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亞莉
[摘要]生活化的政治教學不僅符合新課改的要求,而且可以提高高中生學習政治學科知識的主動性。高中政治課堂生活化教學,需要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氛圍,豐富來自生活的教學案例,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
[關鍵詞]生活化;高中政治;教學策略
高中政治課堂生活化教學,滿足了學生直觀學習的需要,全面調動了學生的主體性特征,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政治知識、應用政治學科知識的重要手段,教師應當有效應用生活化的政治課堂教學方法策略。
一、高中政治課堂生活化教學意義
(一)提高教學質量
高中政治課堂生活化教學,有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政治課堂的直觀性,有效消除傳統的理論講授教學的弊端;有助于給學生提供一個寬松直觀的教學環境,從而滿足學生自主學習需求;更有助于減少學生因為死記硬背帶來的對政治知識的理解不足,對生活問題關注較少以及缺乏實踐應用能力的問題。生活化的政治教學更多地增強了學生的體驗性,提高了講身邊事、說身邊理的趣味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應當在政治課堂給學生提供感悟生活、探詞生活與改善生活的空間。
(二)滿足課改需要
生活化的政治教學更好地滿足了新課改的需要,可以更好地把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一方面構建了學生完備的政治學科知識體系,給學生搭建了自主學習的平臺;另一方面可以以生活為支點,促進學生對政治學科產生新的認識,有助于促進學生主動意識的發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職業感,幫助學生在生活中樹立理想,全面提高政治教學有效性,發揮政治學科實踐性的價值,實現對高中生思想和價值觀的有效引導。
二、高中政治課堂生活化教學原則
(一)實現師生融合
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水平,還要實現師生有效融合。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根據學生的興趣需要、認知特點和能力水平為學生呈現生活中豐富、生動、直觀的政治學科現象,能夠運用淺顯的語言展示生活中的政治現象。教師還要尊重學生的意見建議,營造寬松的課堂環境,促進學生進行聯想,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生活中政治現象的興趣,提高政治學科教學有效性。
(二)豐富生活素材
提高高中政治課堂生活化教學質量,還要豐富政治學科的生活化教學素材,注重在課本教學案例的基礎上進行拓展,能夠運用多媒體形式提供豐富的視頻、圖片或文字材料,還可以拓展政治學科課程生活化素材的來源。例如,引導學生走進身邊有政治學科特點的股票交易大廳、有政治歷史主題的博物館,以及引導學生參與一些志愿服務性的生活實踐,從而達到促進學生觀察生活,更好地積累政治學科教學素材的目標。
三、高中政治課堂生活化教學策略
(一)生活化的課堂形式
提高高中政治課堂的生活化色彩,構建符合學生日常生活氛圍的高中政治課堂,需要將政治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結合,在學以致用的理念下解決生活中的政治間題,剖析生活現象背后的哲學本質,切實提高政治課堂教學的“有用性”,從而促進學生有效認知政治學科知識對生活的指導價值。首先,教師應當在課堂上構建生活化的政治教學情境,還原生活的原型,讓學生享受生活性的情境,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促進學生感知典型的生活現象,能夠運用語言描述和多媒體展示的方式呈現生活中的政治學科案例。例如,在“貨幣在商品交換中的作用”教學中,圍繞生活中的各種結算實例,促進學生總結貨幣的基本職能,并且用多媒體展示現代電子貨幣支付現象,然后引導學生探討電子貨幣的本質特征,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貨幣在現代社會的價值與呈現形式。還可以結合“比特幣”等新事物進行教學拓展,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相關知識,做到在新奇的生活現象中激發學習興趣目標。
(二)教學形式回歸生活
提高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有效性,還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學形式,注重以學生為主體,組織開展一系列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活動,全面提高學生參與政治學科學習的體驗性。首先,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回歸生活,探索政治現象,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地圍繞學生的生活提問,鼓勵學生開展生活調查,促進學生了解生活中的政治原理。例如引導學生分組實踐,讓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圍繞“市場經濟”主題進行實地調研,使學生進商場觀察“打折”消費的新形式,引導學生觀察行政服務中心有關稅務、工商證照辦理流程等,從而促進學生在觀察中總結問題,更好地深入實地了解政府、經營者、消費者之間的關系。其次,教師還要設置開放的教學空間,引導學生結合生活進行提問,鼓勵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熱點事件要多注意,為課堂熱點事件研究提供必要的素材。高中政治課堂的生活化,還要在豐富直觀的生活現象的支持下引導學生運用政治理論解釋生活中的現象。
結語
高中政治課堂生活化,關鍵在于運用生活案例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展學生的聯想與想象空間,促進學生有意識地關注生活中蘊含的政治學科原理,達到引導學生深入反思、主動探究和不斷學習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沈世弘.構建高中政治生活化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J].成功(教育),2012(24):129.
[2]鄒禮.“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政治課程中的嵌入與實踐[J].學周刊,2014(2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