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俊連
摘? 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的使用越來越廣泛,互聯網以其不受空間限制、交互性強、成本低等特點,在許多行業內都廣泛應用,也對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產生了重要影響。在互聯網時代,要想做好基層黨建工作,必然需要互聯網的助力。在此過程中,我們需要及時轉變思想,提高創新能力,將基層黨建工作與互聯網進行高度融合,與時俱進地開展工作,為實現黨建科學化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關鍵詞? 互聯網;基層黨建;模式;創新
中圖分類號? G2?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9)01-0048-02
目前,許多地方仍然在用過去傳統的黨建方式開展工作,即安排黨員在固定的會議場所進行宣講、座談等,黨建活動形式比較單一,不利于提高黨員干部的學習效果和參與熱情。另外,我們的黨員干部來自基層的各行各業,他們的工作大多都比較辛勤忙碌。如果用以往傳統的模式過黨內生活,開展黨員學習教育活動,會比較耗費時間和精力。但如果利用互聯網的方式開展黨建學習活動,就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為更多流動黨員和無法及時參會的黨員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從而有效提高基層黨建工作效率。當然,互聯網作為高新科技平臺,在應用互聯網開展黨建活動的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還需我們繼續努力探索。
1? 應用互聯網推進基層黨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對策
目前,在應用互聯網技術推進基層黨建管理工作的過程中,主要有以下困難:部分黨員對互聯網認識不足,思想固化;缺乏規范的制度約束;缺少既熟悉黨內工作又熟悉互聯網的復合型人才。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努力做好應對措施。
1)加強思想引導。為了讓廣大黨員真正的接受“互聯網+黨建”這一新型黨建模式,首先就應該加強思想引導。黨委應該通過多種渠道進行宣傳教育,使每位黨員都認識到信息化時代,互聯網的影響力和對推進黨建活動的積極作用。應該積極準備宣傳資料,加強黨員的學習教育,讓他們可以轉變思路,強化互聯網思維,增強接受能力、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2)加強制度建設。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可以供養正能量、傳播正確的價值觀,促進黨建活動地快速推進。但是互聯網也有在因為管理不嚴格造成不良思想傳播的可能。因此,必須加強制度的規范性,制訂一套嚴格的制度規范,論證和梳理風險環節、研究緊急情況應對措施、建立問責和考核體系,用制度來確保黨員在參與“互聯網+黨建”活動時行為規范性。
3)積極培養人才。要想用互聯網更好地推進基層黨建工作的開展,人才是最不可或缺的資源之一。我們必須要加強黨的人才隊伍建設和培養,使其既熟悉黨內的工作,又熟悉目前互聯網技術及其發展趨勢。首先,要吸納年輕人才,加強跟蹤培養。其次,要對現有黨員開展網絡技術專項培訓,為互聯網+黨建工作地深入開展做好準備工作。
2? 加強“互聯網+黨建”的平臺建設
2009年,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了要做好黨建網站建設、推進基層黨組織信息化建設工程。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2017年,黨的十九大上明確提出了全黨要善于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開展工作。可見應用互聯網技術加強黨建工作已成為了今后一段時間內黨建工作發展趨勢,接下來需要研究的就是如何構建一個“互聯網+黨建”的工作體系。
1)圍繞中心,加強黨建平臺的建設和維護。黨建網站的建設已經開展了許多年,基本上各個地區都已經有了自己的黨建網站。當前,黨建網站管理的主要問題就是后期維護問題,例如部分網站無專人管理、信息更新不及時等。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組織黨內熟悉互聯網的專業人才,加強對黨建網站的更新與管理。讓黨建網站真正成為基層黨員了解黨的最新政策和信息的有效渠道。
