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南燕
[摘要] 目的 探究精細化護理在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術后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該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采用精細化護理,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探討實施不同護理對護理效果的影響。結果 干預后,兩組FPG、2 hBG指標較治療前均有所好轉,但觀察組各指標下降幅度均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總滿意度(98.00%)顯著比對照組(82.00%)高(P<0.05)。結論 將精細化護理應用于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時,能顯著控制糖尿病病情,從而保障患者康復,提升護理滿意度,此方法值得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 乳腺癌;糖尿病;精細化護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2(a)-0112-02
乳腺癌為現階段婦科常見惡性腫瘤之一,相關統計學研究表明,35歲以下歐美人群占比2%,而亞洲人群這一比例明顯增加,約占10%。對其病因及其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全球范圍內年輕乳腺癌患病人數趨于上升。與年長患者相比較,年輕乳腺癌患病人群具有特殊生物學特征、預后特點,近些年來受到越來越多學者關注[1-2]。臨床在治療時常以手術為主要手段,但由于手術屬于一項侵入性操作,術后往往會感到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且乳腺癌患者若并發糖尿病時,會使疾病呈現復雜性,增加手術并發癥,進而影響患者手術效果和康復[3]。該研究選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精細化護理,為臨床護理方案提供借鑒,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研究經過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100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0例,研究對象均為該院收治,患者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且在年齡、糖尿病病程等基礎信息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納入標準:①資料健全者。②依從性較好者。③所有患者均經過病理學診斷有效確診為乳腺癌,且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4]。
排除標準:①嚴重心血管疾病及肢體功能障礙者。②不愿加入該次研究且不予合作者。③晚期乳腺癌及其他惡性腫瘤者。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具體內容包括:給予心理護理,告知患者具體手術時間及相關注意事項,加強與患者交流溝通,對其進行健康教育;術后控制飲食,注意觀察病情變化。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護理基礎上結合人文關懷和心理護理,具體方法如下:(1)心理護理:①建立護患關系。護患關系是患者和護理人員在護理中形成的人際關系,密切影響到患者的康復和心理狀態,是心理護理的核心,護理人員必須以友善、親切的態度面對患者,保持良好的護理作風和服務態度,并合理運用溝通技巧以發揮患者的主觀能動性,認真傾聽其提出的意見。②收集患者基本信息,與患者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給予其充分情感支持,必要時進行心理調節,護理人員應傾聽和理解患者,鼓勵其表達內心想法,宣泄負面情緒,交流時充分評估其需求,并穩定其情緒。③要注意患者的術后疼痛護理,護理人員需要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向患者解釋疼痛的原因,讓患者聆聽輕松歡快的音樂,使其全身得到放松,通過催眠和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教導患者緩解疼痛。(2)健康宣教:進行系統的健康宣教,告知腺癌合并糖尿病護理各階段具體方法,詳細介紹疾病相關知識、術后可能出現的情況及應對措施以及術后恢復配合要點,及時解答患者疑惑,消除其顧慮,鼓勵患者積極面對疾病。(3)血糖控制:給予飲食運動指導、口服藥服用注意事項指導、胰島素注射技術指導,講解飲食的相關知識,并在膳食總熱量和飲食結構之間給出合理的匹配,例如食入水果、蔬菜的注意事項,合理食用主食,如肉類、牛奶、油、鹽和水等。(4)早期康復鍛煉指導: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取平臥位或坐位并做深呼吸動作,依次對頸部、胸部、腹部和四肢進行肌肉放松,30 min/次,2次/d。其幅度循序漸進。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兩組干預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BG)變化。②采用院內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5],該調查表評定信度值為0.81~0.93,效度值為0.76,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量表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及不滿意。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該研究中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使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糖各指標變化情況
干預前兩組血糖各指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FPG、2 hBG指標較治療前均有所好轉,但觀察組各指標下降幅度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2? 對比研究對象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總滿意度(98.00%)與對照組相比(82.00%)顯著較高(P<0.05),見表3。
3? 討論
乳腺癌不僅會給患者軀體帶來痛苦,還會給其精神帶來較大創傷。患者因化療以及治療費用過高等易出現許多負面情緒,對其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影響。有研究提出[6],心理指導能幫助乳腺癌患者降低心理障礙發生率,使其正確面對診斷和治療,最終達到心理康復的目的。
常規護理是臨床常用的護理模式,能照顧到患者絕大多數情況,雖有一定效果,但該護理過于簡單,僅單純按照護理流程實施護理,針對性較差,護理效果不佳。孫紅[3]研究表示,可對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精細化護理,可將患者護理滿意度提升至97.00%以上。該次研究結果表明,研究對象在護理滿意度上,觀察組顯著比對照組高(P<0.05),可達98.00%,這與上述研究結果相符,進一步研究還發現,觀察組干預后在FPG、2 hBG指標上顯著比對照組低(P<0.05);分析原因:精細化護理以人為本,重視多方面、多角度為患者提供系統性、針對性的護理,給予心理護理,引導患者從心理角度正確面對疾病,消除和改善消極情緒,勇于面對疾病。給予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自身疾病,消除心理障礙,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給予飲食護理,合理調理患者機體,為術后康復提供基礎,且改善患者不良飲食習慣,為之后的治療提供保障。給予早期康復鍛煉指導,能改善患者機體狀態,提升免疫力,促進術后康復。該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式:①該研究時間相對較短,短時間內的研究結果可能與長期結果存在誤差,臨床可進一步擴大實驗周期。②研究中雖排除各種不適合的樣本,但所選取的標本是否合理仍有待商榷,臨床可進一步增加排除標準,縮小樣本之間誤差。
綜上所述,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使用精細化護理后,能顯著改善患者護理滿意度,提升血糖控制效果,在此方法在臨床上值得進一步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王繼偉,宮霄歡,陳學芬,等.糖尿病對乳腺癌患者生命質量的影響[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5,31(1):43-46.
[2]? 蔣笑晨,劉潤奇,虞蕾楠,等.糖尿病對乳腺癌患者預后影響的Meta分析[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5,15(8):1479-1482.
[3]? 孫紅.精細化護理在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術后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10):45-47.
[4]? 何翠蘭,李才元,劉翠燕,等.糖尿病伴乳腺癌患者細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水平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7,25(3):250-254.
[5]? 劉穎,袁長蓉.乳腺癌護理研究選題的國內外現狀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4):307-309.
[6]? 林曉丹,王華珍,鄭婉婷,等.乳腺癌患者術后置管時間影響因素研究[J].中華乳腺病雜志:電子版,2015,5(5):307-311.
(收稿日期:201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