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小松
摘 要:第三方支付是隨著互聯網交易的迅猛發展而出現的,解除了買賣雙方因為信任問題而造成的交易障礙,其主要有三種運營模式,分別為獨立第三方支付模式、交易平臺擔保支付模式以及電子商務網站模式。
關鍵詞:第三方支付;運營;模式
中圖分類號:F832?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04-0097-02
一、第三方支付的含義
第三方支付是指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保障的獨立機構,通過與網聯對接而促成交易雙方進行交易的網絡支付模式。這種“第三方”并非金融機構,只是作為一種媒介為收付款人提供資金服務。根據央行2010年《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規定,服務主要包括貨幣匯兌、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固定電話支付、數字電視支付等。由此可見,第三方支付的含義是比較廣泛的,甚至某種程度上超出了線上線下的局限。
二、第三方支付的運營模式
目前,從用戶積累和發展路徑來看,第三方支付的運營模式可歸為三類:一類是獨立第三方支付模式,一類是交易平臺擔保支付模式,還有一類是依托電子商務網站模式。
(一)獨立第三方支付模式
獨立第三方支付模式是指第三方支付平臺完全獨立于電子商務網站,不負有擔保功能,僅僅為用戶提供訂單處理與支付系統解決方案。以快錢、易寶支付、匯付天下、拉卡拉等為典型代表。
在這種模式中,平臺分別與消費者、銀行、商戶簽訂合同并提供服務,是單純的中介機構。一方面與商戶及消費者構成選擇與被選擇的關系,另一方面與主流銀行進行合作,與銀行開展結算業務,實質上起到了一種“網關”的作用,但和早期純網關型企業又有很大區別。事實上,獨立第三方支付企業最初都是憑借支付網關模式立足的。在支付網關模式中,支付平臺是銀行金融網絡系統和Intemet之間的接口,為需要的商家提供網上支付通道,但不接觸商家。這種模式起源于全球最大的支付公司PayPal。支付網關模式所提供的服務相似度極高,只要攻破技術門檻模式很容易被復制,行業同質化競爭相當嚴重。第三方支付要樹立起競爭壁壘,領先于行業必須依靠一定的“增值服務”,比如作為獨立第三方支付平臺比較有名的快錢,其主頁上的廣告語即為:“攜手快錢產品,為企業加速。”分別為零售行業、商旅行業、保險行業、電子商務行業及教育行業提供解決方案。以零售連鎖行業為例,其目的主要為幫助企業快速開拓銷售渠道,提高資金管理效率,不同的解決方案,對應不同的優勢(見下表)。
總體而言,獨立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建立比較簡單,只需要相應的技術支持,無須很強的資金保障,但是無法單獨運營,需要依靠相應的網絡支付平臺。它主要面向的客戶就是企業,能夠面向客戶積極提供個性化的定制支付方案,從而有利于企業資金流通周轉。平臺的線下業務規模較大,收益主要來自于與銀行的手續費分成以及為客戶提供定制產品的收入。
(二)交易平臺擔保支付模式
交易平臺擔保支付模式是指依托于自有B2C、C2C電子商務網站提供擔保功能的第三方支付模式,以支付寶、財付通等為代表。如果說前一種模式主要面向企業商戶,那么這種模式就主要針對消費者。在商品交易的過程中,買方在購買時商品時,先將錢款存入第三方支付平臺,之后賣方發貨,在消費者收貨后,查驗沒有問題,確認付款后,錢款才會打入商家賬戶。在這個過程中,第三方支付平臺承擔著一種信用擔保的角色,提供代收付服務,資金是暫存在虛擬賬戶,所以說虛擬賬戶在其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英院靈認為,第三方支付最有基礎成立新型民營銀行。雖然在支付行業,開放虛擬賬戶還看似遙遠,但在券商行業,國泰君安已經是申請加入人民銀行支付系統,由其自己直接開發獨立的支付應用系統,直接與銀行結算。這意味著,券商可以跳過第三方銀行托管,其證券資金賬戶將由虛擬賬戶轉變為類銀行賬戶,開展消費、轉賬、儲蓄、理財等類銀行業務。2013年6月,支付寶公司聯合天弘基金推出“余額寶”貨幣基金網絡銷售產品,實現了客戶小額消費資金的創新配置。通過余額寶賬戶與支付寶賬戶的實時關聯,用戶不僅能夠得到理財收益,還能隨時進行消費支付和轉出。根據支付寶官方網站的數據,截至2014年3月底,余額寶用戶已超過8 100萬,總規模達到5 413億元。受余額寶影響,各種年化收益率超過6%的互聯網基金產品層出不窮,且無一例外地受到投資者青睞。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進一步探索、研究基于支付交易的衍生投融資服務等普惠金融服務將成為第三方支付業務的發展趨勢之一。
(三)依托電子商務網站的模式
這種模式是指一些以銷售特定商品的購物網站為了自身發展的需要;而特意建立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由于提供特定商品的購物網站越來越多,為配合發展需要,這些網站建立起來自身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但是這種支付模式僅是電子商務網站的配套服務方式,只為其求屬的網站服務。同時該電子商務網站往往資金雄厚,能為其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不過與上述兩種第三方支付模式相比較,它的不足之處為欠缺獨立性。這種支付模式主要存在于B2B、B2C電子商務模式中,服務于專門的電子商務平臺。比如云網支付,以及早期的蘇寧易付寶、京東錢包。但是,隨著網站的發展以及在消費者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這種模式的第三方支付已逐步消失或向信用中介模式轉變。
參考文獻:
[1]? 王念,王海軍,趙立昌.互聯網金融的概念、基礎與模式之辨——基于中國的實踐[J].南方金融,2014,(4):4-11.
[2]? 謝增波.第三方支付的風險管理研究[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2014.
[3]? 陳晨.商業銀行開展第三方支付業務面臨的風險及對策[J].銀行家,2016,(2):115-117.
[4]? 李玉虎.互聯網金融創新與監管體制重構[J].蘭州學刊,2016,(8):164-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