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的構建是集中式教育教學的關鍵,歷代教育學家、心理學家都極其重視課堂教學的構建工作。但是由于道德與法治學科的特殊性,道德與法治文字性的描述、思維觀念判斷較多,因此現在中學生受到各方面的原因影響,閱讀能力普遍降低,僅僅依靠文本的訓練很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甚至起到反作用。微課程知識點的信息化教學,依照教學實際要求播放相關的道德法治等信息化內容,以多種內容手段,彌補閱讀上的不足。
關鍵詞:微課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
道德與法治是規范學生參與社會的重要理論來源,道德與法治共同作用于參與規范社會實踐,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與規范社會行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必須積極開展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育教學,將理論體系與生活實際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要正確理解道德在社會中的作用和法治在社會中的作用,使初中生能夠形成良好的道德法治思維觀念。而微課程應用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上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建立道德與法治學科和社會生活的有效性連接,從而將知識體系轉化為使用的實際行為。
一、 微課程的概念厘定
微課程的教學模式是:以圖片和視頻為載體,以教育教學的內容和目標為中心,以媒體的演示和學生的學習為教育形式,進行信息化的教學。微課程能夠詳細地呈現出課程中的難點重點,方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能夠顯著地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二、 道德與法制在傳統結構流程中的弊端
傳統的道德與法制授課流程主要采用以下的方式進行:第一、教師通過課本實施概念的引導;第二、通過相關的引導實施教育教學過程;第三,獲得教師認可或者課本認可的結論與表述;第四,將相關知識進行記憶后,在進行相關的習題訓練,最終完成相關的考核。但是這種流程往往是學生學習了相關的理論,但是實際過程中總是出現學完后學生感覺很空泛,在實際生活面前總是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而道德與法治的重要內容是預防,不是犯錯之后的思想再教育。
傳統課堂中的流程要想良好實施,就必須具有深厚的理論功底,既要對現行政策、法律、法規等內容比較熟悉的掌握與運用,又要能夠將這些內容表述為學生心理適應條件下的知識講授。而作為一個教師來說,上述能力如果沒有10年左右的時間是不能很好完善的。
而微課程的出現就能很好地解決上述問題,同時也能幫助教師順利地實施成長,下面就將筆者經過探索的道德與法制微課程的流程進行表述。
三、 微課程對初中道德與法治的課程流程的優化作用
(一) 有效地幫助教師進行統一的知識點講授,做到了均衡教育的本質
授課教師的專業能力會因為人的不同而出現不同,因此在面對不同類型的需求授課時,難免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微課程就可以將這樣的差異化影響減少到最小。例如,在教研組的討論中就可以確定道德與法治的教師在某一個知識點上統一用一種視頻與素材進行授課,這樣就將教師的差異化程度減少到了最小甚至消除。同時,由于統一的正確教學保證了知識點上的正確傳授。
(二) 解決了道德與法治的教育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相悖的情況
生活是道德與法治的重要來源,其內容關乎著學生的實際生活,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歷和生活體驗,而且在與社會不斷接觸過程中,自身的生活經歷和生活體驗也會隨之增長,初中學生的生活經歷和生活體驗處于起步發展階段,對于自己所遇到的問題,往往善于用自己的思想和觀點來進行分析與解決,學生的自立傾向越來越嚴重。
針對這樣的問題,教師在進行相關的授課的過程中就可以有效地針對所任教班級的學生心理接受層次進行素材的收集與整理,通過后期的制作轉化為知識點的微課程,通過微課程的展示,幫助學生了解道德與法治的相關聯系流程。通過這些流程幫助學生有效地解決好教學內容與實際內容相悖的情況產生。例如,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解釋某一些需要洞穿時空的知識內容時,通過微課程講授就將有效地讓學生切實地感受到教學內容與實際情況的聯系。
(三) 微課程解決了教師一講到底,強行灌輸的行為,讓知識的學習變成了學生發自內心的感悟,提升學習效率
傳統的道德與法治,不能夠很好地將時間、空間進行連接起來,造成了學生在感知認識上與教師認知不統一,往往出現問題,導致出現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統一進行灌輸,學生學習效率自然低下。
而微課程出現就很好地將教師所要講授的知識點進行了時間、空間的有效的聯系,通過這樣的聯系,讓學生從自身的感悟中獲得知識的認同,這樣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就會提升很多。
(四) 微課程在復習時的應用
傳統的道德法治課堂上,教師復習的手段一般是,教師復述,學生進行回憶或者教師提問,學生解答。但這樣的方式,學生要么神游太空,要么死記硬背,并不能很好地掌握相應的道德法治知識。
微課程的出現,在復習上可以有效地運用視頻和圖片的關聯,關注學生有效地運用知識體系進行處理知識的運用,教師只需要強調注意事項就可以,大大地提升了復習的效率,也完善了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運用。
上述流程中微課程的作用已經有效地幫助教師解決了上課的知識點傳授、課程中講授內容順應理解、學習后復習的知識體系運用三個方面的內容,有效地提升教育教學成績。
參考文獻:
[1]陳清秀.淺談微課在初一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7(4).
[2]勞婷婷.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6(4):130-131.
[3]安華鋒,郝慶華.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活動教學的感悟[J].學周刊,2018(6):67-68.
作者簡介:
楊安貴,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龍里縣羊場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