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玲
[摘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市場的開放程度不斷擴大,為了適應這一時代發展的趨勢和需要,我國人才培養模式也開始朝著國際化的方向發展。在這種國際化的新形勢下,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迅速發展,成了培養國際化人才的重要途徑。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也存在著很多問題。本文主要根據國際化培養人才的實踐經驗,并結合在辦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幾點解決措施,希望提高高職院校培養國際化人才的水平。
[關鍵詞]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國際化人才
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中外合作辦學也成了教育界的關注重點。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不斷提高,綜合國力也在不斷提升。經濟的不斷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大大提高,社會對高校人才的培養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格局中,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也成了培養國際化人才的重點內容。國際競爭日益激烈,這也需要我國培養出越來越多的國際化人才。
一、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培養國際化人才的重要性
新型的教育環境使得我國對人才的教育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培養優秀的國際化人才,才能夠適應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國現階段的教育發展,要將培養國際化人才作為重要的目標,尤其是高職院校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要順應我國改革開放的要求,以增強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高職院校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也不能只是單單地擴大規模,學校管理者必須致力于中外合作辦學的內涵建設,融合國內外優秀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借鑒國外先進的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結合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培養優秀的國際化技術人才。
二、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培養國際化人才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要不斷落實我國素質教育的教育理念,積極貫徹落實科學研究、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人才培養方面的要求。從我國高職院校不斷發展開始,高職教育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發展,高等院校之間的競爭也日益激烈。高職院校想要吸引更多的生源,就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和師資質量,加強院校內涵建設,才能提高高職院校的競爭力和影響力。高職院校屬于專科層次,所錄取的生源也是高考招生中的最后一批,相比較于其他批次,高職院校的學生的基礎文化知識相對薄弱。在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中,學生的知識,文化水平也普遍偏低,大部分學生在中學學習時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國際化人才需要具備多種素質,不僅要擁有強大的語言溝通能力和心理素質,其最基礎的就是跨文化的交流和溝通。英語作為國際通用的語言之一,高職院校在英語的教學方面也在不斷嘗試和探索。但是在我國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中,不乏有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民主平等的課堂少之又少,學生與教師在課堂上基本沒有心靈和眼神上的交流,使得教學效果不佳。大部分高職學生學習英語只是為了應付考試,為了英語技能證書,而不是為了獲得知識。這樣的學習思想和態度會使他們的英語學習停滯不前,再加上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很難教出國際化的人才。
三、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培養國際化人的主要策略
在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中,要想培養出國際化人才,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培養與當地經濟發展的契合度。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的內容須符合經濟的發展,在新生人學教育時,要將學生的專業知識和職業規劃作為重點,讓學生對自己的專業有一個基本的了解。高職院校必須對人才培養方案和就業情況進行詳細的制定,培養學生專業學習的自信心,讓學生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也要采取頂崗實習,現場教學的模式,與國際化企業進行合作,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只有讓學生在國際化的氛圍中進行實際操作,才會不斷增強自身的合作意識、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還可以讓學生打破固有的思維模式,去拓寬思維和開闊視野,以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就業和人生道路。在高職院校中外辦學中,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非常重要。提高學生英語聽和說的能力,是培養國際化人才的重要措施。首先,在高職院校進行英語教學時,教師必須要尊重學生英語水平的差異性,可以采用分層教學和小班授課的方式,對學生因材施教,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其次,教師要為學生創造真實的語言環境。高職院校要結合自身實際的情況,為英語學習安排獨立的教學和學習區域,讓學生能夠在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中,體會真實的英語式的學習。最后,也要充分地利用網絡資源,建立虛擬的英語語言環境,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和熱情,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主動學習英語。
結語
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培養了大量的國際化人才,使得中外合作辦學這一項目得到了快速發展,涌現出了一批高質量獨具特色的辦學項目。但是,在培養國際化人才的道路上,這些進步和成就也只是開始,我國仍處于嘗試和摸索的階段。因此,高職院校教育必須立足于我國的教育現狀,根據我國國情切實制定合適的人才培養策略。高職院校要學習國外優秀的理念和教育思想,對我國傳統教育思想取其精華,融合中外優秀的教育方法。尤其是在對中外合作辦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要進行積極的反思,為培養更多優秀的國際化人才而努力。
參考文獻:
[1]楊欣,趙庶吏,李英軍,等.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的人才培養模式創新——以北京農業職業學院為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
[2]汪衛芳,曹深艷.全球化視野下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的戰略選擇[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4,23(4):4-8.
[3]張莉,周玉全,張勁柏,等.高職院校國際合作辦學中的學分互認制度機制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