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鋒
【摘要】高中生物教師應結合生物核心素養開展生物教學情境的設計,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了解生物學特色、完成為學生培養生物學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高中生物 核心素養 教學情景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4-0182-01
引言
為了提高高中生物教學質量、改善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水平,高中生物教師有必要以核心素養為基礎,做好教學情境設計對策的研究。
一、核心素養的含義分析
所謂高中生生物核心素養,即“通過生命觀對生物多樣性進行分析,幫助人類建立科學的自然觀,引導人類對生命規律實施深度探究,并改善問題解決效率;同時,在生命規律的解釋中利用推理、演繹、總結等思維方法完成辯證,實現對生物學難題的解答;核心素養可以察覺世界上存在的生物學矛盾,可以依據生物學規律來觀察、設計、提問、解決問題,并參與辯論給出科學合理的解釋,結合生態資源進行科學實踐,有效解決生活中與生物學相聯系的矛盾性問題。”[1]
二、高中生生物核心素養教學情境設計對策
1.核心素養基礎下的高中生探究性生物教學情境設計
在生物學科素養要求下設計探究性情境時,應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態、生活經驗,合理利用學生的現實生活現象,創設生物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要在教學中設計和生活有關的活動,并注入核心素養,通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積極性,最終實現創設以核心素養為基礎的探究性情境的教學目的。
教師講解《植物生長激素的發現》一課時,應要求學生事先對單側光照射下的玉米胚芽鞘生長特性進行觀察,然后在課上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記錄成果。引導學生通過實踐觀察了解生命的變化規律,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完成探究情境基礎創設。而學生在參與活動探究時,會逐漸的認識、了解生命現象,并樹立科學的生命觀念;經教師引導,將逐漸的發現生命活動的多樣性,這對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的世界觀、自然觀具有積極影響,同時也對學生實際問題解決、探究能力的提升具有幫助。[2]
教師在探究性情境的創設中引入核心素養完善活動內容,要調動學生的參與主動性,從而才能使觀察生命現象的學生感悟到生命的奧秘與偉大,才能調動學生保護、熱愛生命的社會責任感。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參加以核心素養為基礎創設的實踐性實驗探究活動,有助于為學生培養自主探究能力、正確的生物思維方法、問題解決能力等。
2.核心素養基礎下的高中生直觀性生物教學情境設計
高中生物教師要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要根據學生認知能力與文化水平,進行直觀教學情境的創設,幫助學生對生命系統的復雜性、精密性有一個直觀的了解。所以,教師要以核心素養為基礎,結合生物學特征、學生個人狀況創設直觀教學情境,通過使用實物模型法,實現直觀教學目的,改善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認知水平等。
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教學內容,合理的選擇實物教學模型,通過實物模型直觀性教學,幫助學生對抽象的知識產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借助教師的問題誘導,有效的調動學生對生物學知識探究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對抽象知識的直觀理解能力。
3.核心素養基礎下的高中生問題性生物教學情境設計
思考是學習的開始,疑問是思考的源頭。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生活現狀,有效的結合生物知識,合理的設計問題情境;通過問題情境的設計,有助于調動學生探究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在生活中感悟生物學知識,能夠為學生賦予生命責任感。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入生活中知名的新聞事件,吸引了學生目光,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意識。教師提供指引后,有助于學生快速的找到探究突破口,對學生掌握“分子水平基礎上的生物生長特點、功能”具有幫助,也有助于為學生樹立“科學生命觀”。
4.在教學評價的實施中體現情景化和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目標要求
高中生物學的教學評價要與教學目標緊密相聯,還要緊密的結合現實生活與科學發展等內容。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要重視生物學問題的結構性與靈活性,重點突出評價試題的教育功能,情景化的教育模式不僅能增加課堂的戲劇性,亦可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問題的評價,來了解學生對生物學核心概念的理解程度,以此來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及時調整教學設計,有效提升高中生物學教學效率和質量。
結束語
總之,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中根據生物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學習特征等,結合高中生物核心素養教學內涵,創設生物課教學情境,將有助于提高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運用水平。
參考文獻:
[1]趙芳.高中生物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與評價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02):5-6
[2]史佳琴.淺議高中生物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新課程(下).2016(12):234