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冬田
【摘 要】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其中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培養學生準確、迅速、靈活的計算能力。計算能力是小學生必須形成的基本技能,它是學生今后學習數學乃至其他相關學科的基礎,也是一個人必備的數學素養之一,所以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將為學生今后更好地學習數學奠定扎實的基礎。
【關鍵詞】 小學數學? 計算教學? 策略
在我們平時的數學課堂計算教學中,常常會出現這些現象:教師出示例題講解算法,學生聽完后練習,每次遵循單一的模式;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師采取題海戰術,學生苦不堪言;教師一次又一次強調,為學生改錯糾錯,可是學生依舊犯這樣或那樣同樣的錯誤;在枯燥乏味的講授與練習中,教師不喜歡上計算教學,學生厭惡上計算課。
如何改變這種枯燥、低效的教學呢?努力尋求、不斷優化計算教學的方式方法,是提高計算教學效率、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必由之路。
(一)要讓學生真正明確計算之“理”。
算理是計算之根本,如果將“計算”比喻成一棵大樹的話,算理則是這顆大樹的“根”,提高運算能力的根本問題是讓學生理解算理。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效地引導學生真正理解“為什么這樣計算”和“這樣計算的依據”,從而從理解的層面上透過現象認識本質、深刻感悟、自主構建。
任何新事物的認識,都是由舊引新的過程,算理可以說是學生已有的“舊知”,在計算教學中某些知識和技能是可以通過學生自已探究領悟、自己交流歸納算理、感悟算理、總結計算方法。因此,必須對學生的知識、能力作全面的了解,要對教材內容作細致的分析,把握教學的探究點,讓學生在參與中找出新舊知識的連接點,鼓勵學生應用已學過的知識解決新問題,從而感悟出算理。
(二)要讓學生主動掌握計算之“法”。
在“計算”這棵大樹上,若算理這一“根”扎得深,則會衍生出遒勁的“枝”——算法。學生理解了算理,就為掌握計算法則打下良好的基礎,使學生對計算法則中的每個環節都成為有意義的操作。但是要使計算法則為每一個學生掌握的話,教學時在闡明算理的基礎上,還要引導學生掌握算法。從而使法則中每一句話都立足在一定的算理上,使法則中所闡明的每一個步驟都成為正確操作的依據。
玻利亞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律、性質和聯系?!痹谟嬎憬虒W課堂上我們倡導開放性的計算教學過程,跳出認知、技能的框框,組織學生積極探索算理算法,讓學生主動思考探究、討論交流、歸納總結,讓學生在實踐探索的過程中實現個性、情感等多方面的發展,并由此實現計算學習由知識性、技能性學習向探究性、創新性學習的轉變,提高計算教學的有效性。也就是說在計算教學課堂上,我們應該開放課堂,應該大膽放手,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積極性,特別是計算方法的推導歸納,教師不能包辦代替,更不能直接出示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是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或合作進行探究,從而得出算法。這樣,在經歷學習活動、探究過程后獲得的算法是最“珍貴”的,也是最“深刻的”。
(三)要讓學生在計算教學中感受到學習之“趣”。
1. 營造輕松、和諧、愉悅的課堂,促進學生真正參與課堂學習活動。
新課改以來,老師們都改變了傳統的課堂,融入了新課改理念。但是,在平時的教學中,為了教學的有序與落實,為了教學成績,是不是在課堂上多了一些嚴厲?規定了一些“不能”?多了一些代替?如果是的話,那么在這樣的課堂里,學生們敢說嗎?敢爭嗎?思路能打開嗎?能真正發揮自主積極性嗎?為了讓學生不再犯錯,是不是進行了嚴厲的批評與懲罰?試想一下,成績好的、計算能力強的孩子一遍一遍計算有多煩躁?基礎差的、計算能力弱的動不動就要挨批評受罰,不會心存恐懼與反感嗎?最嚴重的是——孩子們會逐漸厭惡計算課。
我們應該營造輕松、和諧、愉悅的課堂,充滿輕松、快樂、民主、和諧氣氛的課堂能使學生心情放松、思維自由,能使學生暢所欲言、盡情展現,能使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的學習活動中來。這樣的課堂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可以隨意交流,可以自由對話,大家敢講、敢問、敢議;這樣的課堂,可以充分暴露問題,可以完全激發思維,可以盡情探尋真本。
2. 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生動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當運算意義以生活場景為背景時,可以化“抽象”為“直觀”,大大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感到自然、親切、易懂,有利于學生主動地去理解和建構知識。由于提出的問題在現實生活中是存在的,學生能根據以往的生活經驗進行思考、分析,從而增加解決問題的成功率。同時,通過計算能夠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從中體會到計算的價值,感受到計算帶來的成功體驗,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二年級上冊除法計算時,可以創設一個全家人秋游的情境,在準備物品、購物、乘車等一系列的活動中巧妙嵌入“平均分”的除法實際應用題,將整堂課串成一個生活事件,讓學生在真實自然的生活場景中饒有興趣地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中學會計算。例如在教學《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時,可以根據例題圖創設了兩次超市購買雞蛋的生活場景,充分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思考、計算、合作、交流、總結、反思等活動。
3. 教學中融入故事、游戲、競賽等活動,讓計算課也生動有趣。
計算課的枯燥乏味卻使學生望而生畏,對于計算是退避三尺,這就需要教師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改變單一呆板的呈現方式,從教材的特點出發,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兒童的心理特點出發,聯系現實生活,在教學中融入故事、游戲、競賽等活動,進行多媒體的整合,使計算教學課堂也趣味橫生。
讓我們為學生創設一個充滿童趣、富有活力,讓學生樂學、愛學的計算教學課堂,使枯燥的計算教學煥發出趣味與吸引力,讓計算教學的課堂變得讓學生有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