是一種以教學內容為依托,將語言學習與學科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其倡導的是將語言學習從單純的語言學習轉向語言學習與學科知識相結合,還原了語言作為工具的本質。[1]CBI教學理念起源于西方,被廣泛關注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是通過運用目的語教學內容,把語言系統與內容整合起來進行第二語言教學的方法。
(2)CBI理論的特點。CBI 理念的形成基于交際理論、二語習得理論和建構主義理論,在相關教學理論、心理學、語言學方面都有較深厚的基礎。CBI理論不僅僅是指單純的語言教學,更是將探索性和趣味性作為學習者的學習出發點,將所教的語言以主體內容滲透的形式使學生更輕松地接受語言知識,強調通過語言的使用來進行語言習得,將語言教學與專業學科的知識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它將課堂教學多樣化、趣味化,擴增了語言教學的實用性,提高了學習者的學習自主性。這樣,也減少了傳統教學模式單純知識學習的弊病,極大地增加了學習者的接受能力。
(二)模塊化教學
(1)模塊及模塊化教學的含義。模塊化教學模式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初期。美國Dartmouth College感知神經學研究中心Michael S. Gazzaniga教授于1976年首次提出“模塊”的概念,指出以現場教學為主,以技能培訓為核心的教學模式的重要性。[2]比較有代表性的模塊化教育模式包括CBE(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能力本位教育)和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模塊式技能培訓)兩種流派:前者是以執行能力為依據確定模塊,以從事某種職業應當具備的認知能力和活動能力為主線的“能力模塊”;后者是以技能培訓為核心的一種教學模式。兩種流派的模塊化教學模式都強調實用性,重視能力培養。
(2)基于模塊化教學的研究。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曾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這是多模塊分層次教學的雛形。20世紀90年代起,我國對模塊化教學模式的探索開始重視起來,許多專家學者就模塊化教學進行了深入研究,主張將此模式大膽地引入到大學英語教學中,這不僅有助于突出語言學習的實用性,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將所學的語言技能靈活應用到所學的專業領域之中,也將對英語教學改革的全面開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語言學院副教授李衛東(2015)在《基于能力本位的大學英語模塊化教學可行性研究設想》一文中也曾強調,能力本位的模塊化教學是適合我國高等教育培養現代化復合型人才的教學模式之一。[3]該文科學地闡述了研究與探索開展大學英語模塊化教學以及培養大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現實意義。山東藝術學院公共課教學部副教授徐承生(2013)在其發表的《推進大學英語模塊教學的幾點思考》一文中指出,普通高等院校應針對本校非英語專業學生積極實施英語模塊化教學活動,統籌教材、安排師資,重點突出課堂教學的實踐氛圍,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4]此外,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外語系張彥春(2017)也在《大學英語模塊化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究》一文中以《全新版大學英語綜合教程》(第二版)為例,探究了大學英語模塊化教學模式的實施步驟,認為實施大學英語模塊化教學模式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5]
(三)CBI理論與大學英語模塊化教學模式之間的聯系
在CBI理念下開展大學英語模塊化教學模式,對于培養全球化經濟發展需求的英語復合型人才是有益且可行的探索與嘗試,二者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CBI理念指導著大學英語課程還原英語作為語言工具的特點,其倡導的是將語言學習的重心轉向通過學科知識的學習來提高目標語言的能力,強調通過語言的使用來進行語言習得。大學英語模塊化教學模式能根據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教學對象,將教學內容分解成若干個模塊,可適當增加、減少或更換其中的一些模塊,使大學英語教學達到“新穎、有趣、實用”。模塊化教學可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做到因材施教;可使教師實現有效的教學組織,使教學結構更為緊湊;可使英語學習變得更加輕松有趣;可增加教與學的空間和自由度,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有助于克服傳統教學方式和教學評價方面的弊端;有助于為學生的多元化職場生涯做準備。模塊化的英語教學方式也可以有效解決均衡式英語學習的問題,讓學生選擇性地學習自身需要或者比較偏好的英語模塊,進而真正實現英語作為一門傳授知識和教給學生一種特殊生活技能和工具的課程,這與CBI理念完全吻合。
二、基于CBI理論的大學英語模塊化教學模式的創新性
以CBI理論為依托在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行大學英語模塊化教學模式是教學模式的新探索,具有一定的創新意義。理論上,CBI理念倡導的是將語言學習和學科知識學習相結合。語言學習的重心轉向由學科知識的學習來提高目標語言的能力,這將為廣大一線的英語教學工作者的相關研究提供一定的學術借鑒。實踐上,培養復合型英語人才一直是英語教育的重要任務和方向。然而,英語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卻暴露出諸多的問題,現已成為高校發展中一個非常薄弱的環節。大學英語模塊化教學模式能依據不同時間、教學對象,將教學內容分解成多個模塊,可適當增加、減少或更換其中的某些模塊,使大學英語教學達到“新穎、有趣、實用”。模塊化教學無疑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模式。
三、結語
我國英語模塊化教學研究起步較晚,相關研究也不多,缺乏體系性和規范性,而目前以CBI理論指導英語教學仍是一個新的領域,兩者有機結合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研究自然相當缺乏。文中筆者具體分析了CBI理論與大學英語模塊化教學的相關性,指出推進以CBI理論為依托的大學英語模塊化教學的必要性。靈活的模塊化教學可為高校的轉型發展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而應用性大學英語模塊化教學的推廣可使各高校更好地融入目前全社會大改革的浪潮中,為各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開辟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季正紅.基于CBI理論的大學英語教師知能構建[J].教育與職業,2014(2):82-84.
[2]趙忠江.對外漢語模塊化教學設計研究[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2):141-144.
[3]李衛東.基于能力本位的大學英語模塊化教學可行性研究設想[J].才智,2015(22).
[4]徐承生.推進大學英語模塊教學的幾點思考[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3(5):144-147.
[5]張彥春.大學英語模塊化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究[J].英語教師,2017(24):6-8. ? ? ? ?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