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振
【摘 要】 美術是培養學生藝術素養和人文素養的重要學科,而作業講評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對于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促進他們個性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因此,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作業講評的作用,通過對學生作業的客觀評講,激發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從而提高美術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 高中美術? 美術作業? 講評
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美術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學生有了一定的美術基礎,但還需要不斷地練習和鞏固提高。因此,在高中美術教學課堂上,教師應該重視作業評講的作用,通過客觀的評講以及鼓勵性的話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促進他們美術素養的有效提高。
一、注意學生的個性特征
由于學生成長經歷、學習習慣和個人情感等方面的不同,他們創作的美術作品也就呈現不同的內容和情感。因此,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征,在評講作品美術技巧的同時,注重評講作品的創意和情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創作沖動,促進他們美術素養的提高。
首先,在評講前教師就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所了解,明確學生的個性特點。對于繪畫技巧尚可的學生,教師要注重用言語激勵他們,通過真誠的話語,提出其作品中的閃光點,從而增強他們學習美術的自信心。對于善于表達自身情感的學生,教師要對他們作品中表現的情感進行客觀的評講,充分肯定他們的思想情感和想象力。對于缺乏學生熱情的學生,教師也要采用激勵性評講的方式,通過對他們的作品進行點評,增強他們的上進心。其次,教師還可以采取互相評講的方式,讓學生對其他同學的作品進行評講,并談談其自身的作品和他人作品的差異。如在情感表達上的不同,在畫法技巧上的不同,在繪畫內容上的不同等等。這樣,通過互相評講的方式,不僅活躍了美術課堂教學氣氛,同時也增強了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從而促進他們正確認知自己的作品。
二、創新作業講評的內容
傳統的美術課堂作業評講,教師往往只是簡單地選擇幾張學生作品,然后講評作業的優點和缺點。講評的內容千篇一律,表揚和批評的話幾乎一成不變,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因此,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創新作業評講的內容,根據不同的美術教學內容和美術作品的特點,采取相應的講評方式,從而實現美術課堂的教學目標。
首先,針對山水畫的作品,教師應該首先觀察整幅畫的氣勢,體味其神韻;而后觀察作品的筆墨,分析作品的構圖、著色和筆力等等;最后才是看作品的外形。特別是在感受作品意境的時候,教師不能主觀地否定學生的思想和情感,而應該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作品的價值。其次,針對油畫的作品,教師應該從以下三點進行評講。先看作品的構圖情況,而后看整幅作品的明暗關系,最后看作品的色彩關系。在評講油畫時,教師還應該注意作品的透視關系,觀察學生是否做到了近實遠虛、近大遠小等等。最后,針對素描的繪畫作品,教師應該注意作品的線型和線條是否明確,注意分析作品結構布局,分析作品的明暗變化等等情況。總之,在評講學生的作品時,教師必須根據不同的作品類型,采取相應的評講方式,從而深化學生對不同繪畫作品特點的理解,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三、創新作業講評的方式
作業講評的方式有很多,然而傳統美術課上教師往往只是采用語言講評的方式,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失去課堂學習的興趣。因此,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創新作業評講的方式,可以采用當面批評法、課堂展示法、課后評語法等多種評講方式,對作品進行客觀公正的評講,從而提高美術課堂教學質量。
首先,當面批評法是教師最常使用的方法。教師通過對學生作品的直觀評講,能夠及時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實現教學效果的及時反饋。同時,教師在采取當面批評法時,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除對作品的技巧進行評講外,更應該重視作品中創意和蘊含的情感。其次,課堂展示法是教師通過展示學生作品,進行課堂評講的方式。教師通過將全體學生作品都展示出來的方式,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自豪感。當看到其他同學欣賞自己的作品時,學生就會知道到自己的努力有了收獲、作品有了價值。再次,課后評語法也是進行作業評講的重要方式。在課后教師有充足的時間欣賞學生的畫作,其就可以在真實客觀的基礎上,對學生的作品做出簡單的點評。而當學生受到點評后,就會對自身的美術水平有更加正確的認知,有針對性地進行改正,從而有效促進自身美術素養的提升。
總之,引入作業講評機制,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他們個性的發展,提高美術課堂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效地利用作業講評的方法,通過激勵性的語言,科學客觀地評講學生的作品,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提高美術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戴少宏.普通高中美術課程內容與美術作業設計[J].美術大觀,2013(9):160-161.
[2] 張韓光.淺析提高美術高考中學生水平的策略方法[J].科教文匯,2011(1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