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鋒
【摘要】不同于普通高中,職業高中所開設的數學課程更加具有“工具性”特質,在職業中學中開設的數學課程,其本質也是為提升學生專業能力提供一些輔助性的幫助,進而使得學生的專業水平得到發展。本文將結合一些相關的資料,來試著分析一下職業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職業高中 數學教學 解決問題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4-0145-01
在這里所提出的“解決問題”,其實是指解決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過程中所遇見的所有問題,既包含對數學知識的綜合應用,又包括數學模型的構建與完善,以及數學思維的發展。在職業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是不容忽視的重點。只有使學生在這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他們才能夠利用這一能力去解決無處不在的問題,進而對相關專業知識有更深的理解,琢磨出更好的解決辦法。由此,教師在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對相關專業的知識有充分的了解,還需要使學生能夠熟練的應用相關專業的能力,所以就更加需要重視邏輯思維縝密的數學課程,借由這一課程教學來對學生這些能力進行培養。接下來,本文將以職高數學基礎模塊的教學內容為例,來試著探討一下在數學教學中應如何提升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
一、職業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注意事項
其一,便是教師在培養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時候,需要引導學生提高自身的數學建模能力。盡管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但是大部分職高學生都沒有明確的數學建模概念。由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采用針對性的方式將這種意識激發出來。其二,便是需要使學生在腦海中對相關知識構建出一個完整的認知結構,這是學生解決數學問題,提升專業能力的必經之路。此種方式能夠讓學生將自身的知識提取出來,然后運用于解決問題中。其三,便是需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自我監控能力。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需要經歷“分下問題—凸顯問題—提出解決計劃—正式實施計劃—評價與反饋”這樣一個過程,從而使得學生的思維得到發散,這一目標的達成需要學生擁有良好的自我監控能力。
二、職業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對學生數學思維進行完善,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對學生思維進行完善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做中學”理念有效融合進去,這樣一種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的數學思維更加清清晰完善,一旦學生能夠對數學知識有清晰的認識,那么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也能夠得到逐步提升。
(二)引導學生有效分析數學內容,培養學生數學建模的能力
其實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即“數學學習內容與數學學習主體”,數學學習內容,教師可以通過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進行改進,而學習主體,也就是“學生”,教師則需要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
例如,以“函數的實際應用舉例”這個小節為例。在這個小節中,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在掌握了數學基礎知識之后,能夠有效地應用分段函數來解決與之有關的問題。由此,教師在這之中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需要對教材內容與學生的實際學情進行仔細的分析,然后將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找出來。如此教師便可以通過引用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來引導學生對其進行分析與探討,進而使得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積極與活躍。通過讓學生建立數學模型,他們才會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有效的探究,而在探究過程中,他們也會更加積極的尋找更為有效的學習方法來對數學知識進行有效的模型構建。如此一來,便會使學生在這一過程提高自身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
(三)有效提升學生觀察問題的意識,培養學生換角度思考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培養中職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教師有一個步驟是不能夠忘記的,那便是“換角度思考”。教師需要清晰的意識到,有些問題的解決并非一瞬間或者是一蹴而就的,這需要更加深入的分析與思考。所以在對這些問題保持長久的關注以及培養之后,如果還是找不到解決方法,那么學生就需要學會換角度思考。俗話說,“山不來就我,我就去就山”,便是這個道理。培養出學生思考問題的不同視角,能夠使學生的思維視野得到開闊,進而使得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
三、結語
總的來說,教師想要在職業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先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做仔細分析,然后在探討學生數學學習與專業能力之間的關系后,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以此來使得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凡盛.高中數學教學培養學生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策略[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