2)轉型升級,創新服務。我們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數據分析能力強以及信息查詢方便快捷等優點,整合資源,開發業務系統,實現基層黨建工作線上化,推行電子黨務。基層黨建業務系統應該整合黨支部工作手冊、發展黨員、黨員檔案等基本信息。黨支部工作手冊模塊的設計需要讓基層黨員可以方便的查詢黨員情況、支部情況、黨內學習、實踐情況等。發展黨員模塊要根據黨內現行發展黨員的時間限制、審批權限等做好量化標準,設計成集查詢、存儲、時間提醒等于一身的綜合系統。黨員檔案模塊側重于信息的存儲和便捷查詢功能,形成一個準確、便捷的黨員信息查詢數據庫,為日后黨建活動的人員調配打下基礎。
3)創新升級,讓使用更便捷。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安裝手機App,以更快捷的方式獲取信息已經成為了當前互聯網的一個發展趨勢,我們應當順勢而為。除了原有的黨建網、報紙、雜志等原有開辟的黨建欄目,我們應該利用互聯技術,開發黨建App,讓基層黨員可以隨時隨地通過便捷的渠道和平臺了解黨建活動的信息;黨員可以通過平臺填報自己的黨員信息,完成自己的專題學習;黨組織也可以通過這個平臺上傳下達,實現對黨員的服務和管理;搭建黨員學習和交流的平臺。當然,在平臺建設管理的過程中,平臺要選擇有國家安保等級資質的國有的專業技術較強,保密性及黨性素質較高公司建設維護,同時加強必要的后臺防火墻建設,確保平臺安全運營。
4)融媒傳播,推進黨建工作的開展。“網絡發展到哪里,黨的工作就覆蓋到哪里。”互聯網時代,新媒體已成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新陣地,為新時代黨媒黨建宣傳創新帶來機遇與挑戰。除了內部開發的網站、辦公系統、App以外,還要善于借助外部力量,進行基層黨建工作的建設和宣傳。目前,除了傳統的報紙、電視及雜志等,還要利用微博、QQ群、網絡社區等平臺,加強理論宣傳力度,增強與群眾的交流與溝通,推進黨建工作的有效開展。
3? 對未來“互聯網+黨建”深入融合的展望
目前“互聯網+黨建”已經歷經了3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建設黨建宣傳網站的傳統網站時代,第二個階段就是開業務系統的OA線上辦公化時代,第三個階段就是開發黨建信息App的信息與社交并存的時代。未來“互聯網+黨建”的發展,應該會朝向互聯網發展的第四階段“互聯網+內容”的深入融合階段發展。“互聯網+黨建”會進一步提升黨建工作的宣傳效果。運用大數據分析手段,實現黨建工作成果、機關黨員思想動態的數字化、可視化、智能化,助力新時代基層黨建再上新臺階。
1)突出參與性強。交互性強是互聯網最大的特點之一,因此,未來應該充分利用這一特點,構建“互聯網+黨建”的互動平臺。“互聯網+黨建”要充分利用網絡的群體互動性和雙向服務性,構建網絡化、立體化、即時化的實時傳輸信息交流中心。例如,為了順應互聯網發展,增強用戶體驗,2018年10月,紙媒《新京報》利用今日頭條技術順勢推出了新京報App。2018年6月,《人民日報》聯合百度自媒體推出了人民號。這些事件都表明,融合發展是媒體的一場自我革命,猶如逆水行舟、滾石上山,不進是退、緩進也是退。作為基層黨員和媒體人,筆者認為未來“互聯網+黨建”,勢必要突出其較強的參與性,這是大勢所趨。
2)提高實效性和服務性。實效性和服務性是“互聯網+黨建”的吸引力所在,根據黨員黨內工作、生活的基本需求,設定服務板塊,可以打破傳統“限時、限地、限人”束縛,繳納黨費、黨員活動、組織關系流轉等實際工作平臺化,打通服務黨員的“最后一公里。而黨員活動、黨務公開、作風監督、黨員教育、政策宣傳、經驗交流等也需要更有實效性。
3)增強專業性。未來“互聯網+黨建”服務平臺會繼續增強其專業性,在繼續加強服務平臺內容建設的同時,應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高智能分析,把握全市黨建整體狀況和輔助決策作為推廣完善的最高目標,力求以“線上”數據推動“線下”工作,做到信息、記錄、服務、引導精準化,進而有效提升黨建的影響力、穿透力和黨組織的組織力、領導力等。
4? 結束語
總之,在“互聯網+”背景下,黨建工作必須充分利用好信息化技術帶來的優勢,建立統一的黨務平臺和黨政數據資源庫,通過大數據等科技手段進行數字化、可視化、智能化的管理,進一步提升基層黨建工作的科學化和信息化水平。基層黨建工作還要繼續深入貫徹和落實“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工作觀,加強創新和學習,讓新時期的基層黨建工作煥發新活力。
參考文獻
[1]楊東剛.新形勢下“互聯網+黨建”模式的思考[J].大慶社會科學,2018,37(4):42-43.
[2]馮榮.為“互聯網+黨建”插上創新的翅膀[J].人民論壇,2018,27(9):106-107.
[3]馮小清.基于互聯網視域下的基層黨建工作討論[J].才智,2018,15(24):229.
[4]魏光明.信息化進程下的互聯網+黨建[J].智庫時代,2017,2(14):27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