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傳媒學院
隨著數字技術及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互聯網技術以及影視攝制技術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發展和提升,而線上“慕課”也成為互聯網和教育相互融合之下的新型產物。通過“慕課”不但能夠充分地展示出教師的個人風采,而且能夠促使學生利用網絡就能獲得大量的經過教師提煉出來的知識,但如何制作高質量、高品質的“慕課”卻仍然值得大家思考。為了切實保障“慕課”的教學性以及藝術性,應當廣泛地使用影視攝制技術,以此來提升“慕課”的水平及質量。
對比傳統教學的講授形式,采用影視攝制技術的先進手段來進行“慕課”的制作會有很大的優勢。不僅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促使學生學習積極性得到明顯的提升就應當要求當前教師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和傳統教學方法,在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等方面實現較大的創新,通過影視攝制技術不但能夠形象、生動、直觀再現課堂,而且還可在實際制作“慕課”的過程當中通過后期剪輯插入豐富視聽資料,對重要知識點進行標記或者提醒,強調教材的重難點知識,利用特效合成技術對其錄制的課程內容進行摳像、合成處理,運動調色技術手段將視頻課程內容的整體色彩變得賞心悅目。在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吸引了學生注意力的同時,又使學生對課程需要所掌握的知識點產生了好奇心。
工作人員在“慕課”制作過程中應當充分利用影視攝制技術的優勢,充分地結合學生的視覺認知規律,提升“慕課”的趣味性以及課程質量。目前慕課教學一般是系列化的課程,具有重難點突出以及時間較短等特點,通常“慕課”一節課程的時間大約是五到十分鐘左右。據研究,在傳統課堂當中學生的聽覺注意力集中時間僅僅約二十分鐘,而視覺注意力時間更是只有五到八分鐘。對比之下,“慕課”能夠明顯提升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另外,通過使用影視攝制技術制作“慕課”能夠有效地節約教師的板書時間,進一步縮短沒有太多必要的教學時間,整體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及教學效果。除此之外,學生還可以充分地使用重播、暫停、快退、快進等功能,反復停課反復學習,直至切實掌握好整個課程的所有內容。由此可以看出,影視攝制技術在“慕課”中的運用對實現教師的個性化的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以及專業水平等都具備重要意義。
為了更好的制作出高質量的“慕課”課程,教師不僅僅需要結合“慕課”短小精悍的特點開展備課,在保證學生切實掌握整個課程內容及知識點的同時,還需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可以更加集中注意力,因而如何運用影視攝制技術來讓“慕課”變得更加精良,是本文探討的重點。
首先在“慕課”實際制作過程當中盡量避免畫面過于單一、單調、呆板等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可以廣泛使用視頻、音樂或者動畫等非語言符號結合起來處理,例如可以選擇多個場景進行教師的錄制拍攝,給學生更多的新鮮感。另外,在“慕課”現場拍攝過程中,由于某些教師的經驗不足或者缺乏相關的訓練,一旦面對鏡頭很多教師往往者表現得很緊張,表情嚴肅不自然,這時則可以在正式拍攝前與課程設計人員進行充分的交流和溝通,調整好心態,盡可能的適應鏡頭的拍攝,只有這樣才能夠拍攝出比較優質的畫面。當然還是會難免會有不少教師表現不好的鏡頭,此時則需要通過后期制作來進行處理,例如將表現不好的鏡頭換成與課程內容緊密聯系的動畫或者視頻等。當然,在拍攝“慕課”的過程當中保障畫面的穩定性,若是在拍攝的過程當中出現了鏡頭晃動或者畫面搖動的情況不僅僅顯示出影視攝制人員不夠專業,而且很可能會造成學生在學習慕課過程當中產生反感、厭煩情緒,所以對于目前影視攝制人員來說“慕課”更應該被認證對待而不是只為完成任務隨意拍攝。除此之外,“慕課”雖然運用了影視制作技術來對其進行處理,但它在本質上還是一門課程,它并不是一個影視作品,所以對于“慕課”而言,其邏輯性要高于藝術性,因此在“慕課”的實際拍攝和制作過程中需要相關人員保障整個課程內容的完整性及連貫性。
綜上所述,在當前教學的過程當中應當廣泛運用“慕課”的方式提升學生專業水平及學科素養。這不僅僅要求當前教師和攝制人員充分了解“慕課”的特征及內涵,而且應當切實保障“慕課”主題的合理性及科學性,在關注“慕課”趣味性的同時注意邏輯性,只有這樣才能夠做出高品質的“慕課”